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电针
  • 2篇电针配合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突出症
  • 2篇中药
  • 2篇主肺动脉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颈椎
  • 2篇颈椎病
  • 2篇关节
  • 2篇肺动脉

机构

  • 6篇北京军区北戴...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易红兵
  • 3篇张利泰
  • 2篇谢博多
  • 2篇吴学霞
  • 2篇王泽林
  • 2篇刘薇薇
  • 1篇罗朝利
  • 1篇葛磊
  • 1篇张志强
  • 1篇张红文
  • 1篇申维霞
  • 1篇吴国海
  • 1篇胡雪飞
  • 1篇孟凡辉

传媒

  • 3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50例,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对照组夹脊电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68.2%,对照组治愈率38.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第1疗程治愈例数构成比经统计学分析P<0.01,说明治疗组能明显减少治疗次数,缩短疗程。结论:采用电项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易红兵孟凡辉刘薇薇张利泰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药渗透电项针TDP
电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及膝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我们自2003年以来采用电针配合TDP中药渗透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易红兵刘薇薇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TDP电针膝关节疼痛膝关节畸形
针刺配合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雾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雾化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lt;0.05),疗程短于对照组(P&lt;0.0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能有效强化雾化治疗的疗效,针刺配合雾化治疗可在短期内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促进后期康复。
吴学霞易红兵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雾化治疗疗效
分期辨证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观察分期中医辨证外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海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0例,根据评分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根据不同分期分别辨证使用电针灸、中药雾化、正骨及腰背肌功能锻炼。结果:冶疗前后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分别为38.41±13.698及3.58±16.15,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另外210例患者痊愈93例(占44.29%)、显效85例(占40.48%)、好转23例(占10.95%)、无效9例(占4.29%),总有效率为95.71%,半年复发率仅2.49%。结论:分期中医辨证外治方案疗效明显,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张利泰王泽林易红兵谢博多
针灸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五官超短波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
吴学霞申维霞易红兵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针灸五官超短波疗效
电针配合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冯氏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19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电针配合手法治疗组125例,中频配合手法对照组65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中不同病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愈率相比χ2=10.90,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中病程在半年以内者治愈率与其他病程长者的治愈率相比χ2=6.06,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电针配合手法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
易红兵
关键词:颈椎病颈型手法电针
便携式中药热雾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中药热雾治疗仪,包括一个无底部的外壳,及其内安装有加热舱,该加热舱内装有化学热源发热包,还包括有一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穿过外壳顶部与其内的加热舱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化学热源,通过旋转调节螺杆...
谢博多张利泰张志强葛磊张红文王泽林易红兵胡雪飞
文献传递
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肺动脉直径变化评价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rd tomograghy,MS-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肺动脉直径变化评价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的30例尘肺Ⅰ期,30例尘肺Ⅱ期和30例Ⅲ期尘肺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进行CT扫描,测量肺动脉(MPA)直径、右肺动脉(RAP)直径、左肺动脉(LAP)直径、主动脉/升主动脉比值(RPAA)及主动脉/降主动脉比值(RPDA)。结果:尘肺病患者的MAP、LAP、RAP直径,RPAA、RPDA比值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三期尘肺组MAP、LAP、RAP直径,RPAA、RPDA比值>二期尘肺组MAP、LAP、RAP直径,RPAA、RPDA比值>一期尘肺组MPA值(P<0.01或P<0.05)。FEV1%与MAP、LAP、RAP直径,RPAA、RPDA比值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结论:尘肺组肺动脉MAP、LAP、RAP直径,RPAA、RPDA比值与尘肺分期有显著关系,采用多层螺旋CT测量肺动脉直径对尘肺病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对尘肺分期诊断和鉴定的一种辅助手段。
洪亮伊旭易红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尘肺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
2012年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常因外感风寒、潮湿、肌肉在外力作用下损伤,致使肩关节囊、肩袖、韧带、滑囊、肌肉、肌腱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从而表现为肩部刀割样、针刺样、酸痛、钝痛,甚至肩关节运动完全受限。笔者2009-01~2010—12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吴国海易红兵罗朝利
关键词:综合疗法慢性无菌性炎症中老年患者外感风寒肩关节囊关节运动
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尘肺患者不同分期中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尘肺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X线胸片及多层螺旋CT检测,对比分析不同分期尘肺患者及健康人群的主肺动脉直径、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和单位时间内流量等参数。结果:健康人群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及单位时间内流量明显高于尘肺患者,且尘肺患者的肺动脉平均流速、血流峰值及单位时间内流量与尘肺分期成反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人群的主动脉直径明显低于尘肺患者,且尘肺患者动脉直径尘肺分期成正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胸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可有效检测不同分期尘肺患者主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可为尘肺分期提供有效参考资料。
洪亮伊旭易红兵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尘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