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雯

作品数:31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篇氨酸
  • 10篇苯丙氨酸
  • 9篇苯丙酮尿症
  • 7篇血症
  • 7篇酸血症
  • 7篇高苯丙氨酸血...
  • 6篇饮食
  • 6篇食疗
  • 5篇营养
  • 4篇营养状况
  • 4篇食物
  • 4篇老年
  • 4篇基因
  • 3篇养生
  • 3篇饮食治疗
  • 3篇突变
  • 3篇中医
  • 3篇住院
  • 3篇住院患者
  • 3篇老年住院

机构

  • 29篇中日友好医院
  • 3篇卫生部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作者

  • 30篇李晓雯
  • 13篇贺春
  • 13篇沈明
  • 10篇喻唯民
  • 7篇周忠蜀
  • 7篇陈京柱
  • 6篇陈禹
  • 6篇王琳
  • 5篇赵世萍
  • 5篇于永超
  • 5篇杨勤兵
  • 5篇林兵
  • 5篇杨凌
  • 5篇王琨蒂
  • 4篇张知新
  • 3篇付桂香
  • 2篇靳耀英
  • 2篇常明
  • 2篇李薇
  • 2篇王亚非

传媒

  • 7篇中老年保健
  • 4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家庭健康(医...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08
  • 3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3
  • 1篇199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食疗的近10年文献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2007年1月~2016年12月收录的中医食疗期刊文献,分析近10年中医食疗的研究情况。方法:以"食疗"并含"中医"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建立Excel数据库,对文献的发表年、地区、发表、期刊、基金支持和研究类型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筛选文献740篇。近10年中医食疗研究论文数量稳定增长,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成为研究主体,论文以疾病的食疗干预为主要研究内容,存在基金支持不足、基础研究薄弱、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等问题。结论:中医食疗逐渐受到研究者关注,已开展大量相关研究,为中医食疗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陈禹石劢李晓雯王亚非林兵于永超马小陶
关键词:中医食疗
二氢蝶啶还原酶缺乏症的延迟诊断及新的基因突变1例
李薇王琨蒂李晓雯沈明
营养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医学营养治疗对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改变、病情控制、心血管并发症预防及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作用,为其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既往(至少3个月前)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是否已接受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近3个月内耐受性及依从性良好)分别纳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收集基本资料,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调查近3个月内的膳食摄入情况。采集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糖、血脂、腰围等反映病情及其控制情况的临床指标,同时采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其生存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能量摄入及脂肪供能比有所降低,糖类供能比及膳食纤维的平均摄入量有所增加(P<0.05)。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心理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医学营养治疗对于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及其心血管并发症预防方面有一定效果,同时,其生存质量(尤其是心理维度)亦有所提高。
马小陶林兵于永超陈禹王亚非张全华李晓雯付强石劢
关键词:2型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食物的食疗作用
2006年
李晓雯陈京柱
关键词:食疗作用食物维生素B2维生素B1粳米粥维生素C
不同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的临床表型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临床表型,了解HPA患者对低苯丙氨酸(Phe)饮食治疗的反应性。方法HPA患儿44例均口服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20 mg/kg)或Phe-BH4联合负荷试验,同时进行尿喋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喋呤还原酶(DHPR)测定。治疗前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智力测定并行脑电图检查。予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患者低Phe饮食治疗,控制血Phe在120~360μmol/L,监测Phe耐受量。结果1.确诊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儿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7.8个月;生化代谢表型均为轻度或中度HPA。2.部分BH4缺乏症患儿确诊前经低Phe饮食治疗后血Phe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但仍出现进行性神经损害,脑电图异常率为72.7%。3.BH4反应性PAH缺乏症的发育商明显高于其他HPA;饮食治疗中的Phe耐受量较高。结论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者对饮食治疗的反应性更好。早期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李晓雯杨凌沈明张知新周忠蜀赵世萍贺春喻唯民
关键词:高苯丙氨酸血症表型饮食
饮食宜忌
2006年
李晓雯陈京柱
关键词:宜忌身体素质地理因素营养素食物
300例苯丙酮尿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从1984年11月至1996年5月,我院收治苯丙酮尿症(PUK)患者300例例,其中28例(9.3%)经新生儿筛查发现并在出生后三个月内开始治疗,就诊时无PKU的临床症状。56例(18.7%)在3-12个月时就诊,216...
喻唯民贺春李晓雯靳耀英沈明张勇徐力乔付
文献传递
中国北方人群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症的筛查、治疗和长期预后。方法自1992年到2005年,我院共诊治主要来自中国北方地区的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 lalaninemia,HPA)患者618例。采用尿蝶呤谱分析,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ihydropteridinereductase,DHPR)活性测定及四氢生物蝶呤负荷试验,对这些患者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确诊患者立即进行BH4、左旋多巴和5羟色胺三药联合治疗。定期随诊患者的精神运动和智能发育情况。结果(1)在618例HPA患者中,共鉴别出38例BH4缺乏症,而且皆表现为尿生物蝶呤显著降低,新蝶呤显著增加,红细胞DHPR活性正常,血苯丙氨酸浓度在BH4负荷后4~8小时内降至正常,即全部是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yruvoyl tetrahydropterinsynthase,PTPS)缺乏型,被确诊时的年龄为2岁零1个月~13岁;(2)其中,只有27例患儿接受规律治疗并定期随诊。在经过3个月~10年的治疗后,患者的发育商或智商(developmentorintelligence quotient,DQ/IQ)明显提高(治疗前后分别为52±16,79±15),但智能发育各个方面并不平行;(3)通过对患儿目前DQ/IQ与治疗开始时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二者呈明显负相关(r=-0.714,P<0.01)。结论对所有HPA患者都必须早期进行BH4缺乏症的鉴别诊断;PTPS缺乏症是中国北方导致BH4缺乏症的主要原因;PTPS缺乏症患者必须进行BH4、左旋多巴和5羟色胺三药联合治疗,而且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王琳喻唯民李晓雯贺春常明沈明赵世萍付桂香沈抒刘孜孜萧广仁
关键词:高苯丙氨酸血症四氢生物蝶呤缺乏症预后
四氢生物蝶呤不同反应性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的临床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四氢生物蝶呤(BH4)不同反应性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型特点。方法:37例PAH缺乏症患者均经尿蝶呤谱分析和红细胞二氢蝶啶还原酶(DHPR)测定排除BH4缺乏症后确诊。根据BH4负荷试验结果诊断BH4反应性PAH缺乏症13例和BH4无反应性PAH缺乏症24例;全部患者治疗前行脑电图检查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对其进行智力测定。随诊低苯丙氨酸(Phe)饮食治疗的Phe耐受量。结果: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者初诊血Phe浓度652.5±236.8μmol/L,为轻、中度高苯丙氨酸血症;BH4反应性PAH缺乏症患者发育商(DQ)显著高于BH4无反应性PAH缺乏症(P<0.01),脑电图异常率显著低于BH4无反应性PAH缺乏症(P<0.01)。两者的Phe耐受量亦有不同。结论:BH4不同反应性PAH缺乏症的生化代谢表型组成、DQ、神经系统受累程度和Phe耐受量方面均存在差异。
杨凌沈明周忠蜀张知新李晓雯赵世萍贺春沈抒喻唯民
关键词: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酮尿症表型
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与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用不同营养评价方法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中日友好医院住院治疗的年龄≥65岁的225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第三天使用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进行评估时测量上臂围(AC)、小腿围(CC)、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记录入院后距进行评估最近的一次血清白蛋白(ALB)检测值。使用统一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MNA-SF、AC、CC、ALB评定住院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分别是58.7%、24%、34.7%、22.7%,BMI的评定表明,低体重占20%,超重和肥胖占38.2%。年龄、对自身营养状况的关注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较高。加强营养宣教,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定期进行营养评价、积极进行营养干预和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
李晓雯陈禹杨勤兵
关键词:营养评价营养状况老年住院患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