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显像
  • 3篇心肌
  • 3篇心血池显像
  • 3篇血池
  • 3篇血池显像
  • 3篇左室
  • 2篇心病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室
  • 2篇心室显像
  • 2篇死因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坏死
  • 2篇坏死因子
  • 2篇梗塞
  • 2篇梗死
  • 2篇冠心病
  • 2篇冠心病患者
  • 2篇核素心室显像

机构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刑警学院

作者

  • 8篇李茵
  • 3篇黄建群
  • 3篇李淑琴
  • 3篇胡健
  • 3篇金抗
  • 2篇李亚明
  • 2篇曾定尹
  • 1篇解景伟
  • 1篇张月兰
  • 1篇吴广成
  • 1篇赵虹
  • 1篇陈涛
  • 1篇赵安乐

传媒

  • 3篇急诊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3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的测定被引量:1
1999年
李茵李淑琴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血脂水平
核素心室显像对前壁、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价
1999年
目的 :评价前壁及下壁急性心肌梗死 (AMI)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于AMI发病后第三周应用门控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检测两壁左室整体及局部射血分数 (LVEF、rEF) ,轴缩短率 (RS) ,局部轴缩短率 (rRS)。结果 :前壁组LVEF (31 5 3± 10 38% )显著低于下壁组(46 5 2± 8 6 5 % ) ,P <0 0 1;前壁组平均室壁运动积分 (1 86± 0 6分 )亦显著低于下壁组 (2 2 0± 0 6分 ) ,P <0 0 1。结论 :AMI急性期左室局部收缩功能和室壁运动状态均与梗死部位有关。前壁AMI左室收缩功能受损程度较下壁AMI更为显著。
金抗李茵李亚明黄建群
关键词:心肌梗死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放射性核素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变化及其左室功能的关系
1998年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我们测定了50例AMI患者循环血中TNF含量,于发病后第2周以核素心血池显像测定其左心室功能(参数为左室总体射血分数、LVEF),并与正常人对比.结果表明:AMI组血TN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中左室功能低下者(LVEF<50%)血TNF水平显著高于左室功能正常者(LVEF≥50%)(P<0.01),提示TNF参与AMI的发生,并可促使AMI后心功能的恶化.
李茵胡健李淑琴曾定尹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心肌梗塞心血池显像左室功能
多巴酚丁胺负荷核素心室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流后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应用门电路核素心室显像及小剂量多巴酚丁胺 (DOB)负荷试验 ,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再灌注后左室舒张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指标采用高峰充盈率 (PFR)、平均充盈率 (MFR)、 1/ 3充盈率 (1/ 3FR) ,1/ 3充盈分数 (1/ 3FF)。结果 :DOB负荷前后 ,AMI组PFR、MFR、 1/ 3F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及P <0 0 5 )。AMI组DOB负荷后上述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P <0 0 1)。结论 :AMI再灌注后左室舒张功能降低 ,而小剂量DOB负荷后可得到明显改善 。
金抗李茵王蓓解景伟黄建群李亚明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舒张功能
冠心病患者循环血中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含量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4
1998年
测定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和27例心绞痛(AP)患者循环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内皮素(ET)含量,并与正常人对比,以探讨TNF、ET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结果表明:AMI组及AP组血TNF、ET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血TNF、ET水平亦显著高于AP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TNF、E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2,P<001)。提示TNF、ET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病及演变过程,且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李茵李淑琴曾定尹胡健白晓绢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冠心病
佩尔地平注射剂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佩尔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实验组20例,用佩尔地平0.5~2.5μg/(kg·min)静点;对照组19例,用硝普钠0.5~3.0μg/(kg·min)静点。结果:实验组用药后5~10min开始有显著的降压作用,60min后疗效更显著,血压由(25.4±3.9)/(15.7±1.3)kPa降至(18.0±3.2)/(11.5±1.5)kPa,静点速度以1.0~2.0μg/(kg·min)为宜;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副作用轻微。对照组用药后10min血压也开始下降,30~60min血压明显下降。两组药物的降压作用均明显。结论:佩尔地平静点是治疗高血压急症迅速、有效。
张月兰胡健李茵李茵
关键词:高血压急症佩尔地平硝普钠
核素心血池显像对心肌梗塞急性期左窒局部射血分数与局部轴缩短率的测定
心肌梗塞急性期常倦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功能障碍。本文应用多电路门控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对心肌梗塞发病后2周内患者左心室功能进行评价。全部病例均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2周内患者,分为前壁心梗组43例;下壁心梗组31例。主要测定参数...
李茵金抗黄建群吴广成王连芝
文献传递
核素心血池显像对AMI溶栓治疗后心功能的评价
1996年
应用门电路平衡法心血池显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测定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左室总体射血分数、局部射血分数、轴缩短率、平均轴缩短率。结果发现,溶栓治疗再通组各参数均显著高于未通组。说明急性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再通后可挽救濒死的心肌,改善心肌血供及左心室功能。
金抗李茵赵虹黄建群吴广成陈涛
关键词:心血池显像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