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槊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黑龙江省某医科大学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认知调查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临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认知情况,为促进医学领域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黑龙江省某医科大学581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年级医学生之间医学人文教育认知的差异。结果:87.3%的医学生不能明确人文教育等相关概念,22.5%对医学人文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存在一定差异。结论:需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提高医学人文教育教学效果;医学人文教育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并通过正确引导加强医学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 郭斌程怀志邓玉霞张槊王俊兰
-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医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反思被引量:4
- 2020年
- 在我国全民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逆行者"迎难而上、前赴后继,奔赴抗疫最前线,诸多鲜活的人物和事例引发我们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在此特殊时期背景下,医学院校要以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为契机,丰富生命伦理教育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医学道德教育、生死文化教育。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内容整合、优化教学载体、拓展实践活动、推介线上教学资源等探索生命伦理教育教学改革,以期提升生命伦理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 张槊郭斌黄豆豆张浩为李玉刘辉
- 关键词:生命伦理教育德育教育教学改革
- 临床相关专业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满意度现状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临床相关专业学生的人文教育满意度情况,以促进医学教育改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集中填写问卷,以卡方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和年级之间的差异。结果:临床相关专业学生整体满意度不高,人文书籍借阅率偏低,人文教育与传统生物医学未能实现有机融合。结论:需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借助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丰富教学资源,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
- 郭斌程怀志邓玉霞刘艳瑞张槊张浩为
-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教育满意度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分析了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边缘化的现状:学校统筹规划不到位、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学生观念视角不平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职业道德描写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般性品德内容描写两个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路径:学校走统筹路线——内外兼顾,教师走主导路线——以身作则,学生走自主路线——平衡发展。
- 刘单单王彩霞王彩霞于群戴红李永春于群
- 关键词:传统文化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 基于钉钉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在呼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钉钉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呼吸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齐齐哈尔医学院2016级(40人)和2017级(47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教学;研究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和教学活动(课堂学习和评价)进行。比较两组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并收集研究组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的评价。本研究利用Excel 2013整理数据,通过R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实验考核成绩(28.16±1.70)和理论成绩(82.07±6.40)均高于对照组[(23.35±2.88)(76.20±5.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的学生相比,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所产生的效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成绩,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临床诊治技能、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及临床胜任力的有效提升。
- 李翠娟唐颖彭翠兰刘金丽王春波张槊
- 关键词:呼吸内科混合式教学
-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女性病人权利的伦理思考被引量:2
- 2013年
- 接受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从治疗开始已经承受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经济等方面的各种压力,这足以对其以后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实施此项技术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受术女性产生不必要的伤害,尊重其平等就医权和知情同意权,保护身心健康,尊重人格及尊严,提高其生命质量。
- 张槊王彩霞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病人权利知情同意
- 哈尔滨某医院辅助生殖技术对受术女性伦理伤害调查
- 2011年
- 目的:了解辅助生殖技术对受术女性产生伦理伤害的因素。方法:对20名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女性以及30名自然受孕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夫妻家庭关系、医疗情况、社会支持和焦虑状态5个方面。结果:对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女性产生伦理伤害的因素,包括技术本身、家庭经济情况、夫妻关系、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生育压力、生育知识的了解情况、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给予的关注和支持等多方面。结论:辅助生殖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对不孕女性的生理、心理、社会认知等方面产生极大的伤害,需要采取有效的调节方式,呼吁全社会来关注妇女的身心健康,保障妇女的权益,关爱女性的生命。
- 张槊王彩霞刘博
- 关键词:辅助生殖技术妇女权益
- 我国伦理审查委员会初始审查制度建设探讨
-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进步,伦理价值越发日益凸显和重视。201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版《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标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伦理委员会和伦理审查工作在推进医药和临床科研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作为伦...
- 张槊
- 文献传递
-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下的代孕探讨
- 2015年
- 代孕是指辅助生殖技术发展中衍生的一种方式和现象。近年来,在我国相关法律禁止代孕的背景下,代孕事件却频频发生,由此引发的现实纠纷也越来越复杂。如果女性生育权得不到法律的维护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问题,进而会影响和谐与安定。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角对代孕问题进行探讨,旨在关怀、包容、理解这一群体和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代孕法律规范,适度的开放代孕行为,使辅助生殖技术成果更加全面地造福人类和社会。
- 张槊王彩霞赵英健
- 关键词:代孕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 黑龙江省医务社会工作问题研究
- 2014年
-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医务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化社会工作模式,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在逐步向前推进。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在黑龙江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探索了目前在黑龙江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 刘春娇张槊邓玉霞刘艳瑞
-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