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晓萍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肺癌发热的病因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分析肺癌发热的原因 ,以便有效治疗。 方法 回顾非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 32 9例 ,按腋表测量体温超过 37.5℃且持续 3d以上者为发热 ,将发热原因及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32 9例患者有发热的 5 4例 ,发热率 16 .4 1% ,以继发肺部感染者居多 ,占 5 5 .5 6 % (30 / 5 4 )。 2 6例痰培养 2 3例有致病菌生长 ,其中 ,G-菌占 6 0 .87% ,G+ 菌占 2 6 .0 9% ,真菌检出率 13.0 4 %。药敏结果G-菌对三代头孢菌素与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敏感 ,G+ 菌对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敏感。 结论 肺癌发热以肺部感染为多 ,G-菌为主要致病菌 ,真菌感染不容忽视 ,故应尽早送标本获取病原学诊断。癌性发热用抗生素意义不大。
- 戴晓萍
- 关键词:肺肿瘤癌症肺炎抗生素
- 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观察
- 1997年
- 乳腺癌术后放疗临床观察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侯如蓉弓力新戴晓萍我们对1985年~1990年收治的52例单侧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病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除2例男性外,其余全部为女性。年龄32岁~76岁,均经病理诊断,...
- 侯如蓉弓力新戴晓萍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科手术放射疗法
- 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血清心肌钙蛋白T测定与心脏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 2005年
- 戴晓萍郭建萍
- 关键词:乳腺癌血清检查心肌钙蛋白T心脏损伤
- 药物盐水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被引量:4
- 1996年
- 1989年8月至1993年9月收治74例宫颈鳞癌进行放疗,为研究药物盐水预防、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可行性,将74例配对分为药物盐水灌肠组(A组)38例,对照组(B组)36例。两组放疗情况相同,以^(60)Co外照射及^(60)Co腔内后装,全盆腔外照射DT35Gy/4W,宫旁4野DT20~25Gy/3W,腔内A点剂量DT30~35Gy/6~7次,放疗中A组用药物盐水保留灌肠,每日早晚各一次,放疗结束后3个月内每晚一次,药物盐水成分:生理盐水30毫升,庆大霉素4万单位,地塞米松5毫克,维生素C 0.5克,锡类散2毫升;B组单放疗不作上述灌肠治疗,观察早晚期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率。放疗DT40Gy时,A组为0,B组25%,放疗结束时A组21%,B组50%,P<0.01,放疗结束后一年A组为3%,B组17a%,P<0.05,且A组出现症状轻药物盐水灌肠可使早期直肠反应推迟,可降低早晚期直肠反应的发生率,能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李尚文庞秀枝杨立新戴晓萍曹桂凰荣向江李凤英王淑琴
- 关键词:灌肠放射性直肠炎
- 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血清心肌钙蛋白T测定与心脏损伤的研究被引量:33
- 2005年
- [目的]通过血清心肌钙蛋白T(cTnT)测定,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健康人(4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30例)、除胸部以外其它部位放疗病人(24例)的血清cTnT,cTnT>0.2μg/L为诊断心肌损伤的界限值,观察乳腺癌术后胸壁放疗与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健康人及所有放疗病人放疗前cTnT均在正常范围,放疗后cTnT阳性者22例,均为乳腺癌术后放疗者,与其它部位放疗病人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右两侧乳腺癌术后放疗病人cTnT变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脏受照射体积相似前提下,随放疗剂量增加cTnT阳性人数增多。[结论]左右两侧乳腺癌术后放疗后均能引起cTnT增高,造成心脏损伤,心脏损伤与放疗剂量呈正相关,>40Gy损伤明显。
- 戴晓萍郭建萍
- 关键词:放射疗法心肌钙调蛋白
- 2003-2007年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动态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山西省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发展动态,以便科学地指导学生保健工作。方法按有关标准对2003-2007年10个市(地)监测点在校的4038939名中小学生进行身高、体质量测量,并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营养不良检出率6.67%~7.29%,平均检出率为6.87%。肥胖检出率4.58%~5.69%,平均检出率为4.98%。营养不良率、肥胖率均为城市高于县城、中学生高于小学生(P均<0.01)。结论山西省预防控制学生营养不良、肥胖的重点人群应是城市学生和中学生。
- 郭建萍戴晓萍
- 关键词:营养状况营养不良肥胖
- 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再程放疗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分析食管癌放疗后复发行再程放疗的近期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1 997年 1月~2 0 0 3年 1 2月间收治的食管癌放疗后局部复发行再程放疗的病人 42例 ,均为首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到基本痊愈或明显缓解者 ,一段时间后又出现吞咽情况恶化等临床症状 ,经病理检查或X线检查确诊为复发 ,治疗方法采用60 Co体外等中心照射或前后对穿照射 ,每次 2Gy ,每周 5次 ,照射剂量不等 ,2 7.5Gy~ 70 .1 2Gy。结果 :进行X线检查客观评价 ,有效 5 9.5 2 % ,无变化 1 9.0 5 % ,恶化 2 1 .43%。相关因素分析 :近期疗效与年龄、病变部位、病变长度、梗阻程度、两次放疗间隔时间无显著关系 (P >0 .0 5 ) ,与放疗剂量关系显著 ,<5 0Gy组疗效最差 ,与≥ 5 0Gy的其余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5 0Gy~ 60Gy组与 >60Gy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再程放疗近期失败原因 :肿瘤无变化或病变进展 ,考虑与放疗剂量不足或肿瘤对放疗不敏感有关。进展者以溃疡发生率较高 ,且多发生于高龄病人。结论 :再程放疗是食管癌放疗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较适宜的照射剂量为 ( 5 0Gy~ 60Gy) / 5W~ 6W 。
- 戴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