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游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非物质文化
  • 3篇非物质文化遗...
  • 2篇文化
  • 2篇民俗
  • 1篇心灵
  • 1篇心灵深处
  • 1篇信仰
  • 1篇遗产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奇葩
  • 1篇永恒
  • 1篇永恒不变
  • 1篇运河水
  • 1篇少数民族
  • 1篇少数民族地区
  • 1篇少数民族非物...
  • 1篇社会
  • 1篇社会环境
  • 1篇深处
  • 1篇诗人

机构

  • 7篇中央民族大学

作者

  • 7篇李游
  • 2篇覃琛

传媒

  • 6篇中华民居

年份

  • 7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做遗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类学反思
本文以“做遗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同时结合笔者的田野调查经历,通过运用参与观察、访谈等方法,并采用后现代主义、人类学、博物馆学等学科的视角对“做遗产”中出现的文化和各等级合谋施展的巫...
李游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运河畔的文坛巨匠 台儿庄的诗人骄子——来自诗人心灵深处的呐喊
2012年
古运河城历经风雨,运河水清养育了这里的人民。 1924年11月5日,贺敬之生干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台儿庄区)贺家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童年时代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之中,
李游
关键词:古运河诗人心灵社会环境运河水
百工荟萃——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2年
近年来,有关方面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对象、表现形式做了更为明确的界定。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态也界定为五类:一是传统口头传说,即相关的表述语言,包括民族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诗歌、神话、故事、传说、谣谚等,
李游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说
柳琴戏 一支根植于运河的艺术奇葩被引量:2
2012年
迷人的柳琴戏,带着台儿庄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时而慷慨悲歌的咏叹,高亢入云;时而如泣如诉的倾诉,婉约酥心。它唱出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唱出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唱出了难以言表的爱恨情仇……多年来,因她粗犷、奔放、通俗、迷人的风格而成为古城人的精神食粮。
覃琛李游
关键词:艺术乡土气息
南腔北调 枣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曲艺
2012年
竹马戏——戏曲的“活化石” “竹马戏”又叫马艺、马灯、竹马灯,以竹制马为道具,是从民间歌舞竹“马灯舞”。逐步发展起来的,自唐代形成以来,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作为一种古朴而稀少的民间歌舞小戏,竹马戏享有“唐宋遗音”和戏曲“活化石”之美誉。
李游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活化石戏曲
民风民俗 追忆古城的世俗年华:婚嫁——古城传统文化的靓丽风景线被引量:1
2012年
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啥儿庄的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俨然成为了鲁南地区的一条靓丽风景线。
李游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景线民风民俗俗文化
庙会——一种永恒不变的文化“基因”
2012年
作为一个民俗文化的古老载体,庙会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它是从古代严肃的宗庙祭祀和社祭及民间的信仰中孕育诞生,体现着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宗教信仰,发展到现在不仅仅是传统民俗,更是一次精神履约。
李游覃琛
关键词:庙会民间信仰传统民俗宗教信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