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常德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代文
  • 5篇中国现代文艺
  • 5篇诗歌
  • 5篇文艺
  • 5篇文艺鉴赏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艺
  • 5篇鉴赏
  • 4篇意象
  • 4篇审美
  • 3篇艺术
  • 2篇情感
  • 2篇戏剧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当代文学研究
  • 1篇新诗
  • 1篇新诗艺术
  • 1篇心理
  • 1篇徐志摩诗歌
  • 1篇艺术表达

机构

  • 12篇常德师范学院

作者

  • 12篇张文刚

传媒

  • 2篇常德师范学院...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长沙电力学院...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福州大学学报...
  • 1篇淮北煤炭师院...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雪世界 风月无边——徐志摩诗歌新解被引量:4
2001年
诗化意象“风花雪月”在徐志摩诗歌中 ,既是诗美象征 ,又是情意象征和哲理象征。这一组意象的出现 ,是诗人人格精神和审美观念的投射。在 2 0世纪初期风云际会的中国土地上 ,徐志摩用“风花雪月”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象征意蕴人格精神
缤纷的“桃花” 斑斓的诗情──谈彭其芳散文的意境美
2001年
彭其芳散文的意境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 :诗意美 ,对自然景物和人的身心交融的诗意观照 ;第二层次 :理性美 ,透过自然景物进行哲理的思考和表达 ;第三层次 :气质美 ,在自然景物、现实人生和乡土民情中发掘文化的潜质和内含。彭其芳的散文有着其生存的现实的和文学的意义。
张文刚
关键词:散文意境诗意美理性美气质美当代文学研究
高原:昌耀诗魂被引量:8
2002年
西部诗人昌耀用“高原”意象 ,表达了对高原生命和高原灵魂的赞美与仰慕 ,也表达了对高原历史和高原现实的追索与反思。“高原”这一美丽的精神幻象 ,包含着诗人的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 。
张文刚
关键词:昌耀诗歌意象
文艺鉴赏本质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之一被引量:1
2001年
文艺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 ,它同文艺创作、文艺批评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鉴赏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等特点。文艺鉴赏的作用主要是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 ,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育作用 ,此外还具有治疗作用。
张文刚
关键词:文艺鉴赏文艺批评审美愉悦情感性
文艺鉴赏方法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之五被引量:3
2002年
文艺鉴赏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 ,是有规律可寻的。学者们主要立足于作者、作品、读者以及三者的互动关系来探讨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 ;而涉及到作品时 ,又从各门类艺术的本体论和创作论等方面阐述了文艺鉴赏的具体方法。
张文刚
关键词:文艺鉴赏
文艺鉴赏过程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被引量:1
2002年
文艺鉴赏过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直觉感悟阶段、体验理解阶段和认识评价阶段。在整个鉴赏过程中 ,又渗透、交织着注意、感知、想象、通感、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
张文刚
关键词:文艺鉴赏审美心理
文艺鉴赏主体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之二
2001年
文化鉴赏主体的建构要从文化知识素养、生活阅历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等方面出发。在鉴赏活动中 ,鉴赏主体要确立审美的态度和严肃的态度 ,要养成纯正广博的趣味 ,要多方面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张文刚
关键词:审美经验生活阅历文艺鉴赏审美趣味
含“泪”面“海”的抒情歌手——从意象角度看舒婷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在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舒婷的诗歌审美意象群中有两个中心意象 ,这便是“海”和“泪”。舒婷用“海”和“泪”这两样充满青春气息而又涌动着生命渴盼的意象 ,传达了一种执着的人生态度 ,营造了一片精神飞越的幻境 ,给逼仄而久旱的诗国带来了一种壮阔之气 。
张文刚
关键词:诗歌意象
在“古典盛宴”和“现代窗口”之间吟唱的诗人──闻一多诗歌审美意象解析被引量:2
2002年
闻一多的诗歌意象有两类 :一类充满“古典”气息 ,笼罩着华宴的芬芳和沉醉的诗意 ;另一类裹挟“现代”色彩 ,流转着天地间变幻的风云。诗人进退在“古典盛宴”和“现代窗口”之间 ,用两类意象表达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闻一多笔下的审美意象 ,其生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给读者带来了特殊的美感。
张文刚
关键词:闻一多诗歌意象《死水》《红烛》
在“花朵”和“地面”之间——汪荡平戏剧作品分析及对现代戏剧创作的思考
2000年
汪荡平的戏剧作品 ,以其主题的现实性和超越性、人物的世俗性和诗意性、情感的喜剧性和悲剧性、艺术表达的传统性和现代性 ,启发我们对现代戏剧创作审美定位的思考。现代戏剧 ,应该把“舞台”搭建在“花朵”和“地面”之间、“诗意”和“凡尘”之间、“高层”和“平俗”
张文刚
关键词:戏剧作品主题情感艺术表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