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婷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1篇单词
  • 1篇靴子
  • 1篇语义
  • 1篇可组合性
  • 1篇《穿靴子的猫...
  • 1篇词类
  • 1篇词类划分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彭婷

传媒

  • 2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德语词类及词类的划分
2012年
词类的划分一直以来都是语法学里的重点和难点。不同的语法学对词类的划分方法也不一样。本文以杜登语法为例,分析了怎样从形式上和语义上对德语单词进行区别划分。词类在形式上的划分又可从语法学和句法学两方面进行:在语法学中词被分为可变化的(flektierbar)和不可变化的(unflektierbar)两种。动词、名词、形容词、代词和冠词属于可变化的词,而介词、副词、连词以及小品词属于不可变化的一类;在句法学的分类里人们不能对一个单词进行独立分析,而应该把它放到语段里来看。句法学的分类有三个试金石:单词在句中的功能(Satzgliedfunktion)、单词在句法上的特点(die syntaktischen Eigenschaften des Wortes)和单词的可组合性(Kombinierbarkeit)。而语义学划分法有时候不能完全,甚至根本无法断定词的类别。但另一方面,有些词的归类却又不得不参考语义。
彭婷
关键词:词类划分语义
简论Ludwig Tieck的《穿靴子的猫》
2012年
由德国浪漫派作家Ludwig Tieck(1773-1853)在一夜间创作完成的戏剧作品《穿靴子的猫》,三幕的儿童通话,有幕间插曲、开场和收场。因为其独特的形式和极具讽刺意味的内容,被文学界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形式上来说,它由两个叙述层面构成,开创了"剧中剧"("Stück im Stück")这种独特叙述风格的先河。从内容上看,该作品不仅是一部喜剧,一部戏剧化的童话,更是一部戏剧讽刺作品。它嘲讽了当时社会一般阶层人民的愚昧无知,自私贪婪,以达到唤醒他们的目的。同时,作品也讽刺了上层统治阶级的专制和残暴,批判了当时的政治。所以它还是一部警世剧,一部革命剧。
彭婷
关键词:《穿靴子的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