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鹏

作品数:36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艾滋病
  • 7篇肿瘤
  • 5篇城市
  • 4篇性行为
  • 4篇死亡率
  • 4篇梅毒
  • 4篇发病
  • 4篇发病率
  • 4篇高危
  • 4篇病毒
  • 3篇吸烟
  • 3篇男男性接触
  • 3篇男男性接触者
  • 3篇男男性行为
  • 3篇接触者
  • 3篇健康
  • 3篇公共场所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艾滋病病毒

机构

  • 23篇合肥市疾病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9篇安徽省合肥市...
  • 3篇安徽省疾病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马鞍山市人民...
  • 1篇铜陵市疾病预...
  • 1篇芜湖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省监狱管...

作者

  • 34篇张小鹏
  • 10篇张俊青
  • 6篇朱义彬
  • 6篇李照荣
  • 5篇李晓静
  • 5篇李晓铷
  • 5篇邱顺翼
  • 3篇姚晖
  • 3篇张洪波
  • 3篇朱军礼
  • 3篇孙锋
  • 2篇孙业桓
  • 2篇张娟
  • 2篇凤翀
  • 2篇黄泓滟
  • 2篇郑迎军
  • 2篇王晓萍
  • 2篇胡中旺
  • 2篇查震球
  • 1篇李琴

传媒

  • 6篇安徽预防医学...
  • 4篇健康教育与健...
  • 3篇疾病监测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中国肿瘤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2015年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区2011—2015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特征,以及变化趋势,为合肥市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合肥市肿瘤登记处2011—2015年登记的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发病(死亡)率和构成比等指标,比较发病(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人口标准化率按照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结构(中标率)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结构(世标率)进行计算。[结果]2011—2015年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2.60/10万,中标率为219.55/10万,世标率为217.11/10万;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61.57/10万,中标率为129.31/10万,世标率为129.02/10万。男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发病率在35~39岁组之后开始上升,死亡率在40~44岁组之后开始上升。2011—2015年合肥市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肺癌、胃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是合肥市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和结直肠癌是合肥市区主要的肿瘤死因。[结论]2011—2015年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应重点关注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预防和控制,降低癌症发生风险。
张小鹏张俊青李晓铷唐伦陈双双田源宫小刚胡玉莹凤翀卢林
关键词: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合肥市健康人群A、C、Y、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抗体浓度水平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掌握合肥市健康人群A、C、Y、W135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抗体浓度水平,监测免疫状况和流行趋势,探讨定量监测标准。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合肥市辖区县划分为7个研究地区,调查流脑流行季节流行前期健康人群945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血清样本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水平。结果945例健康人群中,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中位数分别是12.06、4.08、2.36、1.25μg/ml,几何平均浓度(GMC)分别是11.75、4.57、2.32、1.35μg/ml;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单侧百分位数P95分别是8.74μg/ml和5.60μg/ml。A、C、Y、W135群流脑抗体浓度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群和C群≤1岁最高,21~30岁最低;Y群和W135群21~30岁最高。结论合肥市健康人群流脑抗体浓度水平,A群较高,C群偏低,Y、W135群最低。需要规范监测方法,明确定量监测标准,以利于全国不同区域之间资料分析。
黄泓滟王晓萍张小鹏类延花李长荣
关键词:Y
男男性接触者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与男男性接触者(MSM)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应答驱动抽样(RDS)、关键知情人介绍、网上招募、同志酒吧招募等方法在安徽省合肥、芜湖、淮南3个城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 261名符合条件的男男性接触者(MS...
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朱义彬张小鹏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梅毒病例对照研究
文献传递
1997—2022年合肥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合肥市HIV/AID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1997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合肥市报告的HIV/AIDS患者信息,并对HIV/AIDS的时间、人群、地区等分布特征以及传播途径、发现途径等进行分析。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合肥市新报告HIV/AIDS感染率的变化趋势。结果1997—2022年合肥市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3974例,其中,男性3608例(占90.79%),女性366例(占9.21%),性别比为9.86∶1。年龄上以20~29岁居多(1511例,占38.02%),2008年以来≥50岁组病例数占比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62.73,P<0.05);文化程度上大专及以上学历较多(1670例,占42.02%);职业分布上服务行业较多(1805例,占45.42%),学生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比自2008年起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32.08,P<0.05)。传播途径中,同性性传播2525例(占63.54%),同性性传播占比自2003年起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79.43,P<0.05)。发现途径以检测咨询(1832例,占46.10%)和临床就诊(1628例,占40.97%)为主。Joinpoint分析显示,1997—2022年合肥市人群报告HIV感染率以每年21.90%的总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上升(Z=13.44,P<0.05)。结论近年来,合肥市HIV/AIDS流行水平总体较为平稳,中老年、学生及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等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应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及筛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孙静冯金保张小鹏姚晖邓晓岚陈超杰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合肥市男男性行为者同伴群干预降低艾滋病高危行为队列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模式对降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高危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同伴驱动方法招募过去12个月中有过肛交或口交的MSM,建立同伴群干预队列。通过培训同伴群中的"发起人"和MSM志愿者,由他们组织实施4个主题的干预活动(行为危险评估、行为改变计划、行为改变实践和经验分享),干预时间为2个月。通过比较干预前和干预结束第3个月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和性行为等变化,评估同伴群干预对降低MSM人群HIV高危行为的作用。结果 127名MSM参加干预研究,干预结束第3个月随访到106人,随访率为83.5%。干预对象艾滋病知识由干预前(14.9±2.419)提高到干预后的(17.6±1.3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近3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男性性伴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分别由干预前的60.1%、48.4%和51.3%,提高到评估调查时的70.3%、54.2%和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最近1次与男性性伴、男性固定性伴发生无保护肛交行为报告率干预前为34.9%、42.5%,干预后下降到17.0%、2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发起人主导-同伴驱动相结合"的同伴群干预可降低MSM人群无保护肛交行为。
朱义彬张小鹏姚晖李照荣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艾滋病高危行为队列研究
合肥市2015年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状况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合肥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知识现状,探讨提高合肥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为制定和评价合肥居民健康素养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5个区4个县的街道及乡镇抽取15-69岁居民共1 350人进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 350人中,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1.4%,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34.1%、29.6%、16.4%;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科学健康观58.6%、安全与急救42.9%、传染病防治35.9%、健康信息26.5%、慢性病防治22.6%、基本医疗11.5%。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农村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的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较低的市民健康素养水平与年龄较高的市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肥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应加强对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知识宣传,提高全市居民基本医疗、慢性病防治、健康信息素养知晓水平。
邱顺翼张俊青张小鹏
关键词:健康教育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粗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等,采用Joinpoint软件计算中标发病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了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随时间变化趋势,同时计算粗发病率的每岁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每岁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评价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变化趋势。结果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为53 990例,粗发病率为162.29/10万,中标率为135.57/10万,世标率为135.9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5.66%。5年间总体发病率逐渐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明显(APC=2.36%,95%CI:-7.75%~13.58%,P=0.527)。发病前5位分别为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总数的53.64%,其中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随时间持续上升(APC=9.82%,95%CI:0.86%~19.57%,P=0.039),其余癌种发病率虽然有所上升,但是变化趋势不明显(均P>0.05)。5年间总体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在30岁以后快速上升。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一致,分别在≥25岁年龄段(APC=9.60%,95%CI:8.01%~11.20%,P<0.001)和≥20岁年龄段(APC=10.74%,95%CI:9.30%~12.21%,P<0.001)迅速上升,其中在≥40岁人群中,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全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食管癌在≥2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发病率均高于城市地区;而在≥50岁人群中,城市地区结直肠癌及胰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结论 2011—2015年合肥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水平逐渐上升,但总体变化趋势较平稳,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且不同性别、城乡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一致的流行特征,未来合肥市仍需加强对消化系�
王欣张小鹏李佳佳孙锋杨林胜查震球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
男男性接触者梅毒感染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探讨与男男性接触者(MSM)梅毒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应答驱动抽样(RDS)、关键知情人介绍、网上招募、同志酒吧招募等方法在安徽省合肥、芜湖、淮南3个城市招募研究对象,共有261名符合条件的男男性接触者(MSM)接受了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血清学检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梅毒初筛和确认试验均阳性者22例作为病例组,按年龄上下相差1岁以内、职业相近的条件进行1:4配比,从梅毒检测阴性者中选取了88人作为对照,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SM人群HIV/性传播疾病(STDS)感染危险性意识低,同性性伴总数≥10个,近6个月同性性伴数≥3个,经常参加同性恋组织聚会、有同性肛交偶然性伴以及肛交偶然性伴以及肛交安全套使用率低于75%与梅毒感染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IV/STDS感染危险意识低,近6个月同性肛交偶然性伴数多、肛交安全套使用率低是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MSM人群进行性病的干预,重点为提高该人群HIV/STIs感染危险性意识,减少性伴数和提高安全套使用率。
朱军礼张洪波郑迎军朱义彬张小鹏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梅毒病例-对照研究
2010-2014年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合肥市区2010-2014 年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了解本地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种类和主要的肿瘤死因,为合肥市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 2011~2014 年合肥市区恶性肿瘤发病及...
张小鹏孙锋李晓铷张俊青
关键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
安徽省乳腺癌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流行特征。方法对2010年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的乳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进行分析,计算城乡之间年龄别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标准人口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调整率。结果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为20.35/10万,中标率为18.00/10万,累积率(0~74岁)为1.80%;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死亡率为4.48/10万,中标死亡率3.90/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40%。安徽省乳腺癌病理诊断比例为74.01%,只有死亡证明书比例为2.22%,死亡发病比为0.22。结论安徽省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粗率及中标率均低于全国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0岁以上年龄段,需要加强乳腺癌发病前的预防工作和发病后早期诊断工作。
戴丹吴刚张小鹏谢建嵘查震球陈叶纪
关键词:肿瘤登记乳腺癌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