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韦霖
- 作品数:44 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广州和珠海市气温对居民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评估气温对居民寿命损失年(YLL)的影响。方法收集广州、珠海市居民逐日死亡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温对人群YLL风险的累积效应,以及广州和珠海市在高温(0~1 d)和低温(0~13 d)时对人群YLL累积风险大小。结果广州和珠海市日均YLL值分别为1928.0和202.5;两市气温与YLL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热效应表现急促,当天达到最大值;冷效应出现相对缓慢,滞后5d达到最大效应,持续时间约2周;低温对人群的总效应大于高温;广州市低温对男性影响大于女性;两市高/低温对≥65岁人群的YLL风险均大于<65岁人群,患呼吸系统疾病人群的YLL风险大于患心血管疾病人群。结论广州和珠海市高/低温均导致居民的YLL风险增加,其中低温影响更大。老年人及患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者为脆弱人群。
- 李志浩许燕君林国桢李德云刘涛林华亮肖建鹏曾韦霖李杏马文军
- 关键词:气温寿命损失年
- 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基于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YLL)暴露反应关系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为气象健康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7年全国364个区(县)逐日死亡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分布非线性滞后模型和多变量Meta分析方法分析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基于该暴露反应关系,采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本研究按不同死因中不同年龄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总人群平均每日YLL率为23.6人年/10万,日均体感温度为15.7℃。不同人群体感温度与YLL率暴露反应关系均呈“U”形曲线,由体感温度导致老年人的YLL率远远高于年轻人。日均超额死亡数也随着风险等级的升高而上升。结论基于体感温度与YLL率的暴露反应关系,利用回归决策树模型确定体感温度的健康风险预警阈值,经验证预警效果良好。本研究为建立气象健康风险预警系统提供参考。
- 陈思齐俞敏周脉耕周纯良肖义泽黄飚许燕君赵亮胡建雄许晓君刘涛肖建鹏曾韦霖郭凌川李杏马文军
- 关键词:体感温度寿命损失年
- 广东省气象因素对疟疾发病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广东省气象因素与疟疾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序列方法,使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以1980--2004年广东省气象部门提供的温度数据和广东省CDC提供的疟疾发病数据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等主要气象因素与每月疟疾发病率进行负二项分布回归分析。对气象因素对疟疾发病影响的即时效应、滞后效应、累计效应及气象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1980--2004年间每月疟疾发病数最高达到4010例,月最高温度平均为26.3℃,每月最低平均温度为18.8℃,每月平均温度为21.9℃;月相对湿度最高可达到88.0%;月平均降雨量平均为5.6mm。月最高温度与疟疾发病的即时效应呈非线性关系,当温度达到32.3℃时,发病风险最高,RR值达到2.51(95%CI:1.99~3.16);相对湿度为60.0%时,疟疾发病的RR值最高1.19(95%CI:0.66~2.11),随后逐渐下降,当相对湿度为86.6%时疟疾的发病风险降至最低,RR值为0.51(95%CI:0.34~0.76);疟疾的发病风险随月平均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月平均降雨量为14.5mm时,疟疾的发病风险最高,RR值为1.29(95%CI:0.87~1.93)。月最高温度在31.5℃,滞后2个月时对疟疾发病的效应最强,RR值达到1.81(95%CI:1.02~3.22);降雨量在〉15.2mm时对疟疾发病的作用较强,但持续时间则较短。33.7℃高温天气下疟疾的发病超额危险度较大,滞后1个月时为92.2%(95%C1:30.5%-183.2%)。相对湿度较小时,疟疾发病的滞后作用持续时间长,累计作用大;相对湿度达到87.0%时,滞后3个月的超额危险度仅为-66.6%(95%CI:-86.4%~-17.7%)。降雨量为15.5mm时对疟疾发病的累计作用在滞后3个月时达到最高,超额危险度值为40.7%(95%CI:-30.0%~182.6%),此后累计效�
- 罗圆张永慧裴福全刘涛曾韦霖肖建鹏马文军
- 关键词:疟疾时间序列分析
- 气温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其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背景]近年来我国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有研究发现气温与单种代谢指标有关,但缺乏气温对MS影响的机制路径研究。[目的]基于广东省数据,研究气温对人群MS的影响及影响路径。[方法]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在广东省通过多阶段随机抽样获得8524个样本,通过问卷和体格检查收集了基本特征、行为特征、健康状况及体力活动水平,通过气象监测站点获得气象数据。个体调查数据根据体检日期及地点和当日及滞后14 d的气温暴露数据匹配。使用广义相加模型探索气温与MS及其指标的暴露-效应关系,计算效应值并探索单日滞后气温的滞后效应。基于文献资料和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的结果采用路径分析探索气温影响MS的路径。[结果]当日及滞后14 d日均气温与MS的发生风险无统计学相关。当日日均气温升高1℃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值分别为-0.033(95%CI:-0.040~-0.026)mmol·L^(-1)、-0.662(95%CI:-0.741~-0.583)mmHg、-0.277(95%CI–0.323~-0.230)mmHg和–0.005(95%CI:–0.007~–0.004)mmol·L^(-1)。日均气温对FBG、血压、HDL-C和腰围的影响持续至滞后14 d。日均气温与SBP和DBP的影响效应值在滞后当日是最大的。当日日均气温对FBG和SBP有直接和间接影响,气温对TG有间接影响,中介变量为腰围和FBG,其间接效应为–0.011(95%CI:–0.020~–0.002)。当日日均气温对SBP、FBG、TG的间接效应弱。[结论]气温与MS的发生风险无相关性,当日日均气温会显著影响血压与FBG的水平,且存在滞后效应。当日日均气温存在通路间接影响FBG和TG水平。
- 胡婕罗佳丽陈子慧陈思齐纪桂元许晓君孟瑞琳肖建鹏何冠豪孟浩蓉胡建雄曾韦霖李杏郭凌川马文军
- 关键词:气温代谢综合征广义相加模型
- 纬度对高温与老年人死亡效应关系修饰作用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温对老年人死亡风险的影响,并分析纬度对高温与死亡风险的效应修饰作用。方法收集国外高温与老年人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采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效应值,再通过Meta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纬度对该关系的修饰作用。结果共纳入7篇文章,共14个城市。高温天气温度每升高1℃,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4.3%(95%CI:2.4%~6.3%)。纬度00°-29°、30°~39°、40°-49°、≥50°时温度每升高1℃,老年人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5%(95%CI:2.2%-2.9%),3.1%(95%CI:2.1%。4.2%)。6.0%(95%CI:-0.9%.13.3%)。6.O%(95% CI:5.1%~7.0%);纬度每升高:5°,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0.2%(95%CI:0.1%~1.7%)。结论高温会增加老年人群的死亡风险,中高纬度地区在高温天气时老年人死亡风险更大。
- 曾韦霖马文军张永慧刘涛罗圆肖建鹏许燕君许晓君
- 关键词:高温老年人纬度META分析
- 中国66个县/区日温差对人群死亡影响的时间序列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城市日温差对居民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用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中国66个县/区日温差与居民日死亡数的关系,利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不同县/区的结果。在调整季节、年龄、性别和死亡地影响后,以累计超额危险度(CER)为指标,分析极端日温差对死亡的影响。结果研究共收集1260913例死亡信息,北部、中部和南部县/区的日均死亡人数分别为6.1、9.7和10.7人,日温差均值为11.1、8.0及8.2℃。在全国范围内,日温差与居民死亡存在非线性关系,其暴露一反应曲线呈J形,即极高日温差存在显著死亡风险(最大CER=3.6%,95%CI:1.9%~5.3%),而极低日温差的死亡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极高日温差对人群的死亡风险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对中部县/区人群的影响(CER=5.1%,95%CI:2.4%~7.9%)大于南部(CER=4.5%,95%CI:1.7%~7.3%),在冬春季的效应高于夏秋季;老年人(≥75岁)为极高日温差的脆弱人群。结论极端日温差对人群的死亡风险存在时空异质性,不同县/区的极高日温差均对居民死亡风险造成影响。对中部的影响高于南部和北部,冬春季的影响强于夏秋季,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影响最大,应因时因地制定政策保护脆弱人群。
- 赵永谦王黎君罗圆殷鹏黄正京刘涛林华亮肖建鹏李杏曾韦霖马文军周脉耕
- 关键词:温度时间序列
- 广东省3个城市大气污染物二氧化氮对居民的死亡效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广东省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大气污染二氧化氮(NO_2)对居民每日死亡效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3个城市的每日大气污染物浓度、气象资料数据和居民的每日总死亡数据,对数据基本特征进行统计描述,并通过Spearman分析其相关关系,最后利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对3个城市的NO_2日均浓度及每日总死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广州、佛山及珠海市的大气污染物NO_2日均浓度分别为46.4、48.4、33.1μg/m^3,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80μg/m^3)。广州市大气中NO_2日均浓度对当天、滞后1、2 d的每日总死亡人数、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佛山市滞后1、2 d的NO_2日均浓度对居民每日总死亡人数及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广州和佛山市均表现出滞后1 d时效应最大。滞后2 d的NO_2日均浓度对广州市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有影响(ER=1.38)。结论大气污染物NO_2浓度的上升会引起居民死亡风险的增加,应引起重视。
- 黄宇琳蔡小双梁自勉宁婷马文军刘涛肖建鹏李杏郭凌川曾韦霖
- 关键词:空气污染二氧化氮广义相加模型
- 广东省秋冬季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联被引量:4
- 2021年
- [背景]以往研究发现血清尿酸呈现季节性变化,高温作业环境增加职业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但缺乏气温对普通人群血清尿酸水平急性效应的研究。[目的]探讨气温与人群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为开展相关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在"广东省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调查"项目中抽取研究对象,并调查其社会经济学特征、健康状况、饮食情况、体格和实验室检查信息。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取同期全国698个气象监测站点气象资料(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使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薄板样条函数软件插值获取全国的气象资料的栅格数据,尺度为0.01°×0.01°,并从中提取广东省气象栅格数据,根据参与者居住地址匹配气象栅格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滞后0~14 d日均气温和居民血清尿酸水平的关系,按照性别、年龄(<65岁和≥65岁)、体重指数(<24 kg·m^(-2)和≥24 kg·m^(-2))、是否患高血压和是否患高血脂进行分层分析,控制日均气温及滞后天数的自由度及PM2.5、PM10、NO2、O3、水产品摄入量,对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 670人。总人群血清尿酸浓度为(335.7±92.4)μmol·L^(-1),日均气温中位数为17.3 (P5~P95:8.5~25.0)℃。日均气温和血清尿酸累积14 d的暴露-反应关系是非线性的,以日均气温最低点(2℃)为参考点,当日均气温上升至25℃(P95),血清尿酸水平累积增加了113.8(95%CI:71.1~156.6)μmol·L^(-1)。日均气温P95(25℃)对人群血清尿酸影响的效应在第1天开始出现,约第4天达最低值后开始上升,约10 d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日均气温P95(25℃)对女性、年龄<65岁、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人群尿酸水平的累积效应分别大于男性、年龄≥65岁、正常体重、血压正常和血脂正常人群,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
- 罗佳丽许燕君陈子慧陈思齐纪桂元许晓君肖建鹏何冠豪孟浩蓉胡建雄曾韦霖李杏郭凌川马文军
- 关键词:气温尿酸急性效应
- 广州市中心城区不同通勤方式PM2.5暴露水平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州市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大气PM2.5,暴露水平。方法于2015年1—12月,采用美国TSI公司生产的SidePakAM510个体粉尘仪在每个月第2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每天分早(07:00—09:00)、中(11:00—13:00)、晚(17:00—19:00)3个时段,进行不同通勤方式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的颗粒物(PM2.5)暴露监测,每隔1min记录1次数据。结果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乘地铁4种通勤方式得到的有效样本量依次为284、281、278和280个。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和乘地铁PM2.5暴露浓度M分别为38.4、38.6、23.3和24.1μg/m^3,均与同期监测点的暴露浓度呈正相关(L〉0.8,P〈0.01)。4种通勤方式PM2.5暴露浓度均以夏季最低,冬季最高。考虑暴露时间和呼吸速率,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的M由高到低依次为骑自行车21.0μg、步行20.1μg、乘公交5.1μg、乘地铁2.6μg。4种通勤方式单程暴露量季节及时段的变化趋势与暴露浓度一致。结论步行、骑自行车PM2.5的暴露浓度高于乘公交和地铁。4种通勤方式的单程暴露PM2.5量依次为骑自行车〉步行〉乘公交〉乘地铁。
- 吕晓娟李志浩李杏曾韦霖杨攀林巧绚郑敬严杜晓龙古羽舟赵永谦谢润生刘涛林华亮马文军
- 关键词:PM2.5自行车公交地铁
-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细颗粒物与臭氧对循环系统疾病就诊风险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与臭氧(O_3)对循环系统疾病就诊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PM_(2.5)和O_3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选择广州、佛山和珠海市为研究点,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得2015—2017年3个城市3家三甲医院的每日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数据,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获得每日大气PM_(2.5)和O_3浓度数据,从广东省气象局获得每日气象数据。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别分析PM_(2.5)和O_3平均浓度上升10μg/m^3引起的超额风险(ER)及PM_(2.5)和O_3的交互作用,并采用Meta分析对多城市的结果进行合并。结果2015—2017年,广州、佛山和珠海市大气PM_(2.5)浓度每增加10μg/m^3引起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的ER分别为2.45%、0.64%和0.95%;3个城市大气PM_(2.5)和O_3浓度每增加10μg/m^3引起的合并ER分别为1.34%(95%CI:0.25%~2.43%)和-0.17%(95%CI:-0.47%~0.14%)。O_3对PM_(2.5)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存在修饰效应,其中在O_3浓度低时PM_(2.5)导致的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最高,ER为4.19%(95%CI:1.82%~6.56%);而PM_(2.5)对O_3与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的修饰效应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大气PM_(2.5)可增加居民的循环系统疾病门诊就诊风险,O_3对其存在修饰效应。
- 石同幸梁自勉朱克京关绮华宁婷马文军刘涛肖建鹏古羽舟曾韦霖郭凌川李杏
- 关键词:细颗粒物臭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