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作品数:8 被引量:168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H7N9禽流感流行期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不明原因呼吸道感染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28例患者随机选用Macintosh直接喉镜(M组,18例)和GlideScope可视喉镜(G组,10例)辅助气管插管,记录显露声门、医患鼻口距离(暴露声门即刻操作者鼻尖与患者上切牙之间的距离)、插管次数、患者呛咳次数、气管插管时间和气管插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患者插管前和插管后即刻的HR、MAP和SpO2,随访操作者1周内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结果与M组相比,G组显露声门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短,医患鼻口距离长[(65.8±4.6)cm vs.(32.5±3.7)cm],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高(100%vs.66.7%),并发症发生率低(10.0%vs.50.0%)(P<0.05)。两组患者呛咳发生率和插管前后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操作者在气管插管后1周内均未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结论与采用Macintosh直接喉镜比较,GlideScope可视喉镜辅助气管插管具有损伤小和一次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减少操作者与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接触机会。
- 王德勇李健陈军
- 关键词:气管插管呼吸道感染
- 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在泌尿外科短小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75例患者,根据麻醉诱导剂量不同分为3组,A组:瑞马唑仑0.2 mg·kg^(-1),B组:瑞马唑仑0.3 mg·kg^(-1),C组:瑞马唑仑0.4 mg·kg^(-1)。同时记录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 ral index,BIS),待BIS值降至60以下,各组均静脉依次缓慢推注舒芬太尼注射液0.2μg·kg^(-1)及司可林1 mg·kg^(-1),1 min后置入喉罩。A、B、C组置入喉罩前患者如出现BIS>60,则予以追加瑞马唑仑0.05 mg·kg^(-1)至患者BIS值≤60,如3次追加后仍BIS值>60则视为诱导失败,并追加丙泊酚。麻醉维持:A、B、C各组瑞马唑仑起始泵注剂量为1~2 mg·kg^(-1)·h^(-1),各组均同时泵注瑞芬太尼0.25~0.5μg·kg^(-1)·min^(-1),术中根据患者有无流泪、出汗、血流动力学情况以及BIS值调节各药物的泵注速度。待手术结束时停止所有药物。术中观察:不同剂量瑞马唑仑的诱导镇静成功率;全麻诱导时从给药到患者BIS≤60的时间;全麻诱导及维持过程中的BIS及不良反应情况;全麻诱导及维持过程中的补救镇静药物;苏醒时间;在离开苏醒室以及术后24 h,评估所有患者是否有术中知晓发生;评估术后患者的恢复质量。结果A组的单次诱导成功率为76%,B、C 2组的单次诱导成功率为100%。随着诱导剂量的增加,BIS≤60的时间缩短。术中A、B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4%,C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8%。诱导过程中置入喉罩前A、B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4%,C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12%。各组均顺利完成了全麻诱导和维持,未见术中知晓的发生。术后恢复质量高,且各组之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泌尿外科手术是安全可行且有效的,0.3 mg·kg^(-1)诱导剂量并且1 mg·kg^(-1)·h^(-1)维持剂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术后恢复质量较高。
- 江漩郑小艳嵇富海毕国荣李健朱晓刚
- 关键词:瑞芬太尼全身麻醉泌尿外科
- 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心肺转流期间PCO_2间隙和胃粘膜pH的变化
- 2005年
- 目的观察胃粘膜二氧化碳分压(Pg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之差PCO2间隙(PCO2gap)以及胃粘膜pH(i-pH)值在心内直视手术心肺转流(CPB)期间的监测作用.方法 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于手术开始时、CPB 30~45 min、心脏复跳后30 min和手术结束时测定PgCO2、PaCO2和i-pH值,计算PCO2gap.结果与转流前比较,CPB期间i-pH值显著降低(P<0.05),PCO2gap显著增高(P<0.01);心脏复跳后,这些改变甚至更明显(P<0.05).结论临床CPB期间确实存在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胃粘膜产生CO2增加,且此低灌流状态于循环恢复后仍持续存在.PCO2gap和i-pH监测在CPB病人中的组织集合.
- 詹英王丽娜李健杨建平
- 关键词:胃粘膜PHPCO2转流期间手术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 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胃粘膜pH的关系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非胃肠道手术严重多发伤患者肠内营养(EN)与胃粘膜pH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肠鸣音的恢复情况等,于术后12~72h内(早期)分别给予EN(EN组)或静脉营养(PN组),连续监测其之后5d内胃粘膜pH(intramucosal pH,pHi)的改变。结果术后第5d两组患者的pHi均比术后第1d增加(P<0.05),且EN组的pHi较PN组患者高,两者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实施EN可以改善危重病患者的胃肠粘膜血液灌注及氧合状态,从而对减少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李健詹英王丽娜陈军杨建平
- 关键词:多发伤肠内营养静脉营养胃粘膜PH
-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监测68例患者全麻腹腔镜手术中潮气量(VT)和PETCO2,观察腹腔充气前、后VT及PETCO2的变化,同时比较静脉复合全麻(静脉组)、静吸(异氟醚)复合全麻(静吸组)及加吸氧化亚氮(N2O)静吸复合全麻(加吸N2O静吸组)对VT和PETCO2的影响。结果充气后各组VT均显著降低,PETCO2均显著升高(P值均<0.001)。充气前,静脉组与静吸组PETCO2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均高于加吸N2O静吸组(P值均<0.05);充气后,静吸组的PETCO2较静脉组增高(P<0.05),但两组与加吸N2O静吸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中VT随着气腹的增加明显下降,调整VT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此外,全麻方式的选择也可显著影响腹腔镜手术中VT及PETCO2的改变,加吸异氟醚或N2O复合静脉全麻会使PETCO2进一步升高。因此,PETCO2监测是腹腔镜手术中不可缺少的监测指标之一。
- 詹英王丽娜蔡姝李健杨建平
- 关键词:呼气末二氧化碳潮气量腹腔镜手术
- 右美托咪定在围术期对器官功能保护的临床分析及应用
- 嵇富海彭科孟晓文刘华跃王玉兰李健成
- 围术期重要脏器功能保护是麻醉科工作的核心技术之一。手术等相关刺激可引起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导致神经、内分泌、代谢及免疫等系统功能的变化,产生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最终影响患者预后。右美托咪定是新型的高效和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
- 关键词:
- 关键词:镇痛药物麻醉药物
- 超前应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中效果评价被引量:19
- 2020年
- 目的研究超前应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中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132例,根据患者不同手术类型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超前应用地佐辛。对比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1%(4/66)、4.6%(3/66),对照组分别为27.3%(18/66)、19.7%(13/6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和7.11,P=0.00和0.01);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0.5 h后,心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行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的老年患者超前应用地佐辛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术后苏醒,缩短拔管时间,有助于患者心率和血压的稳定,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靳丽敏张艳兵李健
-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复合麻醉
-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及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被引量:133
- 2010年
-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其对全身麻醉药物的节俭作用。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24例年龄为18-65岁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Ⅱ级,于全身麻醉下行开腹手术,且手术时间〉2 h。患者随机分为Dex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全身麻醉诱导前经静脉泵输入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或等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10 min,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RSS)的变化。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术中以七氟烷维持。记录丙泊酚诱导剂量及术中血压、心率、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结果 Dex组用药后5、10 min时的RSS及用药后10 min较给药前的RSS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00)。Dex组全身麻醉诱导期间丙泊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0)。Dex组切皮后2 h内24个观察时间点(每5 min为1个观察点)的七氟烷MAC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MAC曲线下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00)。结论右美托咪定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减少全身麻醉中丙泊酚和七氟烷的用量。
- 高建瓴詹英杨建平金晓红李健
- 关键词:清醒镇静药物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