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吉林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杀雄效果
  • 2篇四川小麦
  • 1篇多抗
  • 1篇雄性不育
  • 1篇杂交
  • 1篇三系配套
  • 1篇杀雄剂
  • 1篇去雄
  • 1篇染色
  • 1篇染色体
  • 1篇染色体变异
  • 1篇抗性
  • 1篇抗性遗传
  • 1篇抗性遗传规律
  • 1篇化学杀雄
  • 1篇化学杀雄剂
  • 1篇化学杂交剂
  • 1篇不育

机构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余泽良
  • 3篇尹春蓉
  • 3篇张吉林
  • 2篇郭元林
  • 2篇瞿世洪
  • 1篇夏琼
  • 1篇徐利远
  • 1篇宣朴

传媒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1996
  • 1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化学杀雄剂对四川小麦杀雄效果研究初报被引量:6
1993年
应用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KMS-1(3—(对氯苯基)-6-甲氧基—均三嗪—2,4(1H、3H)二酮三乙醇胺盐)、SC_2、4Pu等以不同组配方式对四川主栽品种绵阳11号进行杀雄效果试验和应用乙烯利、KMS-1各3000ppm混合液喷药方式杀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乙烯利、KMS-1各3000ppm混合杀雄是本试验中最佳药剂组配方式,比单一药剂喷施药害轻,杀雄后的植株相对不育率达99%以上,相对异交结实率达56.41%;(2)不同品种对药剂敏感性有差异,绵阳11号比80-8敏感;(3)乙烯利、KMS-1低剂量混用,总剂量相同,一次施与分次施杀雄效果无显著差异;(4)喷药后,株高平均降低7.07cm,穗颈缩短,但除单施乙烯利处理的穗子不能全部抽出外,各处理均全部抽出,不影响异交结实,穗长无明显变化。
余泽良夏琼瞿世洪郭元林尹春蓉张吉林
关键词:小麦化学杀雄剂去雄
Sc2053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作用被引量:2
1996年
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化学杀雄剂Sc2053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结果表明:Sc2053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效果很好,相对不育率为94.1%~100%,参试品种50%的相对异交结实率超过80%。喷药有效期长达20天左右,杂种纯度为94.6%~99.4%。小麦喷Sc2053(0.5kg/ha)后,株高降低5~10cm,穗颈节缩短1~4cm,但不影响异交结实。还结合本试验结果,讨论了Sc2053诱导四川小麦雄性不育的特点和影响异交结实的因素。
余泽良张吉林郭元林徐利远尹春蓉
关键词:小麦化学杂交剂杀雄效果三系配套
小麦多抗新材料“4037”的染色体变异及其抗性遗传规律
1996年
川辐2号和绵阳19都感白粉病,其杂种F_1代的种子采用^(60)Co20krad处理选育了一个既抗白粉病又抗条锈病的多抗新材料4037。4037中又系远出了株高比4037矮15cm的高抗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新材料2270。4037和一系列品种品系的16个杂种F_1代都表现抗白粉病,其抗性由于另一个品种感白粉病而存在细微的差别。在4037与中感亲本的杂种F_2中,高抗、中抗和中感植株以1∶2∶1比例分离。4037的抗白粉病基因受主基因控制,具有加性效应的单基因遗传。F_2试验表明中感品种和高感品种的抗性基因之间存在微效基因差异。4037是杂交辐射选育而成的易位系,它和其亲本绵阳19形成大量的四价体,和另一亲本川辐2号形成少量三价体和四价体及少量的二个单价体和四个单价体。4037为一个典型的易位系。
徐利运宣朴瞿世洪尹春蓉余泽良张吉林
关键词:小麦染色体变异抗性遗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