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骥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髓系
  • 5篇急性
  • 5篇白血
  • 5篇白血病
  • 4篇淋巴
  • 3篇髓系白血病
  • 3篇细胞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髓系
  • 2篇地西他滨
  • 2篇淋巴细胞白血...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淋巴细胞...
  • 2篇急性髓系白血...
  • 2篇IA
  • 1篇单用
  • 1篇动脉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机构

  • 10篇西藏自治区人...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李骥
  • 4篇钱思轩
  • 4篇李建勇
  • 4篇朱雨
  • 3篇赵慧慧
  • 2篇陆化
  • 2篇洪鸣
  • 2篇卢瑞南
  • 2篇黄佳瑜
  • 2篇谢月
  • 2篇朱晗
  • 2篇连芸
  • 1篇黄贵文
  • 1篇许戟
  • 1篇张晓燕
  • 1篇屈晓燕
  • 1篇赵慧慧
  • 1篇陈丽娟
  • 1篇刘为星
  • 1篇吴汉新

传媒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西藏科协20...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准剂量IA方案治疗≥55岁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标准剂量IA方案治疗≥55岁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2例≥55岁初诊AML患者应用标准剂量IA方案诱导治疗后的缓解情况、生存情况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经IA方案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71.9%(23/32),部分缓解(PR)率为9.4%(3/32),总有效(OR)率为81.3%(26/32).按细胞遗传学或分子生物学指标分组:预后良好组7例,CR 6例,PR 1例,OR率100.0%(7/7);预后中等组19例,CR 14例,PR 2例,OR率84.2%(16/19);预后不良组6例,CR 3例,PR 0例,OR率50.0%(3/6);三组CR率和O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67;χ2=2.114,P=0.359).预后良好、中等和不良组的中位总生存(OS)时间分别为28.07个月(6.57~46.33个月)、16.93个月(0.40~87.57个月)和3.03个月(2.00~6.0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630,P=0.008);2年OS率分别为83.33%、46.80%和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6,P〈0.001).化疗后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未发生严重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结论 ≥55岁初诊AML患者可选择标准剂量IA方案作为诱导方案.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中等组患者诱导治疗后OR率、CR率高,OS时间长,而预后不良组患者未能从治疗中获益.
赵慧慧李骥黄佳瑜朱雨洪鸣朱晗连芸吴汉新陆化陈耀宇李建勇钱思轩
关键词:髓样急性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化疗
癌胚抗原明显增高的胃腺癌及脾肿大的淋巴瘤各1例
2004年
例1患者,男性,65岁。因阵发性下腹痛1周,于2004年1月7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10年,入院前2年行胃镜检查提示:糜烂性胃炎。此次病程中无腹泻、黑便,无恶心、呕吐。入院时查体:T36.0℃,P80次/min,R20次/min,BP100/70mmHg。睑结膜轻度苍白.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
李骥黄贵文
关键词:胃腺癌脾肿大淋巴瘤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分析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选取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5例/组)。采用预激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化疗,采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化疗。化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化疗的效果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 <0.05。化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用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李骥袁玉川
关键词:地西他滨预激方案急性髓系白血病
浅谈胰岛素抵抗
IR作为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与2型糖尿病及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治疗时如何避免增加IR,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特别是对其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杨丽辉胡学军宋嘉李骥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病因学胰岛素糖尿病
文献传递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未达最佳疗效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合自噬抑制剂羟氯喹的临床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疗效未达最佳状态(警告或失败)时联合硫酸羟氯喹(简称:羟氯喹)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5例TKIs治疗不满意的CML-CP患者被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49(24~66)岁,其中男8例,女7例;Sokal积分:低危4例,中危7例,高危4例。9例为尼洛替尼一线治疗,其中1例9个月后因治疗失败更换为达沙替尼;6例为伊马替尼一线治疗,3~62个月后因疗效不佳全部更换为二代TKIs。联合治疗前,TKIs中位治疗时间为19(6~115)个月,疗效评估10例警告,5例治疗失败。羟氯喹治疗剂量为100 mg 1d 3次。结果:TKIs联合羟氯喹中位治疗时间为8(6~12)个月。14例(93.3%)患者BCR-ABL转录本水平较前下降,其中9例(60%)在联合治疗2~8个月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中位维持MMR时间为3(1~10)个月。联合治疗仅有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随访到2016年12月,中位病程时间为29.3(13.8~157.5)个月,15例患者均无疾病进展。结论:羟氯喹可增强TKIs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耐受性好。
黄佳瑜李砚如连芸谢月赵慧慧朱雨李骥李建勇钱思轩
关键词:慢性髓系白血病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羟氯喹
达沙替尼导致1例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逆性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并文献复习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及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法:分析了1例Ph阳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Ph+-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B-ALL)患者达沙替尼治疗所致肺动脉高压合并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了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1例Ph+-ALL患者接受化疗联合达沙替尼(100 mg/d)治疗15个月后出现静止状态胸闷气喘,血脉氧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和双侧胸腔积液;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增大,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80 mm Hg,少量心包积液。考虑双侧胸腔积液及PAH与达沙替尼相关,停用达沙替尼,给予西地那非、利尿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胸腔积液迅速减少,2个月后心包积液和胸腔积液消失,4个月后肺动脉收缩压降至33 mm Hg,心脏内结构恢复正常。结论:PAH是达沙替尼诱导的严重、致命但可以逆转的不良反应,一旦出现PAH需立即且终身停药。所以达沙替尼治疗前和治疗期间需监测肺动脉压。
李骥赵慧慧李砚如朱雨卢瑞南张晓燕李建勇钱思轩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达沙替尼肺动脉高压胸腔积液
来那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血栓事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作为新一代免疫调节药物(IMiD),来那度胺抗炎症反应、血管生成抑制和免疫调节作用更强,多项临床试验证实其对初诊和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MM)诱导缓解、巩固及维持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顾炎陈丽娟屈晓燕卢瑞南李骥陆化李建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来那度胺血栓事件免疫调节药物免疫调节作用血管生成抑制
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恢复在IA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与IA方案即标准剂量的去甲氧柔红霉素(IDA)联合阿糖胞苷(Ara-C)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除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155例初治AML患者均接受IA方案诱导治疗:IDA 10~12mg/(m^2·d),第1~3天,Ara-C 100mg/(m^2·d),持续静脉滴注第1~7天。126例IA诱导治疗达完全缓解(CR)患者的后继治疗包括:70例采用以大剂量Ara-C为主的化疗;32例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uto-HSCT);24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回顾性分析诱导治疗后第10天ALC(ALC-10)、第14天ALC(ALC-14)与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RFS)的关系。结果:首次诱导治疗后,5例(3.2%)发生早期死亡,其余150例进行疗效评估,其中126例(84.0%)达到CR,9例(6.0%)获得部分缓解。ALC-10≥0.435×10~9/L者与ALC-10<0.435×10~9/L者中位OS分别为13.6个月、18.5个月(P=0.019),前者中位RFS优于后者(13.6个月∶10.0个月,P=0.007);ALC-14≥0.270×10~9/L者与ALC-14<0.270×10~9/L者中位OS分别为14.8个月、17.0个月(P=0.002),前者中位RFS优于后者(11.8个月∶10.0个月,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ALC-14是影响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以大剂量Ara-C为主的化疗组和auto-HSCT组,ALC-14≥0.270×10~9/L者与ALC-14<0.270×10~9/L者相比,RFS均明显延长(P=0.025、0.028)。在allo-HSCT组,ALC-14对RF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LC-14可以作为判断I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AML患者预后的指标,尤其是CR后接受以大剂量Ara-C为主的化疗和auto-HSCT患者。
李砚如刘为星朱雨洪鸣谢月赵慧慧朱晗李骥钱思轩
关键词:预后
以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ALL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以病理性骨折和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诊断、转归及治疗。方法分析了一例以病理性骨折和多发骨破坏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并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结果一例以病理性骨折和多发骨破坏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反复的乏力和骨痛在当地医院就诊,当时血常规没有发现异常,未能明确病因,直到出现发热、四肢活动障碍,影像学提示全身多发的骨破坏,转入我院骨髓涂片检查才发现原始细胞增高,完善骨髓形态学、流式分析、基因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血液病相关检查才明确诊断。结论对原因不明确的骨痛及影像学上出现溶骨性改变、特别是血常规有异常者,需警惕血液病的可能,尽可能减少误诊的发生。
李骥许戟钱思轩
关键词:病理性骨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联用地西他滨和半量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对比联用地西他滨和半量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单用CAG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用地西他滨和半量CAG方案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与单用CAG方案对老年AML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联用地西他滨和半量CAG方案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其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李骥景亚婉
关键词:地西他滨急性髓系白血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