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爱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卒中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3月~2023年0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15例,根据其有无PSD发生分为抑郁组(静脉溶栓后PSD)与无抑郁组(静脉溶栓后无PSD),分别为39例、76例。回顾性分析入组者临床资料,于静脉溶栓后3个月行心理阻抗倾向量表评估,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并分析AIS患者静脉溶栓后PSD的影响因素。结果抑郁组负性生活事件发生率、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08%、35.90%,均高于对照组2.63%、9.21%(P<0.05);抑郁组心理阻抗评分为(51.44±10.81)分,高于无抑郁组(30.29±3.41)分(P<0.05)。经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后并发症、负性生活事件、心理阻抗评分高都是AIS静脉溶栓后发生PS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IS静脉溶栓PSD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负性生活事件、溶栓后并发症及心理阻抗评分,临床可通过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护理及积极预防溶栓后并发症等措施,以降低PSD发生率。
- 王龙洲李闯曹爱华井珊珊戚艺茹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高脂血症心理阻抗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一直是引起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寻找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致残率,是医务人员不断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曹爱华
- 关键词:尿激酶静脉溶栓超早期脑梗死
- YL-1型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我院1998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64例,其操作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孙顺成曹爱华杨艳琴
- 关键词:YL-1型穿刺针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治疗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疗效满意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影像学改变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分析131例TIA患者的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临床表现、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其与入院当日患者CT和(或)MRI影像学改变的关系。结果36例患者入院当日检出脑梗死灶,89例TIA发作持续时间≤2 h。TIA发作持续时间≥2 h、>30 min、<10 min,TIA发作次数≥3次,以及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语言功能障碍、跌倒发作者的脑梗死灶检出率较高;年龄≤50岁者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显示血管狭窄率70.0%。结论TIA发作持续时间>30 min、<10 min,发作次数≥3次,临床表现为运动、感觉、语言功能障碍、跌倒发作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较高。
- 曹爱华孙顺成
-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短暂性影像学
- 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发生机制:基于局部一致性的静息态功能MRl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l的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技术,探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早期恢复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10例作为失语组,同期无失语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静息态fMRl检查。应用SPM8软件和DPARSF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REST进行2样本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失语组患者ReHO高于对照组的脑区有左侧小脑(脑成像坐标系MNl:x=-27,y=-60,z=-18;t=3.33)、左枕叶(脑成像坐标系MNl:x=-45,y=-69,z=15;t=5.26)和右侧颞叶(脑成像坐标系MNl:x=51,y=-51,z=9;t=7.49)。失语组患者ReHO低于对照组的脑区有左侧前额叶内侧回(脑成像坐标系MNl:x=-24,y=75,z=3;t=-3.75)、左额上回和左额中回(脑成像坐标系MNl:x=-36,y=9,z=66;t=-4.44)、左角回(脑成像坐标系MNl:x=-66,y=-60,z=42;t=-2.67)、左顶叶(脑成像坐标系MNl:x=-57,y=-84,z=48;t=-3.23)、左侧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脑成像坐标系MNl:x=-21,y=-42,z=87;t=-3.50)、右侧角回(脑成像坐标系MNl:x=-54,y=-84,z=21;t=-4.00)、右侧缘上回(脑成像坐标系MNl:x=63,y=-69,z=57;t=-4.16)、右枕叶(脑成像坐标系MNl:x=9,y=-105,z=24;t=-4.38)。结论:在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急性期,左侧小脑、左枕叶和右侧颞叶激活增强,这些脑区可能参与了早期的功能代偿,是急性期恢复机制;而左侧前额叶内侧回、左侧额上回、左额中回、左顶上小叶、顶下小叶和顶叶的激活减少,这些脑区出现激活减低可能是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症的发生机制。
- 李闯李爱琴曹爱华庞华军李华
-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症
- 阿加曲班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阿加曲班与阿替普酶(rt-PA)联合用于急性脑梗死(ACI)治疗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2例A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均予以抗凝、颅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对照组予以rt-PA溶栓治疗,研究组予以阿加曲班联合rt-PA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脑血管储备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高(P<0.05);NIHSS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更低,ADL评分研究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CVR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I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Vm、Vd及Vp水平更高、IL-6、IL-8及TNF-α水平更低(P<0.05)。结论:阿加曲班与rt-PA联合用于ACI治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并促进血流动力学改善。
- 王龙洲李闯曹爱华井珊珊戚艺茹
- 关键词:脑梗死阿加曲班神经功能阿替普酶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