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觉曙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农业
  • 3篇生态
  • 3篇农业产业
  • 2篇整治
  • 2篇土资源
  • 2篇农村
  • 2篇农业产业化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力
  • 2篇劳动力转移
  • 2篇国土资源
  • 2篇产业结构
  • 2篇城市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学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划
  • 1篇循环经济
  • 1篇亚热带
  • 1篇亚热带山地

机构

  • 12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方觉曙
  • 8篇赵春雨
  • 4篇朱永恒
  • 1篇苏勤

传媒

  • 3篇经济地理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城市问题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山地研究
  • 1篇畜牧市场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 1篇198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联研究——以芜湖市为例被引量:26
2006年
以芜湖市作为案例地,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入手,探求两者的互动发展,努力寻求促使有效就业的产业发展方向,为解决迅速工业化地区社会发展问题作出有益探索。
赵春雨方觉曙朱永恒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
皖南山区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
1992年
本文论述了皖南山区的区位特点对国土开发的影响,国土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区国土整治的对策,内容包括社会开发,能源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横向经济联合与接触“效应”等方面的问题。
方觉曙
关键词:整治
地理学界产业结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07年
产业结构一直是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统计1981年以来发表在《地理学报》等14种主要地理刊物上关于产业结构的学术论文,分析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产业布局研究为主的阶段、研究领域扩展阶段、产业部门结构研究为主的阶段和目前的多样化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产业结构的主要研究领域,即产业结构(产业部门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演化、优化研究,产业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产业组织、产业关联、产业政策的研究等;继而分析了产业结构研究的区域尺度和产业类型特征。最后指出,理论提炼不足、方法简单与资料来源单一、研究内容的层次和广度不够是目前产业结构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赵春雨方觉曙朱永恒
关键词:地理学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以芜湖市为例被引量:4
2003年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芜湖市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分析农业产业化的不同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探求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地域模式,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新的思路。
赵春雨方觉曙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
试论山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以安徽省山区为例
1991年
“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把切割的高原和起伏的丘陵包括在内,广义的山区要占全国总面积的65%。以海拔高度计算,超过1000m的土地也占全国总面积的84%。因此,山区开发与整治理应成为我国国土开发与整治的头等大事。本文以安徽境内山区为例,就山区国土综合开发中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同步开发 山区是一个独特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山区自然资源较丰富。
方觉曙
关键词:国土资源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体系与方法被引量:6
2013年
根据行为地理学观点,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决策过程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是指农村劳动力面临多样化的就业地和就业环境,对其进行的环境外观感觉以及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过程。依据地理认知理论,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体系:基于目标与过程的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基于个体变量与群体文化因子的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层次(环境特征感知、环境对象认知、环境格局认知)研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的基本方法:民族志方法、定量关系模型、时空路径等。可以预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研究将促进混合研究路径的发展。
赵春雨苏勤方觉曙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认知就业决策
城郊农业与郊区农业产业化问题——以芜湖市为例被引量:10
2002年
城郊农业是一个特殊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本文论述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所引起的城市郊区地域结构的变化 ,并以芜湖市为例 ,对城郊农业产业化及其发展方向———持续农业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方觉曙赵春雨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城郊农业城市化生态安全
芜湖市生态农业系统设计被引量:2
2006年
通过对生态农业内涵与模式的认识,指出中国生态农业的研究侧重于对生态脆弱区与具体模式的提炼,而对经济发达区、城郊区缺乏研究,对社会经济条件关注较少。针对芜湖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等地域基础的分析,分别从产品、产业、地域三个方面进行了生态农业系统设计,从而力图把握生态农业的系统本质,将生态建设、经济建设以及各种支撑体系建设进行综合考虑,充分发挥生态农业思想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赵春雨朱永恒方觉曙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产业链
皖南山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与整治初探被引量:1
1986年
本区系指安徽省境内长江(干流)以南广大的山地丘陵。包括黄山市、屯溪市和皖南地区15个山区县。该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资源较丰富,开发历史悠久。一向是安徽省内最重要的林业基地和全国著名的茶区;风景资源奇特而丰富,发展旅游业潜力颇大。但多年来,由于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片面强调“以粮为纲”,致使山区经济结构比例失调。
方觉曙
关键词: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宜林地亚热带山地油桐
芜湖市工业结构演化与工业化进程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地区产业结构是研究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工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偏离-份额、区位商等方法对芜湖市工业结构演化及工业化进程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芜湖市工业结构体系现状图,进而寻求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赵春雨方觉曙朱永恒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