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自强

作品数:15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肾移植
  • 4篇细胞
  • 3篇血管
  • 3篇移植受者
  • 3篇移植物
  • 3篇肾病
  • 3篇受者
  • 2篇血管疾病
  • 2篇移植肾
  • 2篇肾联合移植
  • 2篇肾移植受者
  • 2篇肿瘤
  • 2篇慢性
  • 2篇免疫
  • 2篇供者
  • 2篇谷胱甘肽
  • 2篇谷胱甘肽硫转...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肿瘤
  • 2篇病变

机构

  • 15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15篇杨亦荣
  • 15篇徐自强
  • 13篇郑少玲
  • 13篇夏鹏
  • 8篇蔡勇
  • 6篇陈必成
  • 6篇沈龙捷
  • 6篇刘勇
  • 6篇吴存造
  • 6篇孙贤斌
  • 4篇陈文伟
  • 4篇张岩
  • 4篇李澄棣
  • 3篇郑建建
  • 3篇张启瑜
  • 3篇虞冠峰
  • 2篇倪晓洁
  • 2篇潘晓东
  • 1篇陈琰
  • 1篇吴琦

传媒

  • 4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华泌尿外科...
  • 2篇中华移植杂志...
  • 2篇2005年浙...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慢性移植物血管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同种移植对照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无特殊处理;异种移植对照组,Lewis大鼠接受Brown-Norway(BN)大鼠腹主动脉移植(BN-Lewis);沙利度胺小剂量组(50mg·kg-1·d-1,BN-Lewis);沙利度胺大剂量组(100mg·kg-1·d-1,BN-Lewis)。于移植后60d取移植动脉,分别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测量内膜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NF-α及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移植动脉中的表达。结果同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形态正常;异种移植对照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增厚;沙利度胺小剂量及大剂量组移植动脉呈内膜炎改变,内膜厚度比异种移植对照组减小(P<0.05)。与异种移植对照组相比,沙利度胺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表达量降低(均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降低移植动脉TNF-α及PCNA蛋白的表达,缓解移植动脉的纤维化进程以及内膜增生,对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物血管病具有抑制作用。
徐自强张岩杨亦荣夏鹏吴琦
关键词:沙利度胺
西罗莫司对双侧输尿管梗阻大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保护作用
2011年
目的探讨两罗莫司对双侧输尿管梗阻(BUO)大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肾脏卜皮钠通路γ(γ-ENaC)、Na^+ -K^+-ATP酶及水通道蛋白2(AQP2)蛋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B150组和四罗莫司组,每组16只。11150组和西罗莫司组大鼠结扎双侧输尿管制作BUO模型,似下术纰仅游离双侧输尿管后缝合。BUO组及西罗莫司组双侧输尿管梗阻24h后解除梗阻。西罗莫司组每大西罗莫司口服液(2.5ml/次)灌胃,假于术组及UUO组用同体积生理枯水灌坩。于术后4、7d测量3组大鼠尿量并留取尿液进行生化分析;术后4、7d抽取动脉血化验,同时取出双侧肾脏,采用免疫组化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肾脏γ-ENaC、Na^+ -K^+-ATP酶及AQP2蛋白的表达.结果BUO组大鼠输尿管梗阻解除后4、7d尿量分别为(85.31±13.15)、(66.39±10.56)ml,艟普多于假手术组(35.36±7.74)、(33.90±8.03)ml及西罗莫司组(69.81±10.70)、(48.57±9.01)ml;球钠浓度(42.17±7.35)、(43.63±18.39)mmol/L,显著低于假于术组(170.56±18.39)、(172.52±7.35)mmol/L.及西罗莫司组(76.18±13.20)、(134.28±13.20)mmol/L,3组间比较差异均仃统计学意义(P〈0.05)。两罗莫司绢4、7d肾脏γ-ENaC表达麓分别为2.09±0.32、2.27±0.35,Na^+ -K^+ -ATP分别为2.41±0.48、2.67±0.43,AQP2分别为2.17±0.45、2.63±0.28,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BUO组(1.28±0.21、1.45±0.17,1.99±0.28、2.18±0.24,0.93±0.22、1.31±0.16),低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2.58±0.51、2.60±0.56,2.89±0.53、2.97±0.66,3.05±0.63、3.10±0.67),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ENaC、Na^+ -K^+-ATP酶及AQP2蛋白水平降低町能是泌尿系梗阻后肾小管性钠嘲吸收障碍、低渗性�
张岩杨梅徐自强杨宇郑少玲杨亦荣
关键词:西罗莫司水电解质失调动物实验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慢性移植肾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肾小管上皮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是否参与了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的发生、发展,并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6份移植肾穿刺标本分...
刘勇杨亦荣郑少玲夏鹏吴存造蔡勇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
文献传递
145例肾移植受者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7
2004年
目的 观察 1985~ 2 0 0 2年间肾移植受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方法 将 14 5例死亡受者按肾移植时的年份分为 1985~ 1990年、1991~ 1996年、1997~ 2 0 0 2年 3组 ,分析受者肾移植后第 1、2、3、4、5年期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变化情况。结果  3组肾移植受者术后 1、2、3年期间死亡率分别为 :1985~ 1990年组 12 .5 %、9.1%、4 .5 % ;1991~ 1996年组 7.2 %、3.9%、3.5 % ;1997~ 2 0 0 2年组 5 .2 %、1.7%、1.7%。后两组与第 1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总死亡原因中居前 3位的是感染 (2 8.3% ) ,心血管疾病 (2 2 .8% )和肝病 (17.2 % )。在死亡构成比中 ,感染呈下降趋势 ,而肝病、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则呈上升趋势。结论 随着时间的发展 ,肾移植受者的死亡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感染、心血管疾病、肝病和恶性肿瘤是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刘勇杨亦荣郑少玲夏鹏陈文伟沈龙捷吴存造孙贤斌徐自强李澄棣
关键词:肾移植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肾病
两种荧光染料-CFSE与碘化丙锭染色方法检测细胞杀伤能力
目的:用CFSE、碘化丙锭两种荧光染料先后标记的方法检测小鼠脾细胞杀伤能力,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丝裂霉素处理Balb/C小鼠脾细胞经尾静脉致敏C57BL/6小鼠,7天后与未经处理的或地塞米松处理的C57BL/6小鼠的...
陈必成夏鹏蔡勇杨亦荣郑少玲刘勇吴存造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廖毅虞冠峰李澄棣张启瑜
文献传递
肾移植供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DGF发生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目的:考察肾移植供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GSTs)多态性与受者术后 DGF 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象为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本中心移植肾供者181例,其中21例受者接受供肾后发生 DGF。通过多重 PCR ...
徐自强陈必成倪晓洁杨亦荣郑少玲夏鹏郑建建潘晓东
文献传递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与供者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肾移植受者150例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DGF,对可能影响DGF发生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提取移植肾供者172例和健康体检者157例外周血中基因组DNA,应用多重PCR和特异性引物多态PCR技术检测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比较DGF和无DGF组供者GST基因多态性的差异。结果受者DGF组和非DGF组性别(x^2=0.028,P=0.867)、PRA(X^2=1.564,P=0.211)及透析类型(X^2=0.585,P=0.444)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术后第2个24h尿量、第1和第2个24h人量与T1,2(SCr)间存在线性关系(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提示术后第2个24h尿量可判断受者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RR=1.002,P=0.001)。DGF组供者GsTM1基因型缺失频率为86.4%,与未发生DGF组的62.7%、健康对照组的4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者术后第2个24h尿量对预测DGF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供者GsTM1基因型缺失可能是发生DGF的原因之一。
徐自强王瑾珺倪晓洁陈必成杨亦荣郑少玲郑建建陈琰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应用吡格列酮抑制大鼠血管移植物慢性病变
2008年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血管移植物慢性病变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备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实验组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进行腹主动脉移植,术后采用吡格列酮(0.04g/kg)灌胃8周;同种移植对照组以Wistar大鼠为供者,SD大鼠为受者,进行腹主动脉移植,术后采用生理盐水灌胃8周;同系移植对照组的供、受者均为SD大鼠,术后采用生理盐水灌胃8周。移植后第8周,取移植腹主动脉段,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内膜厚度与中膜厚度的比值;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移植动脉组织中细胞间 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浓度。结果移植后第8周,同系移植对照组的血管内膜无明显变化,同种移植对照组和实验组移植血管组织均呈现出典型的移植相关血管硬化,内膜呈弥漫性向心性显著增生,管腔狭窄,新生内膜见较多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内膜可见少量单核细胞浸润;中膜变薄,内弹力纤维有断裂;外膜见大量单个核细胞,同种移植对照组的病理改变较实验组更加明显。同种移植对照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为1.4140±0.2232,实验组为0.4010±0.091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种移植对照组ICAM-1阳性细胞数为(26.114±1.493)个,实验组为(8.943±1.061)个,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种移植对照组的血清PEGF含量为(1023±27)pg/ml,实验组为(265±100)pg/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够延缓移植动脉慢性血管病变的发展,这种作用可能与局部ICAM-1表达下调、血清PDGF浓度下降有关。
徐自强杨亦荣陈文伟陈必成郑少玲夏鹏蔡勇
关键词:PPARΓ血管疾病移植物
阻断CD154-CD40共刺激通路诱导产生IL-10依赖的免疫调节性T细胞
目的:本试验旨在了解阻断CD154-CD40共刺激通路能否诱导产生IL-10依赖的免疫调节性T 细胞以及其在体外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从供者小鼠脾细胞内分离出的CD4+T细胞加入刺激细胞和抗CD154单抗进行诱导培养, ...
蔡勇杨亦荣夏鹏郑少玲刘勇吴存造沈龙捷孙贤斌徐自强
文献传递
冬虫夏草提取物抑制大鼠移植物血管病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提取物抑制大鼠移植动脉硬化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模型,分为4组进行实验:同系对照组供、受者均为Lewis大鼠,生理盐水灌胃60d;同种对照组,以Brown—Norway大鼠(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生理盐水灌胃60d;低剂量实验组,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以冬虫夏草提取物(1.5g·kg^-1·d^-1)灌胃60d;高剂量实验组,以BN大鼠为供者,Lewis大鼠为受者,以冬虫夏草提取物(3.0g·kg^-1·d^-1)灌胃60d。于移植后60d取移植动脉,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移植动脉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鼠血清中VEGF和PDGF-BB含量。结果同系对照组移植动脉形态正常;同种对照组移植动脉呈移植物血管病表现,血管内膜显著增厚;2个实验组移植动脉呈内膜炎症改变,内膜厚度与同种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对照组移植动脉中VEGF和PDGF-BB的表达高于同系对照组(P〈0.05);2个实验组移植动脉中VEGF和PDGF-BB的表达低于同种对照组(P〈0.05)。同系对照组受鼠血清中几乎无VEGF和PDGF-BB;同种对照组血清中VEGF和PDGF-BB浓度高于同系对照组(P〈0.05);和同种对照组相比较,2个实验组血清VEGF和PDGF-BB浓度较低(P〈0.05)。结论冬虫夏草提取物能明显抑制动脉内膜的增生,可缓解慢性排斥反应所致的移植动脉硬化,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下调VEGF和PDGF-BB表达有关。
夏鹏张岩徐自强陈文伟吴秀玲杨亦荣蔡勇郑少玲陈必成
关键词:冬虫夏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