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建坤

作品数:22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8篇污水
  • 6篇水处理
  • 5篇污水处理
  • 3篇生活污水
  • 3篇水处理装置
  • 3篇污水处理装置
  • 2篇电化学
  • 2篇电化学氧化
  • 2篇电流效率
  • 2篇预处理
  • 2篇指标体系
  • 2篇三氯
  • 2篇三氯甲烷
  • 2篇渗滤
  • 2篇渗滤液
  • 2篇生物处理
  • 2篇生物处理技术
  • 2篇水管
  • 2篇水污染
  • 2篇水污染防治

机构

  • 22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日本筑波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戴建坤
  • 14篇宋乾武
  • 13篇王文君
  • 11篇许春莲
  • 8篇张伟
  • 6篇白璐
  • 5篇武少伟
  • 5篇代晋国
  • 4篇张玥
  • 4篇王之晖
  • 4篇赵秀芹
  • 3篇吴琪
  • 3篇田艳丽
  • 2篇稻森悠平
  • 2篇王宏亮
  • 2篇黄海明
  • 2篇程永前
  • 2篇蒋进元
  • 2篇董丽伟
  • 1篇李志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工程技术...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中国环保产业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化工自动化及...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环保部农村(...
  • 1篇环境管理与技...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8
  • 3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活污水脱氮除磷DBP工艺中试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韩国H2L公司合作开发的脱氮除磷工艺——DBP(Double Biofilm Process)工艺,即双生物膜法,是将A2/O工艺、接触氧化法和曝气生物滤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改变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引进纤毛填料,使这3种工艺优点互补,缺点互避,形成的一种生物脱氮除磷工艺.通过中试试验研究该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表明,该工艺对CODCr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1.5%和94.5%,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8.4%和82.4%,出水能达到中水回用要求,且运行效果稳定.
赵宏彬宋乾武代晋国王之晖戴建坤王文君
关键词:脱氮除磷中试
H_2O_2预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黑臭水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针对H_2O_2预氧化-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处理黑臭水效果进行研究。H_2O_2作为预氧化剂,自制无机高分子聚硅酸铁镁作为混凝剂,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聚硅酸铁镁最佳制备条件;使用扫描电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表征分析;并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两种混凝剂絮凝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聚硅酸铁镁絮凝性能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在整个投加剂量范围内,H_2O_2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去除COD_(Cr)和UV_(254)效果均优于单一混凝沉淀工艺,COD_(Cr)最高去除率从69. 61%提升到78. 97%; UV_(254)最高去除率从39. 80%提升到45. 25%,其中COD_(Cr)去除率最高相差12. 03%,UV_(254)最高相差9. 07%,混凝剂在较高投加量下,预氧化能强化后续处理工艺,降低水样余浊。
刘亚南杨延梅蒋进元王宏亮戴建坤张伟袁震李娇
关键词:预氧化混凝沉淀
日本净化槽技术管理体系经验及启示
本文论述了净化槽技术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了与净化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及认证体系,以及性能评价制度和补贴制度,并讨论了净化槽在维护管理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许春莲宋乾武王文君戴建坤稻森悠平
关键词:净化槽技术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性能评价
文献传递
生物助剂在制浆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对某制浆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投加由多种酵素混合而成的生物助剂前后的运行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工艺运行参数不变的条件下,使用生物助剂能够提高生物处理系统的生物活性,增加活性生物量,使生物处理系统对CODCr、SS、色度去除率分别提高16%、17%、27%,降低了化学处理单元药剂使用量,增强了生物处理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降低了水处理成本,对生物助剂在制浆废水处理中应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宋乾武王之晖刘捷戴建坤
关键词:制浆废水生物强化
日本净化槽技术管理体系经验及启示被引量:42
2008年
对于净化槽,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并支撑和规范着净化槽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介绍了净化槽技术在日本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并从政策法规、技术标准、认证体系、性能评价制度、技术服务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净化槽技术管理体系在日本的成功运行经验。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净化槽技术能够在日本推广并健康运行的根本保障。中国在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提高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
许春莲宋乾武王文君戴建坤稻森悠平
关键词:净化槽
组合MBR工艺中试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被引量:17
2010年
以低碳氮比〔ρ(BOD5)/ρ(TN)〕、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对强化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组合工艺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处理效果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A/O工艺中引入纤毛填料,强化了组合工艺去除有机物及氨氮的效果,缓解了膜组件污染;根据进水负荷和温度变化,优化了工艺运行参数ρ(MLSS)和混合液回流比,系统稳定运行期间的HRT为6.7~11.9 h,膜通量为11~20 L/(m2.h);处理系统对BOD5,CODCr,氨氮及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97.4%,87.2%,97.5%和100%,处理水ρ(BOD5)≤6 mg/L,ρ(CODCr)≤40 mg/L,ρ(氨氮)≤5 mg/L;由于碳源缺乏,组合工艺对TN和TP去除率较低,分别为28.5%和26.8%,但处理水中的TN和TP以硝态氮和溶解性磷酸盐为主,是植物吸收氮源和磷源的主要形式,因此对符合再生水水源要求的处理水可作为城市绿化及农田灌溉用水回用,不仅可补充植物与作物生长必需的氮磷营养元素,而且为城市生活污水资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王之晖宋乾武王文君戴建坤代晋国李志吴琪张玥
关键词:MBRA/O工艺生活污水低碳氮比污水资源化
分形维数在城市排水管网规划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城镇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对其的定量研究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分形理论为基础,采用集聚维数研究了东莞市各镇区体系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镇区之间的集聚程度不大,其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几个镇区排水管网的长度-半径维数的测算,揭示出镇区排水管网也具有分形特征.综合分析镇区排水管网的规模指标数值可发现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调整措施:①对于排水管网分形维数较好,规模指标欠佳的镇区,应加快排水管网的规模建设;②对于排水管网规模指标较好,而分形维数较差的镇区,应优化排水管网的平面布置规划;③对于排水管网分形维数及规模指标均欠佳的镇区,需要从排水管网的平面布置规划和建设规模两方面进行优化和调整.
程永前张玥宋乾武戴建坤赵秀芹
关键词:分形分形维数排水管网规划
厌氧渗滤器处理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开发一种适合于处理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的预处理装置,设计了1种厌氧渗滤器,通过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原水水质、HRT对厌氧渗滤器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厌氧渗滤器能够为后续工艺大幅削减有机负荷,在低温条件下(12℃),也能够提供COD低于200 mg/L、SS的质量浓度低于50 mg/L的出水。而且运行管理简单、启动容易、故障率低、出水稳定。适合于处理COD高于400 mg/L的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
白璐宋乾武戴建坤王之晖王文君
关键词:预处理
BCM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BCM(Biology cilium magnetic)技术是一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技术,该技术通过在好氧单元增加高弹性纤毛填料大幅提高了好氧单元的容积负荷,从而提高去除溶解性污染物的能力。通过磁分离混凝系统,达到深度去除总磷和悬浮物的效果,从而保证所有污染物指标均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该技术非常适用于A2/O、氧化沟、SBR等工艺的一级B提升一级A的升级改造,其好氧池内的高弹性纤毛填料无需新增占地面积,无需增加曝气量,磁分离混凝系统占地面积很小。BCM技术非常适应于目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吴琪江乐勇宋乾武代晋国武少伟戴建坤
关键词:城市污水深度处理
AOSD智能化曝气技术在小型污水处理装置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4年
采用A/O工艺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研究了AOSD智能化曝气控制技术在不同温度、不同流量负荷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OSD智能化曝气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温度和进水负荷的变化计算需氧量,自动控制间歇曝气时间,在保证有机物、氨氮的去除效果的同时,提高TN去除率15%~20%,13平均能够节省鼓风机电能消耗35%左右。
许春莲张伟戴建坤王文君田艳丽胡学东陶村贵
关键词:节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