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平
- 作品数:102 被引量:58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针刀干预对颈型颈椎病兔颈多裂肌细胞中Wnt3α、β-catenin和MyHC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针刀干预对颈型颈椎病模型兔颈深部多裂肌血流变化的影响及对多裂肌细胞中Wnt信号蛋白-3α(Wnt3α)、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肌球蛋白重链-I(MyHC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兔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刀组,采用低头位方法建立异常应力诱导下的颈型颈椎病兔模型,8周后通过X线摄片验证造模结果。在造模成功后第3天进行干预,以针刀四步法为指导,每周1次,共干预4周。模型组、针刀组采用相同固定方式固定。结束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法观测各组实验兔颈部肌肉血流供应状况变化;Western blot法和q-PCR法检测颈部深层多裂肌中Wnt3α、β-catenin、MyHC1蛋白和基因含量的变化。结果 多普勒超声显示:空白组家兔颈部肌肉结构完整肌束连续,肌束呈中低水平回声,肌束膜呈强回声。血流信号呈点状分布。模型组家兔颈部肌肉结构完整性被破坏,肌肉组织内肌丝回声增强,肌束膜和肌内结缔组织网络样回声断续。整体相较空白组回声信号偏高。血流信号较空白组丰富,由点状融合成片状。针刀组家兔颈部肌肉结构完整性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肌束膜连续性有所恢复。血流信号呈点状分布,但较空白组仍可见血流信号增多;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颈多裂肌中Wnt3α、β-catenin、MyHC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中Wnt3α、β-catenin、MyHC1蛋白表达增加(P<0.05);q-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颈多裂肌中Wnt3α、β-catenin、MyHC1基因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刀组中Wnt3α、β-catenin、MyHC1基因表达增高(P<0.05)。结论 实验所选取的颈型颈椎病兔模型具有可行性;针刀干预可以减轻炎症,促进肌组织供血恢复;针刀治疗修复颈型颈椎病受损颈肌的可能机制是通过干预调整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达到促进颈部肌肉修复,改善颈椎力�
- 张雅雯李姜嫄李沅骋万成雨涂玥李开平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WNT信号通路多裂肌
- 高同型半胱氨酸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冠心康的干预研究
- 目的:建立兔HHcy模型,观察HHcy兔血浆Hcy浓度、血脂变化,及主动脉内皮细胞中MCP-1、VCAM-1、Bcl-2、IVlMP-2的表达,探讨其与AS发病的关系,进而探讨中药复方冠心康对高蛋氨酸饮食所诱导的HHcy...
- 李开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心康中药复方制剂半胱氨酸含量内皮功能障碍
- 针灸学实践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李开平
- 关键词:针灸学非智力因素实践教学
- 针刀临床的几个问题
- 针刀临床上有很多悬而未决、困惑、亟待解决的问题。认清这些问题的本质,无疑对针刀的发展是有益的。作者分别从针刀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误诊误治、标准化的问题与针刀发展的悖论、关于准确理解针刀医学的优势、认真对待针刀文献计量学...
- 李开平李玉堂
- 关键词:针刀医学文献计量学
- 刍议临床体位对针刀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文章以针刀在侧卧位下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为例,探讨针刀临床的安全性问题,强调适当体位是临床安全性、有效性的保证;鉴于针刀由针刺发展而来,理论回顾了古代文献对针刺安全性和针刺体位的相关记载,结合当今针刀临床,着重说明熟悉解剖学是临床操作中选择合适体位的前提和依据。
- 何宁宁李开平
- 关键词:体位肩胛提肌针刀安全性
- 针刺对重症肌无力模型兔血清IL-18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兔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和白介素18(IL-18)的影响。方法:选用3月龄雌性日本大白兔造模,评估后随机分组:模型组、单纯针刺组、单纯中药组、针药结合组。予以相应处理。各组于第0、4、8周取血,测定AChR-Ab和IL-18。结果:针刺阳陵泉和中药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EAMG兔血液AChR-Ab和IL-18的含量,针药结合有协同作用(P<0.01)。结论:针灸可以影响EAMG兔血液AChR-Ab和IL-18含量,这可能是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 李开平葛恒清
-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针灸效应阳陵泉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白介素18
- 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观察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临床纳入失眠症患者87例,分为治疗组(针刺法)45例和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42例。对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在PSQI量表积分、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治疗前后分析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PSQI量表积分组间比较疗效相当,但治疗组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两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心烦易怒、心悸不安、痰多口黏、口苦口臭、头晕头痛、便秘等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项疗效相当。结论:阴阳气血配穴针刺法结合耳穴贴压不仅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眠作用,而且能改善因失眠伴发的各种症状。
- 夏秋芳李开平东贵荣
- 关键词:针灸效应失眠症阴阳气血配穴法耳穴贴压
- 无创兔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设计一种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为防治颈椎病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实验载体。方法:2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组兔置于改良后的兔盒中,剔去颈部毛发,敷以自制保湿冰袋,调节保湿冰袋松紧并将其下端扣住兔盒,使兔的颈部成低头屈曲位45°,将吹风机出风口对准兔颈部,风力5级。每次造模2 h,每天造模2次,共4 h。对照组兔置于兔盒中,允许其颈部自由活动。造模1个月后,每组兔麻醉或处死后行:1x线影像学观察,2光镜下组织形态学观察,3退变颈椎间盘髓核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变化。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模型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有轻微骨质增生,椎间盘髓核脱水皱缩,重量减轻。纤维环产生放射状裂隙,胶原纤维变性、紊乱甚至断裂;退变髓核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浓度显著升高(P<0.01)。对照组颈椎及椎间盘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本造模法符合人颈椎病发病规律,避免了致病因素单一,操作简便易行,造模方法对所观察组织无损伤干扰,有利于本病防治的进一步研究。
- 张欣李殿宁李开平田弯弯张露陈潮铭陈茗洲王晴晴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
- 针刀干预颈型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1年
- 颈型颈椎病是以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颈部综合性疾病,临床多以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为主,一般出现在颈椎病的初始阶段,如何通过干预使这一阶段的病程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延缓颈椎病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试从临床角度出发,将近10年有关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相关方法综述如下。
- 宋子琪李开平
-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刀
- 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腰背部筋膜及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治疗。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核磁共振成像下病变组织显影面积以及热敏点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PRI、VAS评分、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RI、VAS评分、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热敏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热敏点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下病变组织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病变组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热敏灸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韦晔葛恒清李开平王艳萍
- 关键词:腰背肌筋膜炎热敏灸针刀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