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敏

作品数:54 被引量:286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SFC—云南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植物
  • 24篇核型
  • 20篇染色体
  • 18篇染色体数
  • 18篇染色体数目
  • 10篇核型分析
  • 7篇特有植物
  • 7篇细胞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6篇核型研究
  • 5篇多倍化
  • 5篇蝇子草
  • 5篇细胞学
  • 5篇细胞学研究
  • 5篇进化
  • 5篇居群
  • 5篇菊属
  • 4篇地理学研究
  • 4篇风毛菊属

机构

  • 54篇云南师范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教育部
  • 2篇云南大学
  • 2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54篇李志敏
  • 19篇孙文光
  • 14篇孙航
  • 7篇张永洪
  • 6篇张永增
  • 6篇陈光富
  • 4篇张建文
  • 3篇彭德力
  • 3篇牛洋
  • 3篇陆覃昱
  • 3篇岳学坤
  • 2篇乐霁培
  • 2篇蔡金红
  • 2篇朱丽娟
  • 2篇徐波
  • 2篇刘常周
  • 2篇杨丽娥
  • 2篇巴罗菊
  • 2篇曹文娟
  • 2篇宋敏舒

传媒

  • 14篇云南师范大学...
  • 10篇植物分类与资...
  • 5篇云南植物研究
  • 4篇植物科学学报
  • 3篇广西植物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生命世界
  • 1篇植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中国野生植物...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植物学研究
  • 1篇云南省植物学...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4
  • 1篇199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雪莲花的染色体进化之路
2020年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对于物种遗传与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数目和结构变化会导致物种形态、生理、生化、适应等变化。通常物种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比较保守稳定的,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会使植物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形成的合子具有不同的染色体数目变异。自然状态下的物种发生染色体变异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自然环境中紫外辐射、温度变化。
孙文光(文/图)李志敏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变异紫外辐射温度变化染色体进化雪莲花
国产含羞草科一些属花粉形态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利用光镜及电镜观察了中国含羞草科金合欢属、合欢属、棋子豆属、围诞树属、朱缨花属、心叶合欢属等6属37种(含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对其花粉大小,外壁纹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为16合花粉(除薄叶围诞树Aberamautile为8合花粉外),在分类上无多大价值;而花粉大小及外壁纹饰却有一定的分类意义。表现为:金合欢属花粉较小,直径为25—30μm,很容易区别;其余属花粉直径均在50μm以上。在合欢属中,其外壁纹饰光滑或近光滑,稀为粗糙。而棋子豆属、朱缨花属、心叶合欢属的花粉外壁皆为瘤状。围诞树属则呈疣状或近疣状。此外,还对部分属间关系的分类学处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李志敏
关键词:含羞草科花粉形态学
瑞香属和荛花属的数量分类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瑞香属和荛花属为瑞香科瑞香亚科的落叶或常绿灌木,中国西南部是瑞香属和荛花属的重要分化中心。全世界共有瑞香属95种、荛花属70种,中国分布有瑞香属52种、荛花属49种。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分类学研究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花盘形状和果实类型在传统分类中一直是区分瑞香属和荛花属的典型特征,而花盘形态和果实类型在2个属中存在交叉和过渡,部分植物分类学家根据这些特征将两个属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归并。该研究采用数量分类法对瑞香属77种(变种)和荛花属62种(变种)植物,选取32个形态学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两属均未形成单系类群。在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分析的贡献值为35.56%,传统分类中用来区分两属的花盘形状、叶序及果实类型等特征对前3个主成分贡献相对较小,因此,传统分类学中对这两个属进行区分的性状并没有典型的分类学意义。同时,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散点图均不能将这两个属区分开来。数量分类研究结果显示两属植物存在明显的交叉,支持瑞香属和荛花属不是两个独立自然类群的观点。
张永增孙文光蒋鑫李志敏张永洪
关键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单系
湖南植物分布新资料被引量:1
2020年
报道了6个分布于湘西北的湖南植物新记录物种,隶属于6个科6个属,分别为虎耳草科的大桥虎耳草(Saxifraga daqiaoensis F.G.Wang&F.W.Xing),槭树科的乳源枫(Acer chunii W.P.Fang),鼠李科的亮叶鼠李(Rhamnus hemsleyana C.K.Schneider),杜鹃花科的弯尖杜鹃(Rhododendron adenopodum Franchet),兰科的瓶兰花(Diospyros armata Hemsley)及长距美冠兰(Eulophia dabia(D.Don)Hochreutiner).
刘群徐中福张明和刘雪晴张代贵李志敏
关键词:被子植物
青藏高原3种蝇子草属植物的核型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利用植物常规压片法对青藏高原地区的石竹科3种蝇子草属植物首次进行了核型分析,针对核型不对称系数(AI)与染色体倍性开展了讨论,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道孚蝇子草(Silene dawoensis Limpr.)核型公式为2n=2x=24=20m+2sm+2st,核型不对称性为2A,AI值为3.09,为二倍体植物;印度蝇子草(S. indica Roxb. ex Otth)核型公式为2n=4x=48=48m,核型不对称性为1B,AI值为0.88,为同源四倍体植物;狭果蝇子草(S. huguettiae Bocq.)核型公式为2n=6x=72=72m,核型不对称性为1A,AI值为0.82,为同源六倍体植物。其中,道孚蝇子草的AI值和不对称系数最高,在3种蝇子草属物种中处于更为进化的位置。同时结合前人蝇子草属染色体报道数据,验证了蝇子草属植物主要基于染色体数目为2n=24二倍体水平的进化趋势。上述3种蝇子草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均为首次报道,补充了青藏高原蝇子草属植物的细胞学资料,可为该属提供细胞学分类信息,并为探讨石竹科植物在该区域的系统演化关系积累基础资料。
底远哲胡伸萌王海霞孙文光李志敏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核型多倍化
中国西南地区6种植物的核型研究及其系统学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对主要采自中国西南地区横断山的6种植物:扁核木(Prinsepia utilis)、小叶金露梅(Potentilla parvifolia)、峨眉繁缕(Stellaria omeiensis)、金铁锁(Psammosilene tunicoides)、山卷耳(Cerastium pusillum)和独尾草(Eremurus chinensis)进行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研究表明:(1)6个种的核型公式和不对称性如下:扁核木2n=2x=30=1M+20m+9sm,2A;小叶金露梅2n=2x=28=21m+7sm,2B;峨眉繁缕2n=8x=72=1M+71m,1B;金铁锁在同居群下有倍性变化,2n=2x=14=14m,1A和2n=4x=28=28m,1A;山卷耳2n=2x=24=24m(2sat),1A;独尾草2n=2x=14=2m+2sm+8st+2t,4B。(2)讨论了染色体资料在这些物种分类和系统上的意义,支持扁核木为李亚科下的扁核木属;位于委陵菜属木本系的小叶金露梅主要以二倍体和四倍体为主,而草本系的委陵菜属植物多为多倍体。(3)该研究首次报道峨眉繁缕为八倍体,是繁缕属发现的最高倍性的物种;对比金铁锁属与蝇子草属的染色体研究发现,金铁锁属可能是由它们的共同祖先通过非整倍化产生;该研究首次发现山卷耳存在染色体数目2n=24的情况,且有1对随体;独尾草的研究进一步证明该物种可能为二型核。
杨慧娴孙文光欧晓昆李志敏
关键词:染色体数目核型
染色体数据的挖掘及其在植物多样性进化研究中的利用被引量:12
2019年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加倍)是植物物种形成的重要途径,现存的被子植物可能都发生过一次甚至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化传统的定义是染色体数目相对于祖先类群呈整倍性增加。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核型分析,核型能够提供物种的基本细胞学参数,包括染色体数目、倍性水平、核型不对称性、核型变异系数等。目前核型研究的趋势表现出从物种基本核型参数分析逐渐演化到多类群、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一方面植物核型分析从种群、物种、科属的类群到生命之树,探讨染色体核型在各支系的进化特征、趋势以及驱动植物系统进化的细胞学机制;另一方面探讨和分析区域或生态系统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谱或倍性等细胞学特征,可以探究区域地质环境变化或生态环境对染色体倍性等的影响,或通过区域染色体谱的构建,分析区域植物区系的形成和进化历史。因而,植物核型研究为系统发育、分子系统进化、生命之树以及植物区系地理的起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植物核型分析与多倍化研究中得到运用,从而揭示了植物类群或植物区系的染色体进化以及细胞地理特征。今后植物细胞学研究趋势会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各研究领域证据,从不同水平角度综合分析植物核型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及意义,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植物物种多样化与物种形成原因。
孙文光孙航孙航
关键词:核型多倍化染色体进化植物多样性
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在青藏高原隆起后的演变和发展被引量:59
2003年
青藏高原植物区系是第三纪古地中海退却,青藏高原成陆以后开始发展演变而来的。化石资料表明,在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具有同特提斯早第三纪喜暖的樟叶林一致的植物区系;在第三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而逐步消失;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它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新第三纪以后由于古地中海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一些代表类群:黄花木属、沙冬青属、Anagyris、钩毛草属、无心菜属、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科,马桑属、高山栎组、沙棘属等类群分布区和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说明了这些旱生的地中海成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进一步分化形成了中亚成分、地中海—西亚—中亚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中国喜马拉雅成分等,并形成了一些间断、残遗和特有的分布现象。因此,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是现代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一个重要源头。通过分析也进一步论证了第三纪早期沿古地中海东西迁移路线和在此路线分别同热带亚洲、非洲和南美洲进行的南北迁移可能是青藏高原同欧洲、北美、南半球等间断分布格局形成的一条重要途径。
孙航李志敏
关键词:古地中海青藏高原植物区系
瑞香属和荛花属(瑞香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选取瑞香科56种瑞香属(Daphne)植物,44种荛花属(Wikstroemia)植物,及12种外类群,进行叶表皮研究.结果表明,瑞香属和荛花属植物叶表皮性状整体具有一致性:表皮细胞大多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大多为平...
张永增孙文光张永洪李志敏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绢毛苣属4种8居群基因组大小被引量:2
2019年
以绢毛苣属(Soroseris)植物肉菊(S.umbrella(Franch.)Lipsch)、绢毛苣(S.glomerata(Decne.)Stebbins)、羽裂绢毛苣(S.hirsuta(Anth.)Shih)和金沙绢毛菊(S.gillii(S.Moore)Stebbins)4个种的8个居群为材料,采用WPB和Galbraith s buffer两种裂解液分别处理样品,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DNA含量,并使用常规染色体压片法确定其细胞倍性。结果显示:两种裂解液中,最适于绢毛苣属植物DNA含量测定的裂解液为WPB;4个物种中,羽裂绢毛苣的基因组最小;细胞倍性水平对1Cx-值的影响较小。此外,本研究发现可采用种子萌发形成的幼苗代替难以获取的植物幼嫩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杨慧娴饶培瑜胡晶晶欧晓昆李志敏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基因组大小倍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