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 作品数:7 被引量:57H指数:3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标准化病人在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索标准化病人用于培训低年资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低年资8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 40 名护理人员按常规沟通技巧课程进行培训.观察组40名采用标准病人的方式进行培训,采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总分、建立和谐关系、耐心倾听、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敏锐倾听、确认患者的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病人的培训对低年资护理人员沟通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为临床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沟通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张婧吴爵林瑶
-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护理
- 目的:通过回顾总结70例颅脑损伤病人的高压氧治疗,证实在高压氧治疗中病人的护理指导(主要是入舱前、中、后的注意事项和观察护理)至关重要。方法:采用多人氧舱加压吸氧,缓慢加压20 min,使治疗压力达到0.25 MPa,稳...
- 李林王喆张婧
- 文献传递
- 对《临床医学PBL综合课程》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web-bas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software对《临床医学PBL综合课程》的效果评价。方法以2015级临床医学本科卓越医生试点班3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课程开始前web-bas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software测试得分为基础,比较通过《临床医学PBL综合课程》训练后得分的改善,定量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结果所有学生完成了《临床医学PBL综合课程》教学,学生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分析与临床推理能力、知识信息管理能力随着案例数增加在稳步提高,连续通过两个PBL案例训练后差异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意愿和态度在第二个PBL案例(急性心肌梗死)时得分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PBL课程训练后,学生在诊断表现、临床思维、处置得分、总体表现得分较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历书写、知识掌握得分改善不明显。结论形成性评价与web-based problem-based learning software两者结合,可以更好地评价教学效果,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身不足。
- 臧丽王少清谷卉黄艾晶毛楠高芳张婧
-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干预效果,完善急性脑梗死护理措施。方法将300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溶栓治疗的同时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护理、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血清IL-6水平、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多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清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降低血清IL-6的水平,值得借鉴。
- 张婧邹显薇周海英
- 关键词:综合护理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心理护理康复护理
-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护理
- 2006年
- 李林王喆张婧
- 关键词:颅脑损伤高压氧护理
- 术前情景模拟式访视对胃癌患者焦虑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情景模拟式访视,对胃癌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胃肠外科即将做手术的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除进行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外,还参加专职访视护士提供的术前情景模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程度等。结果术前干预组焦虑情绪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手术室护士提供情景模拟式访视可以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 张婧吴爵
- 关键词:情景模拟焦虑术前访视
-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24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给予干效果。方法将脑血栓伴下肢DVT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性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监测患肢平面周径、消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0.21%)显著高于对照组(48.94%)(P<0.05),Fbg以及D-D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的平面周径(髌骨下缘15 cm以及髌骨上缘15 cm)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患肢消肿时间和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有助于脑血栓患者下肢DVT的康复。
- 张婧余建萍周海英田冉
-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脑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