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谷亮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四维同化与三维印痕在大气环境中的应用——基于2004年10月珠三角观测实验结果分析
-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影响。另外,由于密集城市群的存在,污染物排放集中,在城市间互相扩散、输送和积累,更增添了该区域污染问题的复杂性。因此,研究污...
- 彭谷亮
- 关键词:四维同化大气环境污染物大气扩散
- 文献传递
- 大孔径闪烁仪湍流通量印痕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22
- 2007年
- 针对近年兴起的适用于大范围区域平均通量观测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建立了一个基于欧拉分析方法的LAS印痕模型,用于对LAS测量数据的印痕分析和质量控制。作者介绍模式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式的输入参数进行了讨论。另外,应用LAS印痕模式来分析2005年小汤山非均匀下垫面的观测实验数据,并与涡动相关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较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该LAS印痕模型在观测数据的分析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适用于非均匀下垫面的研究。
- 彭谷亮蔡旭晖刘绍民
- 关键词:非均匀
- 非均匀下垫面湍流通量观测的印痕分析被引量:21
- 2008年
- 利用2005年在北京昌平区小汤山开展的非均匀下垫面观测实验的观测数据,分别处理了涡旋相关法和大孔径闪烁仪LAS测得的感热通量,并运用印痕模型对数据进行"源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表上,涡旋相关的测量值由于混杂了其他下垫面的通量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其观测区域的湍流特征,存在着观测误差。而LAS观测出现的低估问题则与掺混高度和"源区"有关。通过用印痕方法进行数据订正后,以上问题均得到很好的改善,订正结果与LAS观测通量的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9。实验结果验证了印痕模型在非均匀下垫面的适用性。
- 彭谷亮刘绍民蔡旭晖卢俐徐自为
- 关键词:非均匀下垫面感热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