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利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肌声学造影结合应变率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临床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心肌声学造影(MCE)结合应变率成像技术(SRI)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185例A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率分为再入院组和非再入院组,统计两组术前、术后1年MCE定量参数[曲线斜率(β)、灌注计分指数(PSI)、平台期峰值强度(A)、心肌血流量(A·β)]、SRI定量参数[梗死心肌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LS)、变率(LSR-s)]、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Pearson法分析MCE、SRI定量参数与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CE、SRI定量参数预测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绘制决策曲线评估其应用临床时的获益情况,并通过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估各模型预测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的优劣。结果:术后1年再入院组PSI、梗死心肌LS及LSR-s高于非再入院组,A·β、A低于非再入院组,差值小于非再入院组(P<0.05);术后1年再入院组LVEF低于非再入院组,LVESD、LVEDD高于非再入院组,差值均小于非再入院组(P<0.05);PSI、A·β、A、β、梗死心肌LS及LSR-s与LVEF有相关性(P<0.05);MCE定量参数联合SRI定量参数预测AMI病人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优于单一预测;经决策曲线分析(DCA)显示,阈值在0.0~1.0,联合MCE、SRI定量参数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优于单纯MCE定量参数和单纯SRI定量参数。结论:MCE结合SRI可用于AMI病人PCI术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评估中,临床可通过其进行早期预测再入院风险,以针对性展开后续治疗,降低再入院率。
- 王俊伟杜利军王旭曾玲申钊侯博
- 关键词:心肌声学造影应变率成像技术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经阴道及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
- 2023年
- 探讨经阴道及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68例宫外孕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和联合检查,分析检查效果。结果 经阴道联合经腹部超声诊断准确率较单一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检查高(P<0.05)。联合检查卵黄囊、胚芽与胎心、附件区包块检出率比单一检查高(P<0.05)。结论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及急诊急救中应用价值较高,其能够将宫外孕具体情况清楚的显示出来,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推广。
- 曾玲王俊伟杜利军王旭申钊
- 关键词:宫外孕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急诊急救
- 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
- 2023年
- 探讨宫外孕与宫外孕的关系。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依据,采用腹部超音波作对照,阴道超音波作观察组。对照组34名病人,观察组30名病人。两组逐一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包块,胚胎胚芽,卵黄囊,胎心,盆腔积液,假孕囊等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在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70.59%和96.67%。结论 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方法。
- 曾玲王俊伟杜利军王旭申钊
- 关键词:异位妊娠腹部超声阴道超声临床诊断价值
- 超声引导下先心病封堵介入治疗54例被引量:3
- 2011年
- 先心病在封堵介入治疗中超声心动图作为必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完善手术过程,保证手术的成功,起到积极地作用。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4例先心病患者,男30例,女24例,其中24例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7例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13例为动脉导管未闭,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严格筛查,界定为符合封堵介入手术的条件。2仪器与方法介入方法GEViVid7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M3S,频率为3.5MHz。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介入术均经皮穿刺股静脉或股动脉,将封堵器经输送鞘管置入缺损或未闭的导管处,
- 花霞李曦杜利军张建敏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颤患者左心耳容积和功能改变评估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颤患者左心耳容积和功能改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卵圆孔未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房颤分为房颤组(n=44)和非房颤组(n=36),另选取同期检查的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3组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3组左心耳容积及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房颤组及非房颤组患者左心耳最大容积(LAAV_(max))、左心耳最小容积(LAAV_(min))、左心耳开口最大面积(MA)、左心耳开口最大长径(MD)大于对照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eV)及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LAAfV)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左心耳自发显影(SEC)患者的LAAV_(max)、LAAV_(min)、左心耳开口MA、左心耳开口MD大于非房颤组,LAAeV及LAAfV小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房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颤患者左心耳容积和功能改变评价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合并房颤患者的左心耳功能较未合并房颤患者差。
- 王俊伟杜利军王旭曾玲申钊侯博
- 关键词: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卵圆孔未闭房颤左心耳功能
- 高频彩超检查在糖尿病颈总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诊断糖尿病(DM)颈总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采用高频彩超对76例DM患者(DM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NC组)行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检测、粥样斑块计数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测算。结果DM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超过NC组(P均<0.01),颈总动脉平均峰值流速(Vm)低于、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明显高于NC组(P均<0.05)。结论高频彩超可无创、简单地行颈总动脉病变检测分析,对DM患者动脉硬化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花霞李曦杜利军
- 关键词:超声检查糖尿病动脉内中膜厚度血流动力学
- 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病人行金因舒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护理
- 2014年
- [目的]观察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病人行金因舒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将72例行角膜剔除术治疗角膜异物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并实施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金因舒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角膜上皮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角膜上皮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膜异物病人行角膜异物剔除术后采用金因舒治疗并加强护理,可促进病人康复、缩短病人角膜上皮痊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 庞志澜杜利军
- 关键词:角膜异物剔除术金因舒角膜上皮护理
- 徒手测量及QIMT技术测量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效果评价
- 2013年
- 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是早期动脉硬化的主要判断依据。儿童颈动脉IMT检查结果能够为儿童颈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作者对超声射频信号(徒手测量)血管内中膜分析和高分辨率超声(QIMT)评价儿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朱庆华杜利军姚华强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 心脏彩超监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封堵介入治疗的体会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进行封堵介入治疗时心脏彩超所起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心脏彩超检查、筛选38例先心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患者,进行封堵介入手术治疗。结果:检测出的38例患者根据心脏彩超测量所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成功置入,术后3~6个月随访,无封堵器脱落,无残余分流。结论:心脏彩超在诊断、监测及评价先心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极大地提高了封堵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 花霞李曦杜利军
- 关键词:心脏彩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及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研究被引量:9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指标及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NVA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TEE检查指标[峰值排空流速(PEV)、三维射血分数(3D-EF)]、FIB、RDW。根据患者血栓形成情况,将其分为血栓形成组31例和非血栓形成组49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PEV、3D-EF、FIB、RDW及其联合对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栓形成组PEV慢于非血栓形成组,3D-EF低于非血栓形成组,FIB、RDW高于非血栓形成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EV、3D-EF、FIB、RDW是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EV、3D-EF、FIB、RDW及其联合预测NVAF患者血栓形成的AUC分别为0.707[95%CI(0.592,0.822)]、0.737[95%CI(0.628,0.846)]、0.738[95%CI(0.622,0.854)]、0.736[95%CI(0.623,0.849)]、0.972[95%CI(0.942,1.000)],最佳临界值分别为37.7 cm/s、40.3%、4.1 g/L、10.2%、-14.4,灵敏度分别为100.0%、100.0%、51.6%、100.0%、90.3%,特异度分别为49.0%、51.0%、100.0%、46.9%、95.9%。结论PEV、3D-EF、FIB、RDW均对NVAF患者血栓形成有一定预测价值,而其联合对NVAF患者血栓形成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王俊伟杜利军王旭曾玲申钊侯博
- 关键词:心房颤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分布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