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明
- 作品数:44 被引量:272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12例桡骨头粉碎性骨折非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 徐盛明欧阳跃平
- 关键词:桡骨头骨折非手术治疗功能锻练
- 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种方法移植骨融合率的比较(英文)被引量:8
- 2007年
- 背景: 多节段颈椎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前路长节段减压存在着手术创伤大、难度高、植骨融合率低等的不足, 影响术后疗效。目的: 比较 3 种不同方式的前路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设计: 对比观察。单位: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对象: 选择 1999- 06/2003- 06 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三间隙连续节段病变的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36 例, 男 25 例, 女 11例; 年龄 35~62 岁; 病程 3~26 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多节段颈椎病; 均不伴有连续型后纵韧带骨化及黄韧带骨化; 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方案知情同意。方法: 所有病例植骨均采用自体骨植骨。取自体髂骨或将咬除椎体的松质骨填充入钛网或 Cage 内, 所用钛网或 Cage 为钛材质, 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按照手术方式分为 3 组: ①长节段减压组11 例, 其中 4 例为长钛网植骨, 7 例为自体髂骨植骨。行两椎体次全切除长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②分节段减压组 16 例, 其中 12 例为钛网 +Cage 植骨, 4 例为自体骨 +Cage 植骨。行单间隙减压 + 单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③三间隙减压组 9 例。不作椎体的次全切除,仅行多个椎间盘切除减压, 减压后, 应用 3 个 cage 内填充人工骨或自体骨植入。主要观察指标: 所有病例于术后 1 周内及 3, 6, 12 个月复查颈椎正侧位、伸屈侧位片。以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法评价术前、术后 3 个月神经功能, 该评分总分 17 分, 分数越高表明神经功能越好。分别记录 3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 3 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术后 3 个月 JOA 评分较术前提高分数。术后采用复诊的方式进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观察。结果: 多节段颈椎病患者 36 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分节段减压组�
- 袁文徐盛明王新伟张涛刘百峰
- 关键词:植骨融合多节段颈椎病分节段减压
- 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设计制作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性能评价。方法以6具新鲜人尸颈椎标本为实验对象,分为空白对照(N组)、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A组)和钛网(B组),A、B组附加颈前路钢板。分别测定轴向刚度、扭转刚度、颈椎整体运动范围等指标。结果轴向刚度值由小到大依次为N组、B组、A组(P>0.05);扭转刚度由低到高分别为B组、A组、N组(P<0.05);A组与N组相比,后伸、旋转位ROM较大,而前屈、侧屈位ROM较小(P>0.05)。结论使用颈椎自张式记忆合金椎间融合器可满足颈椎减压植骨术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要求。
- 张竞袁文张俊杰王新伟张颖徐盛明吕碧涛
- 关键词:记忆合金颈椎椎间融合器生物力学
- 脊髓损伤的Nogo受体干预被引量:1
- 2006年
- 刘百峰徐盛明袁文
- 关键词:髓磷脂细胞表面受体神经再生脊髓损伤
- 下颈椎骨折脱位不全瘫的手术治疗(附47例报告)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的下颈椎骨折脱位位不全瘫手术方法、时机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不全瘫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成功手术,手术后JOA评分均明显增加,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除2例加重,余均有所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伴不全瘫患者应及早行手术治疗,手术一般以前路手术为主,疗效满意。
- 才志勇李红宇张涛徐盛明袁文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
- 目的:介绍自行设计的保留椎体后壁的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方法:2001年3月-2004年3月,应用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扩大减压术治疗各种颈椎伤病89例,男61 例,女28例,年龄25岁-76岁,平均47岁...
- 王新伟袁文陈德玉张颖张涛徐盛明
- 爆破性减压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爆破性减压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脊髓挫伤组(单纯挫伤组)、单纯爆破减压组(单纯减压组)、爆破性减压复合脊髓挫伤组(复合伤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爆破性减压瞬间复合脊髓机械性挫伤模型,对脊髓损伤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价及行走步态迷失实验。结果单纯减压组与对照组相似,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平均为21分;而单纯挫伤组和复合伤组伤后BBB评分(0.67±0.82,0.33±0.52)较低,后逐渐恢复,其中单纯损伤组恢复较快,4周后BBB评分为(17.00±1.41)分,与对照组(2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合伤组感觉、运动及反射较单纯挫伤组恢复慢,至6周后与对照组、单纯减压组和单纯挫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单纯减压组的步态迷失次数均为0,单纯挫伤组和复合伤组伤后步态迷失次数(15.33±0.63,15.58±0.49)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逐渐恢复,其中复合伤组恢复较差,6周后步态平均迷失次数(8.17±0.56)与对照组、单纯减压组和单纯挫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爆破性减压对脊髓损伤有明显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提示爆破性减压可能进一步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
- 司高潮李郁松雷呈祥徐盛明肖建如朱晓全
- 关键词:脊髓损伤复合伤
- 医用钛缆在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3
- 2009年
- [目的]回顾性研究钛缆环扎固定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7年8月收治的髌骨粉碎性骨折57例,根据内固定方式分成3组:钛缆环扎固定组、AO改良张力带固定组、镍钛聚髌器固定组。探讨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术后首次锻炼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损耗工作日、并发症及远期膝关节功能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7例患者均获得11~48个月的随访,平均22.4个月。钛缆环扎固定组患者术后开始伸屈膝关节锻炼时间最早,平均约5.6d,但医疗费用较贵,约为0.95万元。应用改良的Bostman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评估远期疗效,钛缆环扎固定组优良率为95.1%,明显高于其余2组。[结论]钛缆系统对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靠,具有膝关节锻练时间早,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新的选择方法。
- 叶添文李阳欧阳跃平苟三怀严望军刘铁龙徐盛明刘岩陈爱民
- 关键词:粉碎性骨折骨折内固定
- 前外侧开窗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Khan P2型骨折
- 目的:探讨前外侧开窗复位植骨内固定胫骨平台外后外侧骨折(Khan P2型)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8例胫骨平台Khan P2型骨折,常规行X线正侧位、CT+三维重建检查明确诊断。采用膝外侧"S&quo...
- 欧阳跃平苟三坏徐盛明
- 多节段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节段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前路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手术方法治疗113例,后路手术方法治疗1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方法治疗8例。观察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颈椎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有改善,前路手术方法治疗组JOA改善率为58.5%,后路手术方法治疗组54.6%;前后路联合方法治疗组56.8%;各手术组患者颈椎Cobb角、D值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高度前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路手术方法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与后路Cobb角、D值、椎间高度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节段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颈前路手术方法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恢复和重建优于颈后路手术方法。
- 刘百峰袁文徐盛明吕碧涛汤俊军
- 关键词:颈椎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外科减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