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殿青
- 作品数:63 被引量:204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氯胺酮和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氯胺酮、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至5组:氯胺酮组(K组)、乌司他丁组(U组)、氯胺酮+乌司他丁组(K+U组)、模型对照组(LP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采用内毒素(LPS)二次打击法建立ALI大鼠模型后,在2h和4h两个时间点上,每组随机取6只大鼠,检测PaO2、肺泡灌洗液(BALF)中磷脂和SP-A浓度,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W/D)以及HE染色.结果:LPS组PaO2、磷脂及SP-A浓度与其它4组相比最低(P<0.05),肺组织W/D比值最大(P<0.05).K组和U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优于LPS组(P<0.05).C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最佳(P<0.05),并均保持平稳.K+U组次之,并与K组、U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aO2、磷脂浓度、SP-A浓度在4h内均逐渐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O2与BALF中的磷脂浓度、SP-A浓度均呈高度线性相关性(P<0.01).结论:氯胺酮和乌司他丁均可有效减少ALI过程中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活性成分SP-A和磷脂的丢失,从而改善PaO2,对ALI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 曹殿青余艳丽郭翠容刘欣夏文芳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氯胺酮乌司他丁
- 咪达唑仑透皮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2013年
-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咪达唑仑的浓度,并研究咪达唑仑透皮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经皮给药方式,在小鼠腹部给予咪达唑仑透皮贴剂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品经处理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采用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内含0.1%三乙胺)(52∶48,V/V),流速为1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咪达唑仑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10~10.0μg·mL-1,最低检测限是0.01μg·mL-1。日内、日间精确度,稳定性RSD均小于10%;方法回收率均大于80%,准确度RE均在-10%~20%之间。咪达唑仑贴剂在大鼠体内的主要药代学参数Cmax、Tmax、T1/2α、T1/2β、AUC和CL分别为(1.69±0.084)μg·mL-1、6 h、(2.39±0.042)h、(8.05±0.11)h、(17.69±0.34)μg.h.mL-1和(2.54±0.048)L.h-1。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咪达唑仑浓度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可靠。所制咪达唑仑透皮贴剂有一定的控释作用。
- 田乐吕应年何宇辉黄译锋曹殿青
- 关键词:咪达唑仑经皮给药液相色谱药代动力学
- 乌司他丁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观察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了解乌司他丁的血液保护机制。方法选择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例),U组于麻醉后切皮前静脉输入乌司他丁4000U/kg,C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分别于给药前(T0)和给药后1h(T1)抽取外周静脉血1ml,用Sonoclot凝血及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凝血激活时间(SonACT)、凝血速率(CR)、血小板功能(PF)。结果与C组比较,U组SonACT、PF在T1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U组SonACT在T1时延长(P〈0.05),PF在T,时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能改善围术期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功能,可能对减少术中微血栓综合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薛晓英曹殿青杨光平莫坚
- 关键词:胰蛋白酶抑制剂手术期间血液凝固药物作用
- 病例分析教学法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病例分析教学法(CBS)在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麻醉专业学生64例以班为单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给予CBS教学模式,评估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操作技能成绩及平均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及学习效率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BS教学法在麻醉教学的应用效果明确,值得应用。
- 廖惠花何绮霞莫坚曹殿青
- 关键词:CBS教学麻醉学
- 异丙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察异丙酚对体外循环(CPB)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和肺顺应性的影响,探讨异丙酚肺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行CPB心瓣膜置换术病例随机分成D组(CPB期间异丙酚麻醉维持组)和M组(咪唑安定麻醉维持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CPB开始后30min、CPB停止后30min、4h、24h抽取桡动脉血3ml,运用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NF-κB活性,使用Datex多功能气体监测仪,观察并记录患者CPB前、停机即刻、术毕气道压力及肺顺应性变化。分别采用配对和非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PMNNF-κB活性和气道压力、肺顺应性变化。结果:两组患者PMNNF-κB活性在CPB停止后30min达到峰值,观察组在CPB开始后30min、CPB停止后30min、4h、24hPMNNF-κB活性低于对照组。CPB停机即刻,两组患者气道顺应性明显降低,D组患者明显高于M组(P<0.05);术毕P组患者气道顺应性高于M组(P<0.05),且与CPB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可以减低CPB患者PMNNF-κB活性,对CPB期间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 杨光平蔡伟华曹殿青姚业兴
- 关键词:异丙酚心肺转流术核因子ΚB肺保护
- 利多卡因对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NMDA介导钙电流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中枢海马锥体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钙电流的影响。方法 将已培养12-14 d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按利多卡因浓度(10-5-10-1mol/L)分成5组,以不含利多卡因组做对照,共6组(n=6)。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采用无间隙模式,采集记录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MDA介导钙电流及各组静息电位的变化。结果 10-3、10-2、10-1组的电流密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利多卡因浓度与电流密度呈直线负相关(r=0.76,P<0.01)。各组静息电位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利多卡因可浓度依赖性抑制NMDA介导钙电流,低浓度利多卡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此有关。
- 曹殿青吴新民杜敏逸
- 关键词:利多卡因NMDA钙电流钙通道脑细胞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血浆中盐酸氯胺酮质量浓度
- 2012年
- 目的建立测定兔血浆中盐酸氯胺酮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安捷伦1200型液相色谱仪,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50∶15∶35),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 nm。以布比卡因为内标检测血浆中盐酸氯胺酮的质量浓度。结果盐酸氯胺酮的质量浓度在0.25~2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盐酸氯胺酮和布比卡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5.868 min和10.776 min,最低检测浓度为0.1μg/mL,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其中低、中、高(0.5,2.5,25μg/mL)质量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4.91%,79.80%,80.63%,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7.19%,100.97%,99.62%。结论提取方法可靠、专属性理想、稳定性好,适用于盐酸氯胺酮血药浓度的测定。
- 曹殿青赵丽斌吕应年鲁应军田乐
- 关键词:盐酸氯胺酮布比卡因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 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罗比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麻醉,并辅以丙泊酚静脉泵注给予镇静(观察组)...
- 温汉新曹殿青何海燕揭育丽姚业兴张凤兰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静脉麻醉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
- 文献传递
- 氯胺酮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
- 2014年
-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氯胺酮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考查氯胺酮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血浆药动学。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以氯胺酮注射液10 mg·kg^-1腹腔注射为对照组,以20,100,500 mg氯胺酮贴剂经皮给药为实验组。于不同时间点采血,血浆样品经处理后,采用RP-HPLC外标法测定大鼠血浆氯胺酮浓度,色谱柱为Syncronis C18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01%三乙胺(33∶45∶22),流速为0.8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20 nm。采用DAS软件计算药代参数。对各组药代参数MRT0-t、t1/2z、tmax、Cmax进行方差分析(α=0.05)。结果:RP-HPLC外标法氯胺酮最低检测限0.05μg·ml^-1,在0.1-2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33.321X-0.467 3,R2=0.998 9,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氯胺酮贴剂经皮给药20 mg最低检测限下未检出;100 mg、500 mg经皮给药组的MRT0-t、t1/2z、tmax较腹腔注射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max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00 mg剂量组MRT0-t、t1/2z、tmax、Cmax稍高于100 mg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P-HPLC外标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氯胺酮浓度测定。氯胺酮贴剂经皮给药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增大贴剂含药量,可延长药物滞留时间及药物半衰期,提高血药峰浓度。该结果可为氯胺酮新剂型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梁欣曹殿青吕应年薛晓英鲁应军
- 关键词:盐酸氯胺酮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
- 罗比卡因-芬太尼术后镇痛对乳腺癌患者患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4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组;Ⅱ组为罗比卡因复合吗啡组。分别于麻醉前(T0)、术后2h(T1)、24h(T2)、72h(T3)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IL-6水平。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与麻醉前比较,Ⅰ组T淋巴细胞亚群及IL-2水平各时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T2时的CD3+、CD4+、IL-2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罗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行PCEA效果良好,对免疫的抑制作用较轻,适合乳腺癌患者术后镇痛。
- 温汉新曹殿青吴平姚业兴
- 关键词:术后镇痛乳腺癌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PCEA镇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