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直肠
  • 3篇息肉
  • 3篇疗效
  • 3篇结直肠
  • 2篇电凝
  • 2篇电凝术
  • 2篇直肠腺瘤
  • 2篇腺瘤
  • 2篇腺瘤性
  • 2篇腺瘤性息肉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结直肠腺瘤
  • 2篇复发
  • 2篇肠镜
  • 2篇肠腺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胆汁反流性
  • 1篇胆汁反流性胃...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继舜
  • 5篇袁志芳
  • 4篇段卓洋
  • 3篇高辉
  • 3篇阎雪燕
  • 3篇张川
  • 1篇尚占民
  • 1篇陈辉
  • 1篇陈辉

传媒

  • 2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抗Hp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Hp阴性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阴性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吗丁啉、丽珠得乐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13.87%),显效55例(31.79%),有效40例(23.12%),无效54例(31.21%),总有效率为68.80%;对照组治愈11例(6.36%),显效42例(24.28%),有效45例(26.01%),无效75例(43.35%),总有效率为5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即使检查示幽门螺杆菌阴性,在抗胆汁反流药物治疗的同时常规加用抗Hp治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继舜张川阎雪燕袁志芳段卓洋高辉
关键词:胆汁反流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
圈套器冷切除术与圈套器热切除术治疗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hot snare polypectomy,HSP)在治疗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消化科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187例患者,共284例息肉,其中145例息肉采用CSP治疗,139例息肉采用HSP治疗。本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息肉的完整切除率,次要评价指标为标本回收率、操作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率、迟发出血率及穿孔率。结果CSP组的完整切除率为90.34%,HSP组为9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在术中出血方面,CSP组发生7例,HSP组发生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CSP组发生迟发出血1例,HSP组无迟发出血。两组均未发生穿孔。所有息肉切除所获标本均成功收回。CSP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于HSP组(70.6 s vs 75.2 s,P<0.001)。CSP组治疗平均费用低于HSP组(1371.00元vs 2434.90元,P<0.001)。CSP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HSP组(2.9 d vs 3.6 d,P<0.001)。结论CSP与HSP同样为切除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SP操作更省时,患者花费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季秋南张继舜袁志芳段卓洋尚占民
关键词: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
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理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理。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对照组行地衣芽孢菌治疗,观察组行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第4、8周症状总积分比较、总有效率比较、复查5-HT水平及血清SP水平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衣芽孢杆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腹痛、腹泻的症状,同时效果持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可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张继舜袁志芳陈辉
关键词:地衣芽孢杆菌双歧三联活菌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性
糜烂性胃窦炎多长时间能治愈?
2020年
前一段时间,我因胃部不适做了胃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为糜烂性胃窦炎。请问,糜烂性胃窦炎多长时间能治愈?山西大同梁永昌糜烂性胃窦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胃疾病,患者经常会有腹痛、反酸、腹胀等症状,当病情严重时可能有消化道出血,须及时进行积极治疗,具体恢复时间与糜烂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情况有关。
张继舜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胃部不适肠胃疾病反酸治愈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息肉复发及内镜监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息肉复发的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内镜监测间隔时间。方法收录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再次人院行肠镜复查的患者共143例,男89例,女54例。统计分析复发息肉的累计复发率,确定影响复发息肉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位复发时间。结果息肉总体复发率为72%,患者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目、息肉发生部位、病理类型等因素中,仅CRA的大小和病理类型对复发有重要影响。初检CRA直径〉1cm的患者较CRA直径≤1cm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2)。CRA病理中含有绒毛成分的患者较仅为管状腺瘤的患者复发风险高(P=0.08)。结论建议含绒毛成分或直径〉1em的CRA患者术后6~12个月复查肠镜,而直径≤1cm的管状腺瘤患者可在术后2年左右复查肠镜。
高辉张川阎雪燕袁志芳张继舜段卓洋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结肠电凝术复发结肠镜
层粘连蛋白γ2诱导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
2023年
目的:观察层粘连蛋白γ2(lamininγ2,LAMC2)对小鼠肝细胞AML12分化的作用,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对AML12细胞LAMC2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小鼠LAMC2慢病毒过表达载体转染AML12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观察LAMC2对AML12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TGF-β1和TGF-β1通路抑制剂(SB431542)刺激AML12细胞,明确TGF-β1信号通路对LAMC2表达的作用。最后利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AML12细胞LAMC2表达,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GF-β1预处理AML12细胞后对其分化的影响。结果:过表达LAMC2显著上调AML12细胞间质细胞相关标志物α-SMA和1型胶原蛋白(Col1a1)mRNA水平,下调成熟肝细胞标志物白蛋白(ALB)mRNA水平。TGF-β1成功诱导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TGF-β1上调AML12细胞Tgfbr1和LAMC2的mRNA表达水平,并且与TGF-β1的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诱导AML12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和促进LAMC2表达的作用,皆可被TGF-β1通路抑制剂SB431542阻断。重要的是,抑制肝细胞LAMC2表达可有效阻断TGF-β1诱导AML1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结论:LAMC2参与TGF-β1诱导小鼠肝细胞AML12细胞上皮-间质转化,抑制LAMC2阻断TGF-β1诱导上皮-间质转化。
陈辉张继舜
关键词:肝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层粘连蛋白上皮-间质转化
结直肠腺瘤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切除术后复发息肉的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5月-201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完成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病理组织学确诊为CRA,术后行肠镜复查,并发现复发息肉的患者103例。统计分析初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肠镜间隔时间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结果 93%的患者复发息肉大小都在1 cm以内;复发息肉在左半结肠占65%,在右半结肠占12%,在全结肠占22%;初检CRA大小、数目、病理分级与复发息肉的大小、数目、病理分级,经统计分析均无关联,初检发生部位与复发息肉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复发息肉通常是多发、较小、低危的,虽然大部分在第1年已经出现,但在5年之内其镜下特点及病理分型均无统计学意义。初检位于左半结肠的CRA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左半结肠,而初检位于全结肠的患者复发息肉更易在全结肠。
高辉张川阎雪燕袁志芳张继舜段卓洋
关键词:腺瘤性息肉结肠电凝术复发结肠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