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艳兵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室内外
  • 2篇污染
  • 2篇PM
  • 1篇地下车库
  • 1篇射流
  • 1篇住宅
  • 1篇住宅建筑
  • 1篇温湿度
  • 1篇居住
  • 1篇居住环境
  • 1篇颗粒物
  • 1篇颗粒物浓度
  • 1篇空气污染
  • 1篇灰霾
  • 1篇建筑
  • 1篇暴露量
  • 1篇PM2
  • 1篇PM2.5
  • 1篇CO污染
  • 1篇车库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房艳兵
  • 3篇宋天珩
  • 3篇高军
  • 2篇曹昌盛
  • 1篇徐斌
  • 1篇张旭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 1篇绿色建筑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体室内外PM_(2.5)吸入暴露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介绍了室内外空气颗粒物吸入暴露的评价方法,选择PM2.5作为检测评价的对象,初步评价了上海市某区不同年龄段人员的PM2.5暴露水平。结果表明:(1)成人和老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均较高,并且成人的全年日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变化曲线和儿童相似。(2)老人室内PM2.5吸入暴露量要明显高于室外,其主要原因是老人在室内时间较长。儿童和成人的室外PM2.5吸入暴露量高于室内。(3)不同人员的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的排序为成人>老人>儿童,其年平均PM2.5吸入暴露量分别为1.141、1.046、0.935mg。
季海荣房艳兵宋天珩曹昌盛
关键词:PM2.5
上海地区冬季住宅室内外颗粒物浓度的相关性被引量:30
2014年
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10、PM2.5、PM1的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3种天气时颗粒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性,分析了颗粒物浓度与环境温湿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中细颗粒(PM 2.5)占可吸入颗粒(PM 10)浓度比例分别达65%和87%以上;无明显室内源时,I/O比值小于1且随粒径减小而减小;室内外颗粒浓度相关性与粒径大小有关系,PM1、PM2.5的浓度相关性大于PM10。研究还表明,颗粒物浓度的关联性与天气状况有关系,多云、雨天和阴天时浓度关联性有显著差别;颗粒物的浓度受到室内外温湿度的影响,且受天气状况影响而呈现复杂性。
高军房艳兵江畅兴徐斌宋天珩曹昌盛
关键词:住宅建筑空气污染颗粒物温湿度
湿热季地下车库诱导射流改善表面结露和CO污染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上海某高层办公楼纵深型地下车库空间湿热季内表面严重结露问题,在原通风系统分布式均匀排风主导的情况下,测试分析了表面结露状况.改进设计了一套诱导射流系统,兼顾墙面贴附射流和地面冲击射流效应,提高近壁气流速度和湍流换热水平,使得表面对流换热和表面温度明显升高,在湿热季车库通风时段显著改善表面结露问题.同时,该系统解决了原有系统在纵深区域CO气态污染排除不畅、呼吸区积聚浓度偏高的问题.
高军宋天珩房艳兵陈明
关键词:地下车库
灰霾天气条件下上海地区冬季居住环境PM_(2.5)浓度及呼吸暴露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在灰霾天气条件下,对上海市某住宅建筑室内外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最小通风量(外门窗关闭)条件下,室内外PM2.5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无明显室内污染源时,室内外PM2.5浓度平均I/O比值为0.67±0.17。这表明,在近期上海冬季灰霾天气下,即使门窗关闭保持最小换气次数,室内人员暴露的室外PM2.5浓度可能仍然相当高;进而计算了典型活动模式下人员PM2.5吸入暴露量。结果表明,成人的全天总吸入暴露量要高于老人和儿童,人员室内总吸入暴露量占全日吸入暴露量比重较大,最大可达80%。
高军房艳兵张旭
关键词:居住环境室内外PM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