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华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侵染
  • 2篇侵染性
  • 2篇病原
  • 1篇毒病
  • 1篇烟粉虱
  • 1篇烟粉虱传双生...
  • 1篇双生
  • 1篇双生病毒
  • 1篇突变体
  • 1篇侵染性克隆
  • 1篇缺失突变体
  • 1篇卫星
  • 1篇卫星DNA
  • 1篇黄化
  • 1篇黄化曲叶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编码
  • 1篇基因功能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检测

机构

  • 5篇广东省农业科...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朱艳华
  • 3篇董迪
  • 2篇何自福
  • 2篇罗方芳
  • 2篇王晓梅
  • 1篇毛明杰
  • 1篇柴兆祥
  • 1篇佘小漫
  • 1篇余小漫

传媒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侵染广东黄秋葵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伴随卫星DNA的分子特征被引量:17
2012年
从广东省表现黄脉曲叶的黄秋葵病株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Okra06,PCR检测结果显示,该病毒属双生病毒科Geminiviridae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Begomovirus.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仅含A组分(DNA-A),全长为2 737 nt,推导编码6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该组分与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curl Multan virus,CLCuMV)分离物G6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最高,为99.7%;二者编码的6个ORF相似性分别为100%、100%、99.6%、99.8%、100%和99.7%.该病毒还伴随有卫星分子β(DNAβ),全长为1 346 nt,推导其互补链上编码1个ORF(C1).该分子与伴随CLCuMV分离物G6 DNAβ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也最高(99.5%).DNAβ系统进化分析显示,Okra06 DNAβ与CLCuMV-[G6]DNAβ、CLCuMV-[Gx08]DNAβ亲缘关系最近,三者形成一个独立分支;进一步与其他CLCuMV DNAβ和CLCuV DNAβ聚类在一起.这些结果证明,侵染广东黄秋葵的病毒分离物Okra06属于CLCuMV,且该分离物与引起广东朱槿曲叶病的CLCuMV-G6应同属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朱槿株系.
董迪朱艳华何自福柴兆祥佘小漫罗方芳
关键词:卫星DNA
广东番茄曲叶病毒AC4基因具有RNA沉默抑制作用的鉴定
目前的研究表明,广东番茄曲叶病主要是由广东番茄曲叶病毒(Tomato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 ToLCGuV)、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Guan...
王晓梅朱艳华何自福李华平虞皓
文献传递
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AC4缺失突变体的侵染性克隆构建
近年来,广东部分番茄产区番茄曲叶病和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严重,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omato yellow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TYLCGuV)是其病原病毒之一。该病毒基因组目前仅发现...
朱艳华王晓梅何自福李华平虞皓
文献传递
广东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研究进展
目前,已在广州、汕头、肇庆等地番茄、番木瓜、朱槿、黄秋葵等作物和杂草上发现双生病毒病。为了明确引起广东双生病毒病的病原,本研究对分离自各种病样的病毒代表分离物基因组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由广东番...
何自福朱艳华毛明杰董迪余小漫罗方芳
关键词: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病原鉴定
广东黄秋葵黄脉曲叶病病原的检测与鉴定
董迪朱艳华何自福柴兆祥
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AC4基因功能研究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近年来在广东番茄上新发生的一种病毒病,已给番茄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广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yellow leaf curl Guangdong virus,TYLCGuV)是引起该病害的主要病原病...
朱艳华
关键词:黄化曲叶病病毒病基因功能分子检测侵染性克隆基因编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