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吉娜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腰椎
  • 3篇腰椎间盘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注射
  • 2篇疗效
  • 2篇胶原酶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治疗腰椎间盘...
  • 1篇盘移位
  • 1篇钳夹
  • 1篇重复注射
  • 1篇注射胶原酶
  • 1篇椎间盘移位
  • 1篇疗效观察
  • 1篇临床与病理特...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40...

作者

  • 4篇李吉娜
  • 3篇燕春山
  • 1篇王兵
  • 1篇郝风廷
  • 1篇颜倜
  • 1篇刘晓光
  • 1篇杨建
  • 1篇冯芳军
  • 1篇黄国平

传媒

  • 2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转化医学电子...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影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各项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盘内注射法对1085例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胶原酶注射。依据椎间盘突出的分型、椎间盘突出的体积、年龄、椎间盘溶解程度、注射的次数进行分组,观察各组疗效。结果随访3月~5年,平均7.2月。优:357例(33%);良:527例(49%)。优良率:膨出组25例(49%),突出组585例(82%),脱出组274例(85%)。脱出组效果最好。经一次注射患者491例,行二次注射者327例,经三次以上注射者282例。突出物体积大者(Ⅲ组)多次注射率为80%;突出物体积中等者(Ⅱ组)多数进行二次注射(69%);体积小者(Ⅰ组)多经一次注射(77%)。统计显示:注射次数与椎间盘突出大小之间有交互作用。复查CT突出的椎间盘溶解0~8mm,平均3.9mm,突出椎间盘溶解过半者705例(65%);其中,膨出组12例(21%),突出组453例(65%),脱出组273例(85%)。不同组间差异军有显著性,突出组、脱出组效果好;发生椎间隙略变窄184例,总体与组间差异均具显著性,膨出组最高39例(76%)。结论胶原酶注射适用于突出型、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尤其脱出型疗效更加;对于膨出型疗效差,易导致椎间隙变窄;突出型脱出型椎间盘体积大者可采用重复注射的方法治疗,且体积大小与注射次数相关。
李吉娜燕春山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胶原酶重复注射
椎间盘钳夹结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我院自2000年开展椎间盘微创介入工作,相继开展了胶原酶溶盘术、激光汽化减压术、射频消融术、臭氧髓核消融术。工作中发现,部分下肢症状明显,影像显示为包容性较大膨出伴有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2011年初对这部分患者我们采取椎间盘钳夹结合臭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李吉娜燕春山王兵
关键词:椎间盘钳夹臭氧
留针分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03年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于临床已30余年,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该技术日趋成熟.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2月,采用留针分次给药方法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0例,获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燕春山颜倜李吉娜郝风廷黄国平冯芳军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胶原酶类
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附1例报告)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包涵体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包涵体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为55岁中年女性,以右下肢无力起病;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右大腿肌肉组织活检示横纹肌纤维片状萎缩,部分横纹结构不清,肌束间纤维组织增生,部分肌核内移,少数肌核呈链状排列,个别肌纤维溶解或颗粒变性,淋巴细胞在肌束间片状浸润,纤维结缔组织中小血管周围慢性炎细胞浸润;病理示:横纹肌纤维部分萎缩、坏死,其包括再生肌纤维,肌纤维间纤维结缔组织出现增生,同时肌纤维出现边缘性空泡,个别肌纤维核及胞浆内可见包涵体,肌内膜间可见较多片状及灶性CD3^+、CD8^+的T淋巴细胞、少部分细胞为CD20^+的B淋巴细胞.结论:包涵体肌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肌肉病理学检查是诊断包涵体肌炎的重要手段.
杨建李吉娜刘晓光
关键词:包涵体肌炎病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