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作品数:6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省立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固尔苏与NCPAP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中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固尔苏与NCPAP(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的联合应用在早产儿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体重分为1000~1490g(30例)、1500~1999g(33例)、2000~2499g(35例)组,开展固尔苏与NCPAP的联合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两比较证实,与1000~1490g组相比,其余两组的有效率较高,治疗天数较少,P<0.05.相较于1000~1490g组,1500~1999g的有效率更高,住院天数少,P<0.05.1000~1490g组的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率为46.67%,1500~1999g组为33.33%,2000~2499g组为17.14%,P<0.05。与1000~1490g组相比,其余两组的Pa CO2和Pa O2改善更显著,P<0.05。相较于1000~1490g组,1500~1999g的上述指标改善更好,P<0.05。三组患儿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体重和应用固尔苏联合NCPAP的效果呈现正相关,对于早产儿开展此法治疗,可以提升血气指标,降低肺透明膜病变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李巧云 卓瑞燕 程奇关键词:固尔苏 NCPAP 早产儿 早产儿PICC异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5 2013年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末端放置于上腔静脉的、可长期留置的一种导管,专为需要进行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所设计。PICC为患儿提供了可靠、安全的静脉通道,既能减少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静脉营养的供给,而且并发症少。导管异位是临床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陈炎英 林惠珠 李巧云关键词:PICC 经外周静脉穿刺 早产儿 中心静脉导管 长期静脉输液 上腔静脉 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微创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13年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早产儿因动脉管壁平滑肌发育不成熟,管径大,管壁薄,缺乏肌肉组织,且无内膜下垫,收缩时管腔不易关闭,再加上肺组织发育不成熟,更影响了动脉导管的正常收缩,其动脉导管未闭发病率高达40%~60%。部分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通过保守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导管粗大的患儿可发展为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并可危及生命,需急诊行外科结扎手术治疗。我科近年对10例早产儿实施全胸腔镜微创动脉导管钳闭术,围手术期给予精心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张亚需 李巧云 卓瑞燕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围手术期护理 微创手术 早产儿 先天性心脏病 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疏通新生儿PICC血栓堵管的探讨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试验对比的方式探讨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疏通新生儿PICC血栓堵管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60例新生儿PICC血栓堵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肝素钠进行疏通新生儿PICC血栓堵管,实验组使用小剂量尿激酶进行疏通。结果对照组使用肝素钠通管成功7例,失败23例,成功率为23.3%。后改为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23例PICC血栓堵管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最终全部疏通;实验组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疏通PICC血栓堵管成功30例,成功率为100%。结论使用小剂量尿激酶等量置换法在疏通新生儿PICC血栓堵管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卓瑞燕 李巧云 林春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危重新生儿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09年 李巧云 朱慧 卓瑞燕关键词: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危重新生儿 临床研究资料 刺激性药物 长期输液 静脉通道 NICU护士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2016年 目的调查分析NICU护士压力源,寻找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及自设问卷,对本市100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NICU护士压力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其中已婚护士高于未婚护士,护龄在5~10年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护士工作压力大,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减压,采取个体化措施。 李巧云 张亚需 卓瑞燕 林春关键词:NICU 护士 压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