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黎
-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反思被引量:5
- 2017年
- 手机媒体提供给大学生即时多样的互动交流方式,同时也促使大学生网络依存度的加深,日渐促成这个群体独特的网络亚文化。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在表达方式上表现为"圈子文化"、网络游戏、网络恶搞、网络艺术作品、"围观文化",认识并反思这种亚文化,需要我们从社会背景、文化发展动力、大学生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来剖析其生成原因,并分析这种亚文化的影响。而在对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回应层面具体为心态方面,包容大学生的文化选择,寻求共鸣与教化的统一;在主体方面,关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向互动,寻求诉求与境况的统一;在教育途径方面,凸显主流文化的"线上"比较优势,寻求内容与效果的统一。
- 方黎查伟
- 关键词:手机媒体亚文化
- 文化自信培育介体的有效性研究——一种“结构思维”的分析方法被引量:1
- 2020年
- 从结构思维的理论视角出发,文化自信培育介体内部构成要素包括文化自信培育内容Ⅰ、文化自信培育内容Ⅱ、培育方法,文化自信培育内容Ⅰ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是导向性、科学性与先进性;文化自信培育内容Ⅱ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是完整性与契合性;培育方法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是适应性与多样性。文化自信培育介体构成要素有效性的评判标准既考察了其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又兼顾到要素间的联系,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培育介体的有效性可以结合其内部有效性要素的侧重点,有针对性的求真、求善、求美,其中求真是前提,求善是关键,求美是催化剂,三方面统一于增强文化自信培育介体有效性的实践中。
- 方黎
- 关键词:文化自信有效性结构思维
-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审视与路径优化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但辅导员队伍建设较快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审视现状,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坚持不移的走职业化建设、专业化培养、专家化使用的道路,这既是现代社会职业发展之需,也是新时期加强与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需,更是实现辅导员队伍可持续性发展之需,另一方面应直面现存问题,在解决方案上,争取观念性和制度性的突破,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路径优化。
- 方黎管志权
- 关键词:现状审视辅导员
-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培养被引量:2
- 2011年
- 一般而言,辅导员对学生的影响力分为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属于辅导员自身的影响力,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通过内在渗透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诚服尊敬的心理基础上自觉地接受教育者的影响以改变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做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需要注重培养非权力性影响力,以提升工作效率,实现育人目标。
- 方黎管志权
- 关键词: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 文化自信视阈下青年文化选择多样性的分析与引导被引量:1
- 2021年
- 抓住了青年就抓住了未来。把握了青年的文化选择,就能够在青年群体中将文化自信战略落细、落小、落实。青年的文化选择是多样的。多样的文化选择呈现出兴趣取向的泛娱乐、审美取向的“搁浅”、文化内容的混杂等主要特征。有针对性地解决青年文化选择中的偏颇性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是在青年群体中培育文化自信的必要举措。
- 方黎
- 关键词:文化自信青年文化选择多样性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化人的研究现状、问题与展望
- 2021年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以文化人的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视角既涉及到学理分析又关照到实践应用,呈现出显著的应世性、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较强的实践应用性等特征。学者们的研究论域集中在以文化人的提出背景、概念与特征、价值与功能、内容体系、实践路径以及习近平以文化人重要论述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以文化人的基础理论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以文化人的路径选择需要一种结构性思维与整体性思维并进的视角;以文化人的问题场域需要一种空间转向。对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反思有助于析出成绩、理清问题,推进此课题研究与实践的持续发展。
- 方黎
- 关键词:以文化人
- 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析与应对措施
- 2014年
- 文章在研析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转变和实践加强的角度,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应对网络对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挑战,以期增强工作实效性。
- 方黎査伟
-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习
- 农科高校学生危机管理预控点的生成与防治
- 2013年
-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预控点体现为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危及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形成等方面的的,需要进行预防、控制的因素和事件。纵向分析高校学生危机管理预控点历史变迁的基础上,横向比较农科高校学生危机管理预控点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所具备的共性和特性,进而从危机事前、危机事发、危机事中、危机事后寻求多维度的防治策略。
- 方黎查伟
- 关键词:农科高校危机管理
- 以文化人逻辑理路的学理分析——基于“文”“化”“人”的三维考量被引量:1
- 2021年
- 在以文化人的内在生成逻辑中,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文”“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基础是“文”,要用先进的文化“化”人;以文化人的逻辑机制是“化”,“化”是隐性的、从属性的、动态的;以文化人的逻辑指向是“人”,“人”是现实的、全面的、发展的、自由的人,当下表征为时代新人。对“文”“化”“人”所处地位的主要依据与前提设定的科学认知,有助于在学理上充分理解以文化人,在实践中有效推进以文化人。
- 方黎
- 关键词:以文化人逻辑基础逻辑机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中的编码与解码
- 2021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不能止于论述其优秀价值,还应当致力于让这种优秀价值在人民大众中产生积极效果。从文化传播学角度而言,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对于该问题,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可以提供借鉴。借鉴这一经典理论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发现,恰当的编码、积极的解码以及理想解码立场的获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效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时常出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中编码与解码的意义错位,影响理想解码立场的获取。为此,可以通过广泛培养群众代言人、优化编码的“解释之链”、提高文本编码的理论彻底性与媒介适应性、培养受众形成恰当的文本理解方法、引导受众形成相称的价值立场等方面进行编码与解码的双向守正。
- 方黎姚宏志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