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腰椎
  • 10篇骨折
  • 9篇椎间盘
  • 6篇胸腰椎
  • 6篇椎弓
  • 5篇胸腰椎骨折
  • 5篇腰椎骨折
  • 5篇退变
  • 5篇椎弓根
  • 5篇椎骨
  • 5篇椎间盘退变
  • 5篇复位
  • 4篇干细胞
  • 3篇蛋白
  • 3篇蛋白多糖
  • 3篇型胶原
  • 3篇远端
  • 3篇远端骨折
  • 3篇融合术
  • 3篇胎儿

机构

  • 24篇深圳平乐骨伤...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济宁市第二人...

作者

  • 27篇李全修
  • 11篇陈晓东
  • 9篇梁鹏展
  • 8篇杨学军
  • 7篇赵海博
  • 6篇孙志刚
  • 5篇樊培新
  • 5篇刘欣
  • 4篇陈伯华
  • 3篇易小波
  • 3篇刘勇
  • 2篇董树平
  • 2篇吕海波
  • 1篇岳斌
  • 1篇甘伟
  • 1篇马学晓
  • 1篇王月秋
  • 1篇相宏飞
  • 1篇蔡月艳
  • 1篇李军

传媒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普通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钉经伤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普通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钉经伤锥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损伤后1周无明显脊髓神经损伤患者60例,其中Atlas分型A型20例、B型20例、C型20例。患者均接受普通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钉经伤锥内固定术治疗,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bob角及椎管矢状径的临床改善状况,并比较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得分情况。结果治疗后A型、B型、C型胸腰椎爆裂性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较治疗前显著增高[(96±16)%比(58±12)%,(96±15)%比(49±11)%,(96±16)%比(45±10)%,P<0.01]、Cbob角较治疗前显著降低[(3.7±1.2)°比(15.2±5.7)°,(4.1±1.4)°比(16.7±5.0)°,(3.8±1.4)°比(17.0±4.9)°,P<0.01]及椎管矢状径较治疗前显著增高[(89±16)%比(65±11)%,(88±15)%比(59±11)%,(90±15)%比(65±11)%,P<0.01],治疗后,A型、B型、C型间的椎体前缘高度、Cbob角及椎管矢状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C型患者的VAS评分治疗后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2.33±0.35)分比(6.02±0.99)分、(3.55±1.33)分比(5.98±1.21)分、(3.56±1.90)分比(6.16±1.31)分,P<0.01],治疗后A型得分显著低于B型和C型(P<0.05)。结论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联合万向钉经伤锥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Atlas分型为A、B、C类型胸腰椎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Cbob角及椎管矢状径,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可以作为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进行临床推广。
刘欣李全修吕海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
基于中医传统体外牵引复位辅助下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中医传统体外牵引复位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伤椎临近阶段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4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经皮微创伤椎临近螺钉固定...
蔚辰强陈晓东孙志刚易小波李全修梁鹏展赵海博杨学军
关键词:经皮椎弓根螺钉疗效观察
经皮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椎板间隙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15年5月~2016 年3月应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52例,女28例,年龄21...
陈晓东马鹏飞杨学军孙志刚梁鹏展李全修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症
中老年腰椎峡部裂与滑脱脊柱-骨盆矢状面X线测量参数的差异及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中老年腰椎峡部裂与滑脱脊柱-骨盆矢状面X测量参数的差异,探索腰5峡部裂发生滑脱的预测因素,为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治疗提供影像学参考。方法 筛选出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就诊的中老年腰5峡部裂与腰5峡部裂...
李全修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脊柱前移腰椎
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探讨其重建或保留椎间高度及颈椎整体、置换节段、临近节段活动度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4 月采用Mobi-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赵海博陈晓东李全修杨学军
关键词: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颈椎间盘突出症
骶2螺钉在下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对于下腰椎腰椎管狭窄以及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伴腰椎前凸角过大的患者,在置入腰4、腰5、骶1螺钉系统时,由于钉尾靠近、力臂变短、骶1螺钉短小,造成内固定稳定性减弱,附加骶2螺钉有可能增加内置物的稳定性。本文就骶2螺钉在...
陈晓东蔚辰强易小波李全修孙志刚梁鹏展杨学军赵海博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腰椎融合术
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固定联合椎间钛网植骨对骨折邻近节段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固定联合椎间钛网植骨对骨折邻近椎间盘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32例(23 男/9 女)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根据AO分型:A3 16例,B2 10例,C...
梁鹏展陈晓东李全修赵海博杨学军孙志刚蔚辰强
关键词:胸腰椎腰椎骨折椎间盘退变
颌眉角在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颌眉角在强直性脊柱炎伴僵硬性胸腰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8—2013-06行截骨矫形术的32例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根据颌眉角确定截骨角度。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颌眉角、矢状面平衡(SVA)、腰椎前凸角(LL)、骨盆倾斜角(PT)。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60~280 min,平均210 min;术中失血量650~1 600 ml,平均850 ml。32例均获得平均28(19~3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显示截骨平面之间有骨小梁通过,动力位上无活动,均达到骨性融合。除2例出现间断性腰痛外,其他患者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颌眉角、SVA、LL及PT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眉角有助于指导强直性脊柱炎伴胸腰椎后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术中截骨角度的确定。
梁鹏展陈晓东翟明玉赵海博李全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截骨矫形术
3D打印技术结合MSCT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结合MSCT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脊柱X线正、侧位片,核磁共振(MRI)和后续手术;观察组患者行64排螺旋CT(MSCT)扫描和3D打印及后续手术。对2组患者的影像学结果进行观察,评价对2组患者的畸形类型及畸形个数所统计的结果;对2组患者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时间及置钉准确率进行评价;对2组患者手术中对内脏等器官的损伤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发现的畸形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2.384。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钉时间为2.57±0.42分钟,显著小于对照组的3.59±0.67分钟;观察组32例患者共置钉370根,准确356根,准确率达96.26%,对照组患者共置钉400根,准确344根,准确率达86.17%;2组患者在手术期间,均未对内脏器官、神经等造成损伤,效果良好。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MSCT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矫形的治疗中发挥良好的临床价值,显著提高对畸形处的发现率和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甘伟李全修李军艾阳平刘创宇陈晓
关键词:MSCT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重度腰椎滑脱症手术减压前后椎弓的螺钉置入的对比研究
目的 重度腰椎滑脱症是指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手术目前治疗以后路切开椎管加压,钉棒固定为主,但由于滑脱椎体退变程度大,往往不能按照常规Weinsten 定位法准确定位滑脱椎体,置钉时段的选择往往存在较大争议。分析重度腰椎滑...
蔚辰强陈晓东易小波李全修梁鹏展
关键词:重度腰椎滑脱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