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4篇成像
  • 3篇软组织
  • 3篇软组织肿瘤
  • 3篇组织肿瘤
  • 3篇磁共振
  • 2篇无水乙醇
  • 2篇消融
  • 2篇加权成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乙醇
  • 1篇乙醇消融
  • 1篇乙醇注射
  • 1篇乙醇注射治疗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湖北省妇幼保...

作者

  • 5篇胡道予
  • 5篇王梓
  • 5篇李维
  • 4篇汤浩
  • 4篇李震
  • 3篇胡杉
  • 3篇兰为顺
  • 2篇倪程
  • 2篇李建军
  • 2篇胡瑶
  • 1篇王艳春
  • 1篇刘小玉
  • 1篇冯朝燕
  • 1篇李亮
  • 1篇孟晓岩
  • 1篇李琼

传媒

  • 4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RSNA2012腹部影像学
2013年
新技术是影像学的活力之源,肝脏弹性张量成像、非对比剂腹部血管成像、钆塞酸二钠对比剂磁共振胆道成像、肾结石成分分析、炎症性肠病的功能成像、小肠运动功能成像以及腹部低剂量CT成像是突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新技术和新探索的报道能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李震李建军王梓汤浩倪程李维胡杉胡瑶王艳春李亮刘小玉李琼孟晓岩冯朝燕胡道予
关键词:肝脏疾病肝肿瘤胰腺肿瘤肾上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MSCTA对腹腔干狭窄及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腹腔干狭窄的MSCTA表现,探讨MSCTA在诊断和评估腹腔干狭窄及侧支循环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的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53.7岁。所有病例临床病史均未提示腹腔干血管病变。分别对腹腔干血管狭窄的程度、侧支循环及有无并发腹腔内脏动脉瘤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进行评估。结果:30例患者腹腔干起始段均狭窄,狭窄率45%~95%。22例伴有侧支循环(73.3%,22/30),共有28个侧支交通,其中胰十二指肠动脉弓型17个(60.7%,17/28),胰背动脉型6个(21.4%,6/28),肝内型1个(3.6%,1/28),肠系膜下动脉型4个(14.3%,4/28)。8例无侧支循环(26.7%,8/22)。30例腹腔干狭窄患者中合并肠系膜上动脉狭窄4例,合并腹腔动脉瘤3例。结论:MSCTA能够准确诊断和评价腹腔干狭窄及其伴发的侧支循环或腹腔内脏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建军胡道予汤浩王梓倪程李维
关键词:腹腔干血管成像侧支循环动脉瘤
T_2*首过灌注加权成像评价无水乙醇消融兔软组织VX2肿瘤疗效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评价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2.5~3 kg,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各约0.2 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再经耳缘静脉注入Gd-DTPA(0.2 ml/kg),注射流率为1.5 ml/s。行GRE-EPI序列的T2*MR灌注扫描,扫描后第2天在磁共振导引及监视下行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消融治疗。消融治疗后分别于第7、10天再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PWI扫描,扫描参数与术前一致。观察术前与术后肿瘤信号特点的变化,术前肿瘤实质与正常肌肉组织时间信号曲线的变化;灌注参数值:负性增强分数(NEI)和最大下降斜率(MSD)的对比;术后第7天、10天肿瘤中心灭活组织与术前肿瘤实质时间信号曲线的对比;灌注参数值的对比。及术前术后肿瘤病理特征的对比。结果术前肿瘤组织T1 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 WI呈明显的高信号,时间信号曲线图(TIC)显示肿瘤组织的信号强度在对比剂首过时迅速降低。正常肌肉组织的TIC则变化较平缓。PEI术后第7、10天,肿瘤中心的灭活组织的TIC显示信号强度在对比剂首过时缓慢降低,但比正常肌肉组织下降明显。术前肿瘤组织的NEI及MSD(1145.53±69.79,536.69±17.69)较正常肌肉(763.26±72.57,355.24±25.58)大(P<0.05),术后7 d、10 d肿瘤中心灭活组织的NEI及MSD较术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PWI用来评价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有意义,治疗早期肿瘤实质的灌注参数就出现变化。
兰为顺胡道予李震胡杉李维王梓汤浩胡遥
关键词:灌注加权成像软组织肿瘤消融
DWI评价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疗效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经皮穿刺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约0.1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多b值(300、500、700、900s/mm2)DWI扫描,扫描后第2天在磁共振导引及监视下行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分别于PEI治疗后第1、7、10天行磁共振扫描。观察PEI治疗前、后肿瘤信号特点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实质、正常肌肉组织、坏死组织的ADC值以及治疗前后肿瘤实质的ADC值。结果:PEI治疗前肿瘤组织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DWI上呈高信号。相同b值下ADC(肿瘤实质)
兰为顺胡道予李震李维王梓胡杉胡遥朴明哲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氢质子波谱评价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疗效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磁共振氢质子波谱(^1 H-MRS)来评价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方法:15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2.5-3.0 kg,在其右侧大腿内侧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浮液各约0.2 mL,制备成荷瘤兔,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天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氢质子波谱成像扫描,采用单体素(SVS)点分辨表面定位序列(PRESS)扫描,TR 1500 ms,TE 144 ms,激励次数8。扫描后第2天在磁共振导引及监视下行无水乙醇注射消融治疗。消融治疗后分别于第7、10天再行常规磁共振扫描及 MRS扫描,扫描参数与术前一致。观察磁共振常规扫描术前与术后肿瘤信号特点的变化;术前与术后 MRS波谱扫描谱线的质量、特点分析;比较术前与术后Cho/Lipid峰高值和峰下面积的比值,将扫描所得的数据利用机器自带的functool功能软件在磁共振扫描仪上进行分析,利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肿瘤组织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1 WI)和明显的高信号(T2 WI),术前肿瘤组织Cho 峰为第一高峰,Lipid 峰为第二高峰,Cr峰为最小峰;而术后消融坏死的肿瘤组织Lipid峰变为第一高峰,Cho 峰较术前明显下降而成为第二高峰,Cr 峰还是最小峰;术前Cho/Lipid峰高值的比值为1.2539±0.3537,峰下面积的比值为1.1357±0.2684;术后7天和10天Cho/Lipid峰高值的比值分别为0.3027±0.1132,0.3125±0.1087;峰下面积的比值分别为0.2589±0.1086,0.2673±0.1145。术后Cho/Lipid峰高值和峰下面积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氢质子波谱用来评价无水乙醇消融治疗兔软组织VX2肿瘤的疗效有意义,治疗早期肿瘤实质的Cho峰较术前明显下降,Cho/Lipid峰高值和峰下面积的比值较术前明显降低。
兰为顺胡道予李震胡衫李维王梓汤浩胡瑶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软组织肿瘤乙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