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Merkel细胞癌3例 被引量:1 2002年 成建新关键词:皮肤MERKEL细胞癌 多发 免疫组化 肿瘤转移 肿瘤浸润 皮肤癌 鲁北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的遗传因素研究 信明军 成建新 徐宏 该课题选择滨州市人民医院自1998-2003年住院行甲状腺癌标本共66例,取同期手术切除的良性甲状腺病变102例作为对照。按Elivion pius kit说明书二步法进行癌基因ret、ras和抑癌基因p53的突变有着密...关键词:关键词:甲状腺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周围型肺癌组织学类型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对周围型肺癌病理定性及组织学类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周围型肺癌的多普勒超声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免疫组化图片显示,腺癌的微血管及较大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鳞癌,较大的血管比例约3.74:1.能量多普勒血流图(CDE)显示,73.7%(28/38)的腺癌血流信号丰富,血供分级达Ⅱ~Ⅲ级;而76.2%(16/21)的鳞癌血流信号稀少,甚至于探测不到.脉冲多普勒(PD)显示,腺癌的血流频谱为相对低阻型,阻力指数(RI)约0.51±0.04,而鳞癌的波峰高尖,RI约0.76±0.03,二者RI组间相比,t=2.197,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周围型肺腺癌和鳞癌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王玮 李岩军 成建新 黎英辉 孙建东关键词:超声检查 肺癌 色素失禁症随访10年1例 被引量:3 2004年 患儿女 ,初诊 3月龄 ,出生时即有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符合色素失禁症。但红斑、水疱及疣状损害至 1岁时仍未消退 ,5岁时仅为褐色斑 ,直至 8岁时褐色斑完全消失。 王爱民 成建新关键词:色素失禁症 随访 小儿 慢性胃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采取慢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培训并应用直观模拟评分法能否提高病理医师间慢性胃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8位病理医师对70份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切片进行两轮读片,第一轮结束后接受《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中关于慢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的培训,并在第二轮读片过程中运用直观模拟评分法。8位病理医师按工作年限和所在医院进行分组,采用Kappa分析两轮读片的慢性胃炎5项组织学改变诊断的一致性,并行对比分析。结果8位病理医师第二轮读片对慢性胃炎5项组织学改变的总体诊断Kappa值均较第一轮读片有所提高,且5项组织学改变诊断的一致性程度也均有所提高。第二轮读片,高年资组和低年资组5项组织学改变的诊断Kappa值值差在-0.0180-0.0341,但5项组织学改变诊断的一致性程度均相同;同一医院组和不同医院组5项组织学改变的诊断Kappa值值差在0.0122~0.0497,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一致性程度好于不同医院组,其他4项组织学改变诊断的一致性程度均与不同医院组相同。结论对病理医师进行《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中关于慢性胃炎病理诊断标准培训,并在读片时采用直观模拟评分法,可普遍提高病理医师间慢性胃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 李新军 付丽梅 刘敏 舒向芳 李柏成 郎志强 李丽霞 成建新 常翠红关键词:胃炎 萎缩性 病理学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与BRAF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状况,分析其与PTC的T1799A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60例PTC和20例癌对侧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hMLH1的甲基化检测。直接测序法检测上述标本中T1799ABRAF突变。结果60例PTC中,hMLH1甲基化的发生率为23%(14/60),T1799ABRAF突变率为65%(39/60)。在正常甲状腺组织中,没有检测到hMLH1的甲基化或突变。基因的甲基化或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没有显著关联。携带T1799ABRAF突变的PTC较携带野生型BRAF基因的PTC更容易发生DNA修复基因的甲基化〔13/39(33%)vs1/21(5%),P=0.022〕。结论PTC中DNA修复基因hMLH1的甲基化较T1799ABRAF突变少见;甲基化与T1799ABRAF突变有关联。 宝荣 邵华 成建新 王佾关键词:甲基化 HMLH1基因 BRAF突变 子宫浆膜面单房囊性低度恶性间皮瘤一例 被引量:1 2002年 成建新关键词:子宫肿瘤 间皮瘤 病例报告 先天性巨结肠钡灌肠X线表现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4 2003年 张晓 胡金安 周海 成建新 张中广关键词:先天性巨结肠 病理诊断 雌激素受体及孕激素受体在肝内及肝外胆管癌中的表达 2011年 目的对比研究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肝内、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例肝内胆管癌和34例肝外胆管癌组织中ER和P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内胆管癌中,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7/24)和46%(11/24),组织学分级高分化组的9例中3例ER阳性表达,中分化组的11例中3例阳性表达,低分化组的4例中1例阳性表达;不同分级中,PR阳性表达分别为2、7、2例,各组织学分级间ER和PR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R和PR在34例肝外胆管癌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ER和PR在肝内、外胆管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仅表达于肝内胆管癌,可能参与了肝内胆管癌的发生过程。 李新军 于雪梅 付丽梅 赵松林 成建新关键词:胆管肿瘤 孕激素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TSHR、NIS基因甲基化和蛋白表达及其与BRAF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和钠/碘协同转运体(NIS)蛋白表达与相应基因的甲基化及T1799A BRAF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直接测序法检测60例PTC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T1799A BRAF突变;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上述标本中的TSHR和NIS的基因甲基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60例PTC标本中,BRAF突变率为65%(n=39),TSHR和NIS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43%(n=26)和27%(n=16),突变和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未见显著关联。TSHR蛋白表达阳性评分在TSHR甲基化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1.3±0.5和1.7±0.7(P=0.009),NIS蛋白表达阳性评分在NIS甲基化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分别为1.1±0.5和1.5±0.6(P=0.019)。BRAF突变的PTC病例中,TSHR和NIS蛋白表达阳性评分显著低于野生组(TSHR,1.4±0.5 vs 1.8±0.8,P=0.031;NIS,1.3±0.6 vs 1.7±0.6,P=0.009),TSHR和NIS基因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野生组(TSHR,54%vs 36%,P=0.049;NIS,24%vs 10%,P=0.034)。结论PTC中相应基因的甲基化和BRAF突变可能是TSHR和NIS蛋白表达减弱并分布异常的原因。 史晓光 成建新 关海霞 滕卫平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BRAF突变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