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85 H指数:5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调查不同强度有氧训练对卒中后恢复期患者躯体运动功能、耐力、抑郁的影响。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3例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将纳入患者分为研究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研究组进行60%~80%心率储备的高强度有氧跑步机训练,对照组进行40%以下心率储备的室外步行训练。两组均训练16周。比较两组低能耗活动时间、抑郁[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躯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耐力情况[6 min步行测试(6MWT)评分、递增式往来步道测试(ISWT)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HAMD评分、6MWT评分、ISWT评分、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训练前(P均<0.05),且研究组6MWT评分、ISWT评分、Fugl-Meyer评分、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训练后体力活动水平、低能耗活动时间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仅靠有氧运动并不能有效提高体力活动水平,但可改善卒中后恢复期患者的抑郁、躯体活动能力和耐力,且较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效果更加明显。 崔永刚 李树强 张婷 吴睿关键词:有氧训练 体力活动水平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tDCS)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分为tDCS组、rTMS组及联合组, 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 在此基础上tDCS组、rTMS组患者分别辅以HD-tDCS治疗或rTMS治疗, 联合组患者则辅以HD-tDCS及rTMS联合治疗(治疗顺序未固定), 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Brunnstrom分期标准、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对3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MA-UE、MBI评分及上肢Brunnstrom分期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联合组FMA-UE及MBI评分的改善幅度[分别为(14.2±6.5)分和(17.0±8.3)分]均显著优于tDCS组和rTMS组(P<0.05)。结论 HD-tDCS联合rTMS干预能更有效地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且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好, 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rTMS或HD-tDCS治疗, 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郭清允 张婷 李树强 许梦雅 吴睿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Hsa_circ_0000880在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2021年 目的:探索hsa_circ_0000880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生物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集28例AD患者(AD组)以及28例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浆,采用qRT-PCR法检测hsa_circ_0000880和miR-214-3p的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价hsa_circ_0000880诊断AD的临床价值。分析AD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评分与血浆hsa_circ_0000880水平的相关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hsa_circ_0000880与miR-214-3p之间的关系。SH-SY5Y细胞分为si-Circ和si-NC组,分别转染hsa_circ_0000880 siRNA和对照siRNA,采用qRT-PCR法检测miR-214-3p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血浆hsa_circ_0000880水平升高(P=0.015);其对AD诊断ROC曲线的AUC为0.886,95%CI为0.773~0.999。AD患者血浆hsa_circ_0000880水平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r=-0.646、-0.601,P<0.001)。AD患者血浆miR-214-3p与hsa_circ_0000880水平呈负相关(r=-0.053,P=0.002)。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214-3p mimic和Wt-hsa_circ_0000880共转染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抑制hsa_circ_0000880表达后SH-SY5Y细胞中miR-214-3p的表达升高(P=0.048)。结论:Hsa_circ_0000880可能通过影响miR-214-3p的表达,从而在AD中发挥病理作用;hsa_circ_0000880可作为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崔健 李婧静 李飞翔 李树强 朱洪山 朱宁 闻君 刘伟利 陈艳艳 吴睿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PBL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在神经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3D Slicer软件应用与单纯采用P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比较。方法将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实习的32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随机分组,教学中应用PBL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的16名实习生为观察组,单纯应用PBL模式的16名实习生为对照组,按教学大纲完成对两组实习生的授课,以出科理论、技能考试、满意度问卷结果为评判方法。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教学形式、学习氛围、学习效率、神经系统解剖的掌握、神经系统疾病诊疗临床思维能力的养成5个方面满意程度的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康复科实习生临床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模式结合3D Slicer软件较单纯采用PBL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实习生的神经病学理论、临床技能水平与教学满意度。 李飞翔 李婧静 朱洪山 崔永刚 李树强 陈文灿 马丛丛 胡源 郭清允 吴睿关键词:神经病学 临床教学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对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接受手法治疗前先使用蜡疗在患侧肩关节贴敷40 min,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软组织痉挛,在手法治疗结束后再使用干扰电镇痛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按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Constant-Murley(C-M)肩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者的疼痛强度。结果治疗后,两组肩关节活动度增大,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降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C-M评分升高,观察组C-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应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增加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提高肩关节的运动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 崔永刚 庄敏 许梦雅 杨小兵 崔健 陈艳艳 李树强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 物理因子 改良微创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改良微创手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9例改良微创手术治疗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有12例患者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 刘合玉 吴睿 朱洪山 赵伟丽 夏彬 朱宁 李树强 罗凤萍关键词:小脑出血 康复训练 高频外周磁刺激治疗36例脑卒中患者足内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高频外周磁刺激腓骨长短肌治疗脑卒中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康复科脑卒中足内翻患者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8)和对照组(n=18),连续高频外周磁刺激腓骨长短肌治疗四周,观察患者足主动背屈外翻的角度及外翻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足主动外翻的角度及外翻的疗效判定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的主动背曲外翻的主动关节活动范围及疗效判定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高频外周重复磁刺激腓骨长短肌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内翻,有利于改善其下垂内翻情况,改善患者步行的稳定性,提高其生活质量,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李树强 崔永刚 张婷 闻君 刘伟利 崔健 吴睿关键词:脑卒中 帕罗西汀联合改良强制运动疗法治疗脑梗死上肢瘫痪临床观察 2021年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联合改良强制运动疗法(modified constraint induced movement therapy,mCIMT)治疗脑梗死上肢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mCIMT治疗,试验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mCIMT治疗。在6周的治疗过程中统计2组放弃治疗并退出的患者数,用于评判患者对mCIMT治疗的依从性。治疗结束时对坚持完成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评价量表和日常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依从性方面,对照组先后有33%(10/30)的患者退出试验,试验组有10%(3/30)的患者退出试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2,P=0.028)。治疗后试验组Fugl-Meyer评分[(53.59±8.40)分]高于对照组[(44.90±7.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8,P=0.001)。治疗后试验组Barthel指数(63.44±5.35)高于对照组(52.7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48,P=0.000)。结论帕罗西汀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对mCIMT的治疗依从性,且可提高mCIMT的临床疗效。 刘海朋 朱洪山 李树强 夏彬 朱宁 吴睿 薛孟周关键词:脑梗死 上肢瘫痪 帕罗西汀 治疗依从性 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的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旨在探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5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划分为rTMS组(n=34)、假刺激组(n=34)及对照组(n=37),rTMS组给予低频r TMS+常规言语训练,假刺激组给予假性低频rTMS+常规言语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评估语言障碍的程度,认知功能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H)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炎症指标采用血清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CRP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组的语言方面、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rTMS是治疗脑卒中失语患者的有效康复措施。 常婧萍 李树强 陈文灿 夏彬关键词:经颅磁刺激 失语症 语言功能 Bobath疗法配合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Bobath疗法配合针刺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疗效。方法 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Bobath技术配合针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Bobath疗法治疗,疗程1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法(MBI)于初期和末期(1个月)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早期采用Bobath疗法配合针刺的综合治疗可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李树强 贾传宇 许梦雅关键词:BOBATH疗法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