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人权目标在地方的实践:一个国际“反拐”项目的实施案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借助对一个国际"反拐"项目(TICW项目)实施的考察,来讨论国际人权目标在地方的实践问题。在一种"法律多元"的格局中,国际发展/人权项目如何才能获得有效的实施,关键在于如何消除、克服不同制度间过大的张力,把项目的人权目标、实施手段与地方环境相契合并有效地动员资源。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研究TICW项目的实施来回答这一问题。TICW项目的人权目标能够在地方环境中得以被接受和部分实现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在法律层面上,国际组织所要推进的人权目标与国家、地方的法律能够相互融通。第二,TICW项目是一种"软法律实施",这种行动方式克服了法律多元间通常会出现的张力和冲突。第三,地方政府本身要有治理社会的需要,项目契合了当地的政治、法律和社会需求。
- 李娜
- 关键词:反拐法律多元
- 守法作为一种个体性的选择——基于对建筑工人安全守法行为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面对构建法治社会的目标,学术界对守法的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在以实证研究方式考察法律规范、社会规范、个人规范对工人守法行为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显示,工人行动的逻辑主要受个体规范的影响,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则很弱。这表明,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存在着一种"无需法律实施的守法"。由此,针对不同的执法、监管领域内人们的行动逻辑,寻找影响守法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完全可能找到降低执法成本、促成守法的策略。同时,研究并非认为法律或法律性的因素不重要,而是主张更为细致、深入和全面地理解守法的过程,通过微观层面的经验性研究,揭示守法行为发生的背景和影响要素所具有的多元性,以此发展出多元化的守法研究方法和视角。
- 李娜
- 关键词:守法法律规范社会规范建筑安全
- 区域性法治评价的初步尝试——2009年“法治昆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评述既有法治指标评价模式,描述《法治昆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构成,解释指标选择的过程和方法、指标选择原则、指标体系的使用方法,对2009年《法治昆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全面阐释和介绍。
- 王启梁李娜
- 关键词:区域法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守法作为一种个体性的选择——基于对建筑工人安全守法行为的实证研究
- 2016年
- 工人行动的逻辑主要受个体规范的影响.法律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影响则很弱,这表明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存在一种“无须法律实施的守法”。由此,针对不同的执法、监管领域内人们的行动逻辑,寻找影响守法行为的关键性因素,完全可能找到降低执法成本、促成守法的策略。
- 李娜
- 关键词:个体性实证研究行动逻辑执法成本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