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玉
- 作品数:14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 我国北方粳稻发展前景与对策被引量:2
- 1998年
- 邝婵娟屈宝香禾军朱忠玉
- 关键词:粳稻
- 我国粮食增产因素分析与区域布局被引量:2
- 1995年
- 我国40多年来粮食生产跨上7个台阶,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科技的进步,改造中低产田、开垦宜农荒地、提高复种指数等。在地域生产布局上应充分发挥产大于需类型区粮食的生产优势,特别是东北、黄淮海,长江中游三大余粮区,挖掘产需趋向平衡类型的生产潜力,提高产小于需类型区粮食的自给水平。提出了粮食增产的主要措施。经过努力,本世纪末,我国粮食能再增产5000万吨是能够实现的。
- 邝婵娟朱忠玉曾建强
- 关键词:粮食增产粮食生产粮食经济
- 长江下游三省—市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方向和发展对策被引量:1
- 1993年
-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处于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地区。并有丘陵、低山分布,属暖温带和北、中亚热带气候区,濒临黄海、东海,每年为国家提供大量农产品。要利用上海浦东开发、沿海、沿江城市开放的有利条件,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利用零星荒地,开发滩涂、水面,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加速发展优质稻、小麦、蚕丝、棉花、瘦肉型猪、水禽、海水鱼、对虾、茶叶、特种水果等农产品,满足国内人民需要,并增加外汇收入。
- 朱忠玉
-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
- 我国粮食产需区域平衡研究
- 汤之怡朱忠玉邝婵娟王素云覃志豪李文娟李虹禾军
- 该课题两次赴28省市调查、收集各省市和地市粮食产、购、销数据与有关资料,并建立了数据库,运用多种数学和常规手段进行分析。要点如下:1.由于人均耕地有限,需求持续增长,粮食将长期紧缺,不容忽视。1984年人均粮仅396kg...
- 关键词:
- 关键词:粮食生产
- 东北内蒙古粳稻开发及发展对策
- 1998年
- 朱忠玉
- 关键词:粳稻种植业
-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农作物发展方向和合理布局的探讨
- 1983年
- 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土地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5%左右,包括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南部和台湾省。1980年有耕地8,600万亩(不包括台湾省),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1亩,劳力资源丰富,且毗邻港澳,便于引进外资,技术和对外贸易,有发展种植业优越的经济技术条件。 衡量一个地区农作物的发展方向及其布局是否合理,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 朱忠玉
- 关键词:农作物热带劳力资源农业人口土地面积
- 我国粮食供需区域平衡的对策研究被引量:1
- 1995年
- 粮食供需区域平衡,指一个区域范围内粮食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相互适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粮食供求总量上的平衡,二是粮食供应时间、品种、质量上的平衡。分析近几年分省(市、区)粮食供需状况,从供求总量上可分为3种类型,供大于需的有东北3省,华北冀鲁豫3省,长江中下游湘鄂赣苏皖5省,北方的新疆和内蒙;供需趋向平衡的有黄河上中游的甘宁晋陕及川浙6省(区);供不应求的有京津沪3市,东南沿海闽粤桂琼4省。
- 朱忠玉曾建强
- 长江上游川云贵三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方向和对策被引量:6
- 1993年
- 川云贵三省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貌类型,形成立体性多样农业气候和不同农业区,成为向国内提供丰富的商品农林产品的地区,烟、茶是重要的创汇产品。随着长江流域、沿边省云南和省会城市的开放,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冬闲田利用、农业广度开发,加强草场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措施,在提高粮食自给水平同时,把本区建成我国烟、油菜、茶叶、瘦肉型猪、半细毛羊、林特产品的商品基地。
- 朱忠玉
- 关键词:农业自然资源长江上游
- 我国糖业发展方向和布局的探讨被引量:1
- 1990年
- 甘蔗和甜菜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食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甜味剂。近年来国外大量发展了果葡糖浆、合成甜味剂、甜叶菊等的生产,但在我国还刚起步。我国果葡糖工业生产规模虽已达年产4万t,但1986年才生产果葡糖浆5000t左右,主要原因:一是生产技术不过关,二是价格比蔗糖高,缺乏竞争力。甜叶菊仍处在试种阶段,年生产甜菊甙不超过300t。根据我国国情,到2000年前食糖作为我国主要甜味剂的状况不可能改变。
- 朱忠玉邝婵娟李文娟
- 关键词:制糖业
- 我国水产品集中生产地带与发展前景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主要阐述我国发展水产业中水域和水产资源等条件,淡水和海水产品集中生产地带和对水产品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 朱忠玉
- 关键词:水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