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唤兰

作品数:20 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微地震
  • 5篇微震
  • 3篇地震
  • 3篇频散
  • 3篇互相关
  • 2篇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勘探
  • 2篇地球物理勘探...
  • 2篇地质
  • 2篇多尺度
  • 2篇正演
  • 2篇正演模拟
  • 2篇中间点
  • 2篇射线路径
  • 2篇拾取
  • 2篇透射
  • 2篇逆时偏移
  • 2篇弯曲射线
  • 2篇网格
  • 2篇网格节点

机构

  • 19篇西安科技大学
  • 7篇中煤科工集团...
  • 5篇长安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煤能源研究...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 1篇陕西彬长文家...

作者

  • 20篇张唤兰
  • 4篇朱光明
  • 2篇王保利
  • 2篇高静怀
  • 2篇陈文超
  • 1篇李幼铭
  • 1篇宁杰远
  • 1篇侯恩科
  • 1篇郭晨
  • 1篇陈贤良
  • 1篇王双明
  • 1篇孙强
  • 1篇牛超

传媒

  • 6篇煤田地质与勘...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煤炭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部矿区采动损害及减损开采的地质保障技术框架体系
2024年
【目的】煤炭在我国的主体能源地位短期内难以发生改变,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兜底保障。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采损害煤矿区地质环境,同时导致突水、冲击地压等灾害。【方法】围绕煤矿安全高效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损害预测预警难和减损开采保障压力大等难题,基于煤炭采动损害预测与减损地质保障多学科交叉特点,突出地质条件的控灾机理和采动致灾模式,强调煤炭开采模式与地质结构演化全时空多场响应,分析采动效应下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信息场的耦合机制,厘清损害模式和预警信息关键参量的映射关系,形成安全高效开采的地质保障策略和减损控灾工程技术体系。【结果和结论】研究思路为“孕灾环境→损害机制→过程响应→损害预测→防灾减损”,技术路线是“煤矿开采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结构演化规律及损害模式→多物理场演化全时空信息响应→损害监测及预测预警→减损保障工程技术”。核心内容包括:(1)剖析地质条件与致灾地质体的空间关系和成因联系,构建高精度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阐明地质结构、开采条件和损害模式的映射关系,建立主控要素的特征参量数据库;(2)构建采动效应下的工程地质力学模型,研究开采方式、空间布局、采动速率等影响下地质条件结构的时空演化特征和损害机制,提出考虑地质体关键结构破坏演化规律的损害模式判识方法;(3)获取采动过程地质结构演化背景下的全时空多源信息响应,提出主控参量作用下的损害模式识别标准,进而厘清裂隙场、应力场、渗流场与地球物理场信息参量的镜像关系,建立基于地质条件物质场、能量场和信息场耦合响应的全时空信息映射模型;(4)构建地面-钻孔-井下的全空间、多方位、主被动的一体化多源监测体系,提出煤矿采动损害预测模型和预报方法;(5)构�
王双明孙强耿济世袁士豪谷超杨多兴牛超牛超郭晨张唤兰郭晨张唤兰
关键词:地质保障
基于时窗能量比和AIC的两步法微震初至自动拾取被引量:44
2013年
传统的微地震数据震源定位算法依赖于波至时间的拾取。由于微地震数据量较大且信噪比较低,手动拾取纵波和横波的波至时间很耗时,且引入的人为误差不易控制。笔者在分析已有方法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一种较快捷、准确的两步法微地震初至自动拾取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时窗能量比法识别微震事件并大致确定波至时间,然后使用局部AIC精确拾取波至时间。与常规时窗能量比法相比,该方法减弱了时窗大小对拾取精度的影响;与常规的AIC法相比,由于只在局部使用AIC,避免了在低信噪比情况下AIC会出现多个局部极小从而难以准确拾取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拾取效率。最后通过野外实际微地震数据进行了测试,分析了该方法的性能,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张唤兰朱光明王云宏
关键词:微地震初至拾取AIC
基于面波频散的地面微地震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供基于面波频散的地面微地震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输入多道微地震数据;将任意两道微地震数据进行互相关运算获得互相关数据;通过S变换获取每道互相关数据的时频谱;将包含震源的三维空间划分成均匀网格;对该网格的网格节点...
张唤兰
椭圆展开成像方法研究
常规共中心点(CMP)叠加的成像方法对于水平地层能够得到很好的地下图像,但是当地下包含有倾斜地层时,共中心点叠加的成像方法得到的地下图像偏离了真实的位置,这时我们需要进行叠后偏移,使得反射层归位到正确的位置。当地层构造复...
张唤兰
关键词:共反射点起伏地表
文献传递
微地震数值模拟及震源定位方法研究
近年来,微地震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如在油田开发中,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对裂缝性低渗透油气藏进行裂缝动态成像及流体驱动监测,从而可以优化水力压裂设计和井网布置,提高采收率;在矿山开采中,微地...
张唤兰
关键词:微地震监测正演模拟自适应滤波
文献传递
一种多尺度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尺度伪弯曲射线追踪方法,涉及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通过将初始射线路径的所有相邻两节点间的射线路径长度一一与提取的对应尺度的三维速度模型分量的立方体网格的边长进行比较;当该提取的对应尺度的速度...
张唤兰
文献传递
非地质类专业“地球科学概论”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1
2021年
“地球科学概论”是地球科学教学体系中的先导性课程,是一门面向地质类及相关专业本科生,集素质教育、地质思维和培养兴趣于一体的以理论为主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以西安科技大学非地质类专业所开设的通识教育必修课“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基于爱课程和腾讯课堂的混合式线上教学体会,明确了适合非地质类专业的“地球科学概论”课程综合教学模式,以达到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培养具有地球观的创新型人才目标。
陈贤良张唤兰郭小波
关键词:地球科学概论通识教育教学模式
基于微震监测的深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被引量:24
2020年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是矿井水害预测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以彬长矿区文家坡煤矿410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井–地联合微震监测技术对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深埋煤层开采时,微震事件超前工作面回采位置发育,超前影响角最大为35°,最小为28°;断层的存在降低了覆岩稳定性,相较于正常基岩,更易在回采影响下发生应力集中和破坏;断层加大了微震事件发生的超前距,而采空区则使微震事件的高密度区向其所在部位发生偏移,加剧覆岩破坏程度,增大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垂向上,4103工作面监测区内的微震事件高密度区域主要集中在高程+400^+520 m,结合微震事件数量和能量分布特征,判定4103工作面垮落带发育高度为50 m,垮采比13.16,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117 m,裂采比为30.79。该成果可为彬长矿区类似煤矿深埋煤层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及顶板水防治提供重要依据。
侯恩科范继超谢晓深龙天文张唤兰王建辉樊志刚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
地震叠前逆时偏移的有效边界存储策略被引量:53
2012年
基于双程波动方程的逆时偏移被认为是目前最好的偏移成像技术,更适合于复杂构造成像.然而,大计算量和大存储量使得逆时偏移的计算成本很高而无法用于大数据量的地震成像.本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存储策略,并分别在空间和时间上对存储策略进行了研究:空间上,根据有限差分格式,在边界存储策略的基础上通过修改波场逆向传播的边界条件,提出了有效边界存储策略.该策略可在不增加任何计算量的情况下大幅降低逆时偏移对存储量的需求;在时间上,使用checkpointing技术对有效边界存储策略进行了改进,使叠前逆时偏移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存储量需求.Marmousi模型测试结果表明了有效边界存储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王保利高静怀陈文超张唤兰
关键词:逆时偏移CHECKPOINTINGGPU存储策略
逆时偏移中用Poynting矢量高效地提取角道集被引量:26
2013年
逆时偏移在提高复杂介质的成像质量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性能,但逆时偏移对速度精度的要求比较高.共成像点道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叠前深度偏移输出,它除了能为深度偏移处理提供速度信息外,还能够提供振幅和相位等信息,为后续的属性解释提供依据.本文提出一种在逆时偏移成像过程中提取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矢量波动方程进行波场传播,并用能流密度矢量(Poynting vector)计算反射角,最后应用互相关成像条件输出角度域共成像点道集.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且几乎不需要额外的计算量和存储量,非常适合于进行逆时偏移速度分析,同时提出的角道集也能用于进行AVA等分析.最后通过模型算例和实际数据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王保利高静怀陈文超张唤兰
关键词:逆时偏移角道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