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堂
-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西汉时期三大商业思想流派研究被引量:3
- 1999年
- 商业思想就是指人们对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态度。封建地主阶级不愿看到商业的发展危及封建统治基础,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法家为代表的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后起的秦国果断地抛弃传统的发展道路,以牺牲商人的利益为代价换来了封建统治的稳固和国家军...
- 张晓堂
- 关键词:西汉时期
- 无效国际商务合同的新规定
- 1999年
- 国际商务合同具有严肃性, 体现着法的尊严。但并非任何合同一经签订就有效。如果背离了《国际商事合同通则》所确立的“诚实信用与公平交易”这一根本原则,
- 张晓堂
- 关键词:无效合同
- 论清朝对外贸易法及其属性
- 2007年
- 在清朝规范对外贸易的各种法律文件中,清初绝对禁止对外贸易,康熙统一台湾后允许对外贸易,但全方位限制且不断加大力度。限制对外贸易的地点、商品、船只和商人的经营,使商人们行则违法、动则犯禁。显然,清朝的对外贸易法在本质上属于闭关锁国。
- 张晓堂
- 关键词:外贸法闭关锁国
- 论明末清初发展对外贸易的历史机遇被引量:1
- 2008年
- 明末清初,中国的商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国内市场初步形成,人们对商业与贸易有了较深的认识,商人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许多国家都有开展对华贸易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商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海商实力非常雄厚,历史给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难得机会。
- 张晓堂
- 关键词:良好环境
- 地区间污染产业承接与转型的区位选择——一个博弈论分析框架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通过一个博弈论模型,讨论了地区间污染产业转移的动因,以及这些地区产业转移与转型之间的权衡条件。研究认为,如果将环境成本作为产业选择的重要指标,那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不同污染水平的产业分布在位置上存在梯度,且这些产业的转移与转型也存在梯度;满足一定条件时,产业转移比产业转型在改善地区间的福利方面更为有效,从而提出一个地区面临污染问题时的一种可行解决方法。
- 张晓堂吴嵩博
- 关键词:污染产业产业承接产业转型区位选择动态博弈
- 自由贸易──我国外贸政策的战略选择被引量:1
- 1999年
- 张晓堂
- 关键词:对外贸易自由贸易
- 评美国衰落论的四大经济支点被引量:2
- 1997年
- 作者从财政赤字、贸易逆差、美元汇率下跌、经济增长过缓四个方面,反驳了美国衰落论的观点,认为现在提出美国衰落为时尚早。
- 张晓堂
-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经济衰落
- 有效与否的界定——国际贸易合同有效成立的新规定
- 1997年
- 国际贸易合同的成立至少要满 足两个国家法律的要求,也就必须克服法律冲突所造成的障碍。1964年制定了《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的统一法》和《国际货物销售的统一法》,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以这两个法为蓝本,于1978年拟就并于1980年通过《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合同公约》);与此同时,国际统一私法协会于1994年制定并通过《国际商事合同通则》(以下简称《合同通则》)。依据上述公约和通则的规定,国际贸易合同必须通过对要约的承诺而成立。归纳起来。
- 张晓堂
- 关键词: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贸易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密集型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2016年
-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自2005年开始运营以来已进入第三个阶段,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长期低迷,其原因不但在于去工业化使其碳排放权不再稀缺,更是由于其通过对外贸易转移碳排放。采用2005年1月—2013年6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欧盟碳价与中国主要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欧盟碳价在短期内促进了中国碳密集型产业对欧盟出口量的增长,但长期内则会产生不利影响;在中国化解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下,这种负面影响会逐渐减弱并趋于平衡。目前,中国已经采取有力的自主减排行动,欧盟不应再针对中国碳密集型产业部门征收碳关税;中国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帮助相关产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 张晓堂张乾宇宁修齐
- 关键词:碳金融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碳关税碳减排
- 攻克反倾销壁垒
- 1994年
- 攻克反倾销壁垒张晓堂从美国首任财长汉密尔顿和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李斯特起,利用国家机器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同类或相关产业发展就已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们尽皆知晓的常识性问题,于是,面对外商向本国倾销,各国纷纷制定反倾销法,实行反倾销,征收反倾销税。这样,在...
- 张晓堂
- 关键词:国际贸易反倾销倾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