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

作品数:39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烧伤
  • 8篇创面
  • 6篇深度烧伤
  • 5篇伤患者
  • 5篇烧伤患者
  • 5篇重度烧伤
  • 4篇休克
  • 4篇严重烧伤
  • 4篇愈合
  • 4篇瘢痕
  • 3篇引流
  • 3篇植皮
  • 3篇植皮术
  • 3篇烧伤休克
  • 3篇重度烧伤患者
  • 3篇注射液
  • 3篇疗效
  • 3篇负压
  • 3篇补液
  • 3篇创面愈合

机构

  • 38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合川区中医院
  • 1篇深圳普门科技...

作者

  • 39篇李巍
  • 21篇张兵
  • 17篇李峥
  • 12篇谭嘉韬
  • 9篇何小龙
  • 6篇高兵
  • 6篇罗仁甫
  • 5篇宋哲
  • 5篇陈博
  • 4篇陈锋
  • 3篇赵煜
  • 3篇杜广刚
  • 3篇杨华英
  • 3篇李伟
  • 3篇狄文佳
  • 2篇岑瑛
  • 1篇蔡强
  • 1篇蔡强
  • 1篇蔡秀军
  • 1篇范强

传媒

  • 8篇实用医院临床...
  • 5篇华西医学
  • 3篇四川医学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医学科技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医院院长
  • 1篇2010年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通过运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人体功能部位深Ⅱ~Ⅲ°烧伤创面,改善创面愈合后皮肤功能及外型,减轻瘢痕挛缩。方法将15例患者分为A、B、C3组,每组各5例,A组创面采用保痂治疗加自身刃厚皮片游离移植,B组采用切、削痂处理加自身刃厚皮片游离移植,C组采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比较创面修复后和随访半年各组的外型、功能及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愈合时间、外观、瘢痕和肢体功能方面C组疗效优于A、B组。3组患者创面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ADM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人体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其修复后外观平整光滑,瘢痕增生不明显,功能活动良好,效果满意。
李巍张兵李峥冯卢罗仁甫
关键词:烧伤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自体刃厚皮
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联合应用在严重烧伤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谷氨酰胺(Gln)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对蛋白质代谢及创面愈合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4例烧伤总面积在40%~80%,Ⅲ度烧伤面积<30%的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加用生长激素和谷氨酰胺(rhGH+Gln),患者于伤后1~14 d输注谷氨酰胺0.4 g/(kg.d),且伤后3~14 d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0.2 U/(kg.d)。谷氨酰胺组于伤后1~14 d输注谷氨酰胺0.4 g/(kg.d)。对照组给予标准营养支持治疗。于伤后1,7,14,21 d检测3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血清白蛋白、总蛋白,于用药后7,14,21 d分析比较3组蛋白质代谢变化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而总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及谷氨酰胺组(P<0.05或0.01)。结论联合应用谷氨酰胺和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水平,有效促进蛋白合成,加快创面愈合。
谭嘉韬李巍李伟陈锋李峥何小龙
关键词:严重烧伤重组人生长激素谷氨酰胺蛋白质代谢
早期薄层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的存在是导致创面进行性加深及体内一系列病理生理性改变的根源,应用手术方法早期去除坏死组织并有效覆盖创面,是救治深Ⅱ度烧伤的主要手段。2008年7月-2010年6月,笔者单位应用早期薄层削痂联合VSD技术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张兵李巍李峥何小龙高兵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削痂薄层坏死组织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对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创面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多粘菌素B联合EGF治疗。比较2组老年病人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瘢痕发生率、创面细菌清除率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7、14、21 d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发生率、瘢痕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创面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7、14、21 d 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多粘菌素B与EGF联合治疗老年深Ⅱ度烧伤病人,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风险、减少疼痛的优势,适用于临床。
何小龙张兵李巍李峥陈博
关键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老年人
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34例治疗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度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特点,提高真菌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2008年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总结防治措施。结果本组真菌感染平均出现在伤后12天,主要类型是白色念珠菌26例(76.5%),其次是热带念珠菌5例(14.7%)、曲霉菌2例(5.9%)、毛霉菌1例(2.9%);34例真菌感染患者中痊愈31例,死亡3例,治愈率91.2%;抗真菌药物中伊曲康唑组治愈率85.7%,氟康唑组治愈率75.0%。结论重视诱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综合防治可以提高重度烧伤伴真菌感染的治疗成功率。
李巍张兵李峥
关键词:烧伤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
高能窄谱光子治疗Ⅲ度压疮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高能窄谱光子治疗Ⅲ度压疮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72例Ⅲ度压疮创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能窄谱光子照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7d、14d、21d后进行临床相关指标的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63.9%,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5.592,P<0.05);治疗14d、21d后,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53.8%、73.1%,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33.1%、46.2%,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t=2.584,t=2.378;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为(15.34±2.96)d,对照组治愈时间为(22.01±3.05)d,治疗组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t=2.522,P<0.05)。结论:高能窄谱光子照射治疗能减少Ⅲ度压疮创面分泌物,减轻创周红肿,缓解创面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张兵高兵李巍徐岩
关键词:光子压疮疗效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的快速补液治疗
大面积烧伤后,当体液丢失到一定程度便可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延迟复苏会发生休克,需要加以大力补液。本组病例观察了在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情况下,在临床上怎样通过补液迅速纠正休克。通过
谭嘉韬赵煜李巍狄文佳宋哲
文献传递
猪烧伤创面渗出液蛋白质组学及创面修复过程中蛋白水解动态变化研究
2021年
目的分析猪烧伤创面愈合不同时期创面渗出液蛋白质和蛋白N端动态变化,确定评估创面进展关键转折点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方法西藏小型猪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2头:伤后第0~2天(2 d)、第2~4天(4 d)、第4~6天(6 d)、第6~8天(8 d)。用固体酒精燃烧30 s制作4组5 cm大小深二度皮肤烧伤创面,并将环氧乙烷灭菌的泡沫敷料切成适当的尺寸并置于创面内以收集创面渗出液。利用末端胺底物同位素标记技术-同位素标记相对或绝对定量技术(TAILS-iTRAQ)从猪烧伤模型的创面渗出液中建立了一个时间分辨的蛋白质组和N-末端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来解释接受烧伤患者的异质数据集,确定表皮和真皮来源蛋白质的差异丰度和蛋白水解过程在评估创面进展关键转折点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候选物。结果研究从猪创面渗出液中收集了1060种可定量蛋白质和1667种neo-N-末端的数据集。通过单向方差分析,确定了416种蛋白质和371种neo-N-末端的丰度随时间发生显著变化以及188个neo-N-末端子集[它们相对于整个蛋白质的丰度发生了显著变化(裂解)]。IPA富集分析显示,与炎症相关的通路(巨噬细胞中的活性氧/一氧化氮合酶、急性期信号传导、补体系统)和损伤有关的通路(凝血系统)在烧伤后第4、6天(聚类2和3)具有高丰度以及与细胞增殖和迁移相关的蛋白质在愈合阶段(第8天)(聚类4和5)具有高丰度。对猪烧伤创面模型和患者数据得出的时间分辨蛋白丰度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显示,上皮黏着连接动态相关的蛋白质丰度变化具有极高的相关性(0.84~0.98),其中黏附蛋白Zyxin(ZYX)、Ras GTPase激活蛋白IQGAP1(IQGA1)、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肽酶1(HTRA1)可作为创面负压吸引治疗治疗患者创面渗出液中愈合进程的标志。结论通过采用iTRAQ-TAILS分析来自猪烧伤模型的创面渗出液,鉴定了体内许多已知和新颖的蛋白水解加工事件,
高兵韩志芬曲滨李巍杜广刚
关键词:烧伤蛋白质组学蛋白水解
透明质酸锌凝胶在治疗糖尿病足创面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锌凝胶治疗糖尿病足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60例创面面积≤6cm2的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9~80岁,平均58岁。糖尿病病程4~20年,糖尿病足病程2~12周。按照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为Ⅰ、Ⅱ、Ⅲ级(每级各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每级各1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创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胰岛素或降糖药控制血糖,并同时给予抗炎、改善微循环及营养支持治疗。处理上治疗组加用透明质酸锌凝胶,对照组仅常规换药,治疗后4、8周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8周时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30.0%,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Ⅱ、Ⅲ级创面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25±8.52)d,对照组为(29.16±9.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细菌培养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透明质酸锌凝胶制剂应用于糖尿病足的创面治疗,能起到保护创面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为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李巍张兵高兵
关键词:糖尿病足创面愈合
4287例烧伤病员临床分析
2001年
我科从 197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烧伤病员 42 87例。我们按年代 (即 70年代 ,80年代及 90年代 )将其分为 3组 ,对各组病例的致伤原因 ,烧伤部位 ,常见并发症 ,死亡率 ,死亡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与讨论。
罗仁甫何洪明张兵李巍杨华英蒋君志蔡强范强
关键词:烧伤并发症死亡率病例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