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山桂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5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更多>>
- 地区差异对我国劳动力省际迁移影响的实证研究
- 2008年
- 以地区差距为切入点,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利用1995年1%人口抽样调查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定量分析了迁出地、迁入地的各项社会经济特征对劳动力省际迁移的影响程度,并得出了中国劳动力由内陆向东南沿海迁移的现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等结论。
- 陈晨汪应宏彭山桂温秀琴
- 关键词:劳动力
- 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研究——基于城市间博弈视角的分析
- 2015年
- 为全面理解我国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提高商住用地供给调控的针对性,本文将地方政府间的博弈关系纳入考察范畴,以山东半岛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城市商住用地价格和供给量数据,求取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函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博弈论方法,构建关系矩阵反映该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商住用地供给存在替代关系的城市间,引入邻接矩阵表示供给的关注关系,能够描述地方政府商住用地的供给决策模式,该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2在山东半岛区域内,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高度类似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3区域商住用地市场领导者与跟随者的供给量反向变动。调控区域商住用地供给,应注意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的互动作用。对于城市间商住用地供给决策模式为"领导者-跟随者"模式的区域,通过对处于"领导者"地位的地方政府商住用地供给的调控,可撬动其他城市供给量的反向变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彭山桂汪应宏魏海霞杨奎奇毋晓蕾董晓明
- 关键词:地方政府博弈
- 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传导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2年设区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因果检验及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用地扩张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是通过如下四层逻辑关系进行传导的:1地方政府进行竞争的过程中,存在工业用地低价出让的行为;2地方政府工业用地低价出让具备引资功能;3资本净流入存在如下溢出效应: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经济增长、人口聚集、商住用地出让金增加;4资本流入的溢出效应对城市用地扩张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基于以上逻辑关系,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经济增长、人口聚集、商住用地出让金增加等溢出效应是城市用地扩张的表层原因,根本原因是迫使地方政府进行竞争的制度因素。
- 王健汪应宏陈晨单林春彭山桂魏海霞
- 关键词:地方政府城市用地扩张
- 趋势面分析方法在房地产估价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从区位论的观点出发,将商业房地产价格的空间变化规律,看作是与其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的函数。文章结合趋势面分析及其模型优化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得出了江苏省徐州市商业房地产价格变化及分布与其位置坐标对应的数值关系,并以此数值关系对待估商业房地产价格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估,以期为房地产估价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 彭山桂汪应宏陈晨温秀琴
- 关键词:商业房地产
- 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基于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提出了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策略互动行为检验、策略互动行为模式识别、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影响分析的思路和模型,并利用2008-2014年山东省各地级市商服用地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山东省区域内,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与"领导者—跟随者"模式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商服用地市场领导者出让量的变动对其他地级市商服用地出让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据此,建议调控区域商服用地出让不应停留在单个城市层面,而应注意城市政府商服用地出让的策略互动行为模式及其影响。
- 彭山桂程道平
- 关键词:城市政府出让策略互动
- 基于SWOT的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分析
- 2013年
- 研究目的:利用SWOT法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研究方法:通过建立SWOT矩阵,分析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研究结果: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有自身优势又有需面对的外部威胁。研究结论:各地政府应将SWOT分析引入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管理中,针对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
- 董晓明彭山桂叶霞
- 关键词:SWOT城市建设用地
- 主成分分析法与熵值法结合用于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被引量:38
- 2008年
- 借鉴国内外相关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徐州市为例,建立了3级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简化了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指标个数由9个降为3个;利用熵值法确定了简化后各新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徐州各县(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具体评价,并与徐州市区进行了比较,发现徐州市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明显高于各县(市)。
- 温秀琴汪应宏陈晨彭山桂
- 关键词: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基于广东省地级市层面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以广东省为例,利用2007-2013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从财政分权和地方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两个制度因素视角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分税制为代表的财政分权和以晋升锦标赛为特征的地方政府竞争均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产生负向影响;由于两者内在的交互影响,财政分权加剧了地方政府竞争对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负向作用强度,这些结果在分别将其他控制变量加入模型时均稳健成立。调整中央—地方政府间财权—事权不对等的局面,改变集中于财政增收和经济增长的政绩考核方式是改善工业用地利用效率的可行制度安排。
- 张兰汪应宏徐春鹏王健彭山桂
- 关键词:工业用地利用效率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
- “营改增”是否影响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被引量:20
- 2017年
-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营改增"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财政赤字对上述影响的中介传导作用。结果表明:"营改增"实施前,地方政府没有对改革形成明确预期而提前选择增加土地财政收入;"营改增"实施后,地方政府显著增加土地财政收入规模,东部地区尤其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赤字作为中介传导"营改增"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路径存在,但较为微弱。
- 王健吴群吴群彭山桂
- 关键词:财政赤字土地财政
- 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以山东省地级市为例
- 2016年
- 通过构建包含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三类主体的一般均衡模型,利用模型的求解和数值模拟,提出了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3年间山东省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呈现出特殊的倒U型影响方式,处于不同区间时,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建设用地供给结构对人口流入的影响程度介于人口规模、城市区位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之间,其对人口流动具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建设用地供给结构为工具,根据自身对人口流入的实际需求采取差别性的调控方式,吸引或引导人口流入或流出。
- 陈晨彭山桂汪应宏
- 关键词:建设用地一般均衡模型门限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