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
- 作品数:7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人大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大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方法 对 5 9例老年大肠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观察体重、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血淋巴细胞计数等方面的变化 ,并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老年大肠癌病人 ,其各项营养指标测定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转铁蛋白明显提高 (P <0 .0 5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有利于维护肠屏障功能 。
- 李为
- 关键词:老年人大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 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老年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选择年龄60岁以上胃癌手术的68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肠外营养(EN+PN)组(36例)和早期肠外营养(PN)组(32例)。检测营养支持前后营养指标、氮平衡,观察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及各种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病人之间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明显(P<0.05);术后第8d病人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两组病人差异明显(P<0.05);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人胃癌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支持,应为首选,可促进病人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改善营养代谢,较为经济。
- 李忠鹏李为高春刘震
- 关键词:胃肿瘤营养支持
- 中国急性阑尾炎2017年诊疗状况分析被引量:39
- 2019年
- 目的分析当前中国急性阑尾炎的诊疗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回顾性收集全国43家医疗中心(按提供病例量排序: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东营市人民医院、福建省晋江市中医院、安徽省黄山首康医院、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湖北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省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江苏省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安徽省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江苏省溧阳市人民医院、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黑龙江省阿城区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江西省大余县人民医院、江苏省泰兴市中医院、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7年全年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病例资料,通过统一汇总,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3家医疗中心876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4711例(53.7%),中位年龄39岁,65岁以上患者958例(10.9%)。有5677例(64.6%)接受1项及以上影像学检查,而有
- 吴婕徐新建徐皓马刚马驰朱孝成任泽强吴旭东陈英杰翁延宏胡立平陈飞蒋勇敢刘宏斌王明杨振华余雄李良张钦增姚志刚李为苗建军杨鲤光曹辉陈帆吴建军王仕琛曾冬竹张军何永庆曹建良周文星蒋志龙张东明朱建伟岳文明张永玺侯俊岭钟飞王军炜蔡昶李宏燕廖卫顺张海洋召日格图刘秦杰王之伟陈灿文任建安
-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保守治疗预后
- 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感染冲洗引流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在腹部外科吻合口瘘、腹腔感染、造口感染、切口感染中的应用经验体会。方法 选择2014-2017年本院普外科收治的1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吻合口瘘、腹腔感染、造口感染、切口感染后,予以应用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的治疗情况。结果自制双套管使用效果良好,操作便捷,减少临床工作,促进感染控制,促进患者康复。结论 有效的持续冲洗负压吸引引流加速腹部外科感染患者的康复。
- 周小虎付瑞标吴磊李为路要武
- 关键词:双套管冲洗引流吻合口瘘
- 急诊腹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被引量:23
- 2020年
- 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急诊腹部手术(EAS)患者术后最易发生的感染性并发症。在很大程度上大多SSI可以提前预防,但我国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主要了解中国EAS后SSI发生的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其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2019年5月1日至6月7日期间全国33家医院进行EAS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围手术期有关资料和感染切口微生物培养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EAS术后SSI发生率,次要结局变量为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入住率、ICU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30 d病死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AS后SSI发生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0例EAS患者,年龄(47.9±18.3)岁,男性占56.5%(373/660),术后发生SSI者占7.4%(49/660)。SSI的主要病原菌是大肠埃希菌[培养阳性率为32.7%(16/49)]。发生SSI的患者较未发生SSI患者的中位年龄更大(56岁比46岁,U=19973.5,P<0.001),男性[71.4%(35/49)比56.1%(343/611),χ2=4.334,P=0.037]和糖尿病[14.3%(7/49)比5.1%(31/611),χ2=5.498,P=0.015]患者占比较高,术前血红蛋白水平(中位数:122.0 g/L比143.5 g/L,U=11471.5,P=0.006)和白蛋白水平(中位数:35.5 g/L比40.8 g/L,U=9452.0,P<0.001)偏低,血糖偏高(中位数:6.9 mmol/L比6.0 mmol/L,U=17754.5,P<0.001),合并梗阻者[32.7%(16/49)比9.2%(56/611),χ2=25.749,P<0.001]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为3~4级者[42.9%(21/49)比13.9%(85/611),χ2=25.563,P<0.001]以及手术风险高者[49.0%(24/49)比7.0%(43/611),χ2=105.301,P<0.001]居多,手术方式以开腹者为主[81.6%(40/49)比35.7%(218/611),χ2=40.232,P<0.001],手术时间较长(中位数:150 min比75 min,U=25183.5,P<0.001);从临床结局来看,SSI组患者ICU入住率[51.0%(25/49)比19.5%(119/611),χ2=26.461,P<0.001]和住院费用(中位数:4.4万元比1.5万元,U=24660.0,P<0.001)增加,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10 d比5 d,U=23100.0,P<0.001)和ICU入住时间(中位数:0 d比0 d,U=19541.5,P<0.001)延长;差异均有�
- 李泽高俊茹宋莉王培戈任建安吴秀文罗苏明曾庆军翁延宏徐新建袁庆忠赵杰廖南生麦威王峰曹辉王仕琛韩刚王道荣王浩张军张浩张东明廖卫顺赵万文李为崔鹏陈鑫张海洋杨涛王烈郜永顺李江吴建军周伟吕泽坚方健
-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36例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 1991年以来手术治疗的 36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 ,介绍术中顺行结肠灌洗法。结果 本组 36例 ,行右侧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 8例 ,左侧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 6例 ,左侧结肠癌先行结肠造口二期手术 7例 ,Hartmann手术 3例 ,肠捷径手术 6例 ,仅行结肠造口 4例 ,剖腹探查取活检 2例。一期切除吻合 14例 ,占 38.8%。无死亡病例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 ,治疗方法有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等多种 ,如能掌握合适的指征和方法 。
- 李为
- 关键词: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结肠灌洗肠梗阻
- 30岁以下大肠癌112例临床分析
- 1999年
-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9类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4~6位,是发病率上升的癌肿之一。现收集我院1955~1994年40a大肠癌患者中≤30岁患者112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12例大肠癌者。男52例,女60例。年龄范围...
- 李为崔青皓
- 关键词:大肠癌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