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辅助治疗在局部中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邱健郝宪考王小强张西玲王国荣姚建锋刘瑞廷
- 关键词:直肠肿瘤放疗
- 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护理
- 2020年
- 回顾性分析13例行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的直肠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缩短禁饮食时间、术中运用综合管理方法预防低体温、取改良截石位及术后回访等结合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台上及台下手术护理配合。在腹腔镜盆底疝修补术+直肠黏膜环切术治疗直肠脱垂过程中,精心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护理配合及术后随访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
- 赵清侠陈璐张丽萍王晓倩张西玲折开娥李红文
- 关键词:腹腔镜盆底疝直肠黏膜环切术直肠脱垂护理配合
- 适形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适形缝合术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观察组行痔适形缝合术,对照组行痔外剥内扎术。在术后4w评估手术疗效,并分析两组术后肛门状态评分,利用便秘梗阻评分系统(Longo's)对两组手术前后的肛门排便情况进行评估。两组均于术后随访1年,记录随访结果,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为92.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排便障碍、肛缘水肿、疼痛、肛门形态评分分别为(0.84±0.11)分、(1.06±0.27)分、(0.92±0.21)分、(1.15±0.37)分、(1.14±0.3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排便应力时间、应力强度、辅助排便及总分分别为(0.94±0.36)分、(0.87±0.34)分、(0.36±0.11)分、(4.65±0.23)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为5.88%,对照组为11.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痔外剥内扎术相比,痔适形缝合术治疗重度混合痔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肛门状态和排便功能良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张西玲郭萌军张欣
-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肛门功能
- 改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效果及对围术期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实施改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效果及围术期应激指标变化。方法将9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45例,常规PPH手术治疗)和改良组(45例,改良PPH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围术期应激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改良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两组术后1 d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升高(P<0.05);两组术后3 d血浆E、NE均低于术后1 d,均高于术前(P<0.05);且改良组术后血浆E、NE水平均更低(P<0.05);改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重度混合痔患者实施改良PPH手术操作迅速,术后恢复快,围术期应激指标变化幅度小,且安全性高。
- 张西玲张欣郭萌军
-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应激反应
- 经骶尾部入路术式治疗骶前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经骶尾部入路术式治疗骶前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骶前囊肿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骶前囊肿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经骶尾部入路术式治疗,对照组给予经腹入路术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输血率及盆腔脏器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12个月,两组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骶尾部入路术式治疗骶前囊肿患者的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术中输血率、盆腔脏器损伤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
- 张西玲郭萌军
- 关键词:骶前囊肿
-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慢性肛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观察被引量:54
- 2015年
- 目的 评价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plug)术式在慢性肛瘘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收治的239例慢性肛瘘患者,其中男199例(83.26%),女40例(16.74%),对照表随机分配入试验组(脱细胞黏膜组)或对照组(单纯手术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完成入组病例1 19例和120例,试验组采用LIFT-plug术式,对照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手术(UFT)术式,术后随访180 d.统计术后180 d内的治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评估术后复发率、术后疼痛、肛门失禁率及材料安全相关.本研究得到北京朝阳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术后第180天脱细胞黏膜组愈合率为96.5%,单纯手术组愈合率为83.7%,脱细胞黏膜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22 d,单纯手术组中位术后愈合时间为30 d,组间术后愈合率和中位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次试验随访180 d期间无复发.术后标准数字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术后第2、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随访时间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肛门失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严重的肛门失禁,试验组未发生与研究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 LIFT-plug术式较之LIFT术式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组织损伤程度小,无肛门失禁发生,操作简单,是一种针对经慢性肛瘘更理想的方法.
- 郑毅王振军杨新庆崔金杰陈朝文张学斌王小强张西玲车向明陈进才崔飞博宋维亮陈玉琢
- 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联合会阴部手术治疗成人完全性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联合会阴部手术应用于完全性直肠脱垂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直肠肛管功能指标[直肠黏膜感觉阈值(RSTV)、肛管静息压(ARP)、肛管功能长度(ACFL)]、排便情况(Wexner便秘评分、Vaizey失禁评分、排气/排便准确辨别)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时,RSTV水平明显高于术前[(52.1±7.4)mL vs(48.3±6.2)mL],而ARP、ACFL水平及排气/排便准确辨别率则明显低于术前[(48.9±6.6)mmHg vs(53.5±7.0)mmHg,(15.5±2.6)mm vs(17.2±2.3)mm](P<0.05);Wexner便秘评分、Vaizey失禁评分、排气/排便准确辨别率明显高于术前[(7.6±2.0)分vs(6.1±1.8)分,(9.8±2.6)分vs(7.1±2.4)分,77.8%(14/18)vs 33.3%(6/18)](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悬吊术联合会阴部手术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疗效与安全性均较为理想,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解剖及功能恢复,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张西玲惠瞳张欣郭萌军
-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悬吊术会阴部手术完全性直肠脱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