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易祎

作品数:5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土壤
  • 4篇黑土
  • 4篇黑土区
  • 3篇土壤侵蚀
  • 2篇东北黑土
  • 2篇东北黑土区
  • 2篇微生物
  • 2篇降雨
  • 2篇耕地
  • 1篇典型黑土
  • 1篇典型黑土区
  • 1篇典型流域
  • 1篇生物量碳
  • 1篇土壤侵蚀速率
  • 1篇土壤团聚体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团聚体
  • 1篇农耕
  • 1篇农耕地
  • 1篇片蚀

机构

  • 5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易祎
  • 4篇郑粉莉
  • 2篇沈海鸥
  • 2篇温磊磊
  • 2篇王彬
  • 1篇冯志珍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的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选取土壤侵蚀较严重的黑龙江省宾县宾州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采集流域上、中和下游6个典型坡面的坡上、坡中和坡下部土壤样品,分析了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在流域和坡面尺度上的分布规律,并比较了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空间分布与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流域尺度上,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和细菌数量均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土壤真菌数量表现为:上游>下游>中游;土壤放线菌数量表现为中游最大,而上游和下游数量相当。在坡面尺度上,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和细菌数量均呈现:坡中部<坡上部<坡下部,土壤真菌数量呈现:坡下部<坡中部<坡上部,土壤放线菌数量呈现:坡中部<坡下部<坡上部。研究表明,流域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和土壤细菌数量的空间分布皆与侵蚀—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相对应,反映出侵蚀—沉积速率是影响该流域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的主要因素。
易祎郑粉莉王彬冯志珍姜义亮
关键词:典型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
薄层黑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被引量:15
2017年
研究土壤侵蚀—沉积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可以为科学评估土壤侵蚀的环境效应提供依据。以典型薄层黑土区——黑龙江省宾州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土壤137Cs含量估算侵蚀速率,通过分析流域不同位置和不同坡面部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以及土壤侵蚀强度的差异,揭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对土壤侵蚀—沉积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流域不同位置和不同坡面部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并呈现出与土壤侵蚀—沉积空间分布相反的变化趋势。土壤侵蚀速率在流域的分布为上游>中游>下游,在坡面的分布为坡中部>坡上部>坡下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MBN)在流域表现为下游>中游>上游,在坡面表现为坡下部>坡上部>坡中部。回归分析表明,MBC、MBN、有机质(Organic matter,OM)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随土壤侵蚀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土壤侵蚀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土壤侵蚀—沉积过程引起土壤养分的迁移和再分布是导致侵蚀区和沉积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冯志珍郑粉莉郑粉莉
关键词:土壤侵蚀速率微生物生物量碳
东北黑土区典型流域农耕地土壤微生物指标的空间变化特征研究
东北黑土区严重的土壤侵蚀造成黑土层变薄,土壤生态系统功能降低,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黑土区关于土壤微生物指标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的报道较少,而土壤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能较早的指示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变化,能够表...
易祎
关键词:黑土区典型流域
文献传递
降雨和汇流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26
2017年
东北黑土区上坡汇流对坡面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因此辨析降雨和汇流对黑土区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农田土壤侵蚀防治有重要意义。通过设计不同降雨强度和汇流速率以及二者组合的模拟降雨及上方汇流试验,分析了降雨和汇流对黑土坡面侵蚀的影响及其贡献。试验处理包括两个降雨强度(50 mm/h和100 mm/h)、两个汇流速率(50 mm/h和100 mm/h,即:10 L/min和20 L/min)、以及4种不同降雨强度和汇流速率的组合((50+50)mm/h、(50+100)mm/h、(100+50)mm/h和(100+100)mm/h)。结果表明,在50 mm/h和100 mm/h上方汇流引起的坡面侵蚀量仅分别是50 mm/h和100 mm/h降雨引起坡面侵蚀量的1.9%和0.6%;当降雨强度和坡上方汇流速率分别由50 mm/h增加至100 mm/h时,降雨试验处理下的坡面侵蚀量增加6.1倍,汇流试验处理下的坡面侵蚀量增加3.2倍,说明降雨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显著大于汇流的作用。在降雨和汇流组合试验中,总供水强度(降雨强度+汇流速率)为150 mm/h时,降雨强度为100 mm/h和汇流速率为50 mm/h组合试验的坡面侵蚀量是降雨强度为50 mm/h和汇流速率为100 mm/h组合试验坡面侵蚀量的7.9倍。在相同汇流条件下,降雨强度由50 mm/h增加到100 mm/h时,降雨强度的增加对坡面侵蚀量的贡献率为89.6%-99.5%;而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坡面汇流速率由50 mm/h增加100 mm/h时,汇流速率的增加对坡面侵蚀量的贡献率为17.2%-78.7%,说明在东北黑土区防治坡面汇流对坡面土壤侵蚀影响也尤为重要。
姜义亮郑粉莉郑粉莉温磊磊沈海鸥
关键词:降雨汇流贡献率土壤侵蚀
东北黑土区片蚀和沟蚀对土壤团聚体流失的影响被引量:12
2013年
土壤侵蚀方式的差异必然会导致土壤团聚体破碎程度及流失过程的不同。基于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对比研究了黑土坡耕地片蚀和沟蚀对土壤团聚体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和100 mm/h降雨强度下,沟蚀试验处理的侵蚀量分别是片蚀试验处理的1.42倍和3.51倍左右。在片蚀试验处理下,当降雨强度由50 mm/h增加至100 mm/h时,侵蚀泥沙中微团聚体(<0.25 mm)含量由45.7%增加至74.2%;而在沟蚀试验处理下,侵蚀泥沙中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其占团聚体流失量为65.5%。片蚀试验处理下,50 mm/h降雨强度时,侵蚀泥沙中>5和2—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均小于沟蚀处理,而其它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均大于沟蚀处理;在100 mm/h降雨强度下,侵蚀泥沙中团聚体各粒级的含量均小于沟蚀处理。与试验土壤相比,表征团聚体流失的两个特征指标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明显减少;在两种降雨强度下,片蚀试验处理的MWD和GMD均明显小于沟蚀处理。研究还发现MWD和GMD两种团聚体指标均能反映黑土农耕地坡面片蚀和沟蚀方式下的团聚体流失特征,且MWD能够更好的反映出雨强变化时两种侵蚀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的流失特征。
姜义亮郑粉莉王彬温磊磊沈海鸥易祎
关键词:片蚀沟蚀黑土区模拟降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