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玉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139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11篇经济管理
  • 7篇社会学
  • 6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社会结构
  • 6篇社会结构理论
  • 5篇马克思社会结...
  • 5篇和谐社会
  • 4篇主义
  • 3篇政治
  • 3篇政治文化
  • 3篇社会
  • 2篇社会和谐
  • 2篇社会运动
  • 2篇社会主义
  • 2篇统筹
  • 2篇全球秩序
  • 2篇全球治理
  • 2篇就业
  • 2篇就业难
  • 2篇构建和谐社会
  • 2篇反全球化
  • 2篇方法论
  • 2篇方法论特征

机构

  • 29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陕西教育学院
  • 1篇常州大学
  • 1篇上海电子信息...

作者

  • 29篇杜玉华
  • 4篇文军
  • 3篇文明
  • 1篇宗彩娥
  • 1篇沈东
  • 1篇江龙
  • 1篇梁玉

传媒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社会科学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理论文萃
  • 2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党政论坛
  • 1篇河北学刊
  • 1篇江海学刊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思想教育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中共太原市委...
  • 1篇中共长春市委...
  • 1篇上海城市管理
  • 1篇上海市社会科...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基于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与行动策略的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社会治理"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政府、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改革的高频词汇。不同语境中的"社会治理"蕴含着不同的实践取向,并在不同层面决定着"社会治理"的当代转向。从宏观层面来看,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以及行动策略等三个不同维度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分析"社会治理"的三维向度及其当代实践,不仅有利于深化"社会治理"的研究成果,增强社会治理的系统性,而且对推动"社会治理"的当代实践,促进各界人士形成治理共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沈东杜玉华
关键词:社会治理
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涵义及其特征被引量:15
2012年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社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认为社会结构主要是一种关系性的结构,并以社会结构的构成社会要素为起点,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面来建构他的社会结构理论的。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体现了层次性和系统性、动态性与稳定性、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杜玉华
关键词:社会结构理论
论慈善品牌战略机制的构建——以结构功能主义为分析视角被引量:1
2009年
发展慈善事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慈善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构建慈善品牌战略机制就上升为一个时代的话题。本文在探讨为何构建的基础上,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诠释如何构建以及各个子系统在构建慈善组织品牌战略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
杜玉华梁玉
关键词:慈善事业结构功能主义
社会结构:一个概念的再考评被引量:27
2013年
"社会结构"是社会科学研究中使用非常广泛且极为混乱的一个概念。如果从"结构"的词源学角度来分析"社会结构",从中可以发现它实际上可以看作是社会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诸要素之间的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并在形态上具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宏观社会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中观社会结构是人们在不同活动领域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结构,而微观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三个层次的不同要素正是在横向协调和纵向有序的分布中彰显出了社会结构和谐运行的魅力。
杜玉华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要素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方法论特征被引量:1
2003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政治文化研究得以“回归”与“复兴”,其在方法论上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承传以往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主要实现了从偏重微观解释的研究到微观与宏观的互动、从主观心理向度的研究到主观与客观的连接、从相对稳定的静态解释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从关注传统因素的分析到重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从文化决定论到政治文化的多因素分析、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地方化特色的研究等重大变革与创新。
杜玉华
关键词:政治文化方法论
论和谐大学的构建被引量:3
2005年
构建和谐大学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新型大学的重要手段和目标。从和谐大学构建的本质而言,就是要促进大学内部成员和各种要素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形成进步、高尚、和谐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具体途径则要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人员组成三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杜玉华
关键词:和谐社会
论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西方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结构主义理论是当代西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无论是宏观结构主义、微观结构主义还是将宏观与微观相连接的结构化理论,其始终同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密切相关。通过对布劳宏观结构主义、柯林斯微观结构主义和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阐述,我们不仅可以看到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对西方结构主义理论的重要影响,而且还能在比较分析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与西方社会结构理论异同之时,寻找到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科学性的答案。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是西方各种流派的社会结构思想的重要参考指标和理论元素。
杜玉华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结构主义理论
社会结构与和谐社会——从社会结构的分化与整合看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3
2005年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一个相对于自然界而独立的大系统,它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一定数量、执行一定功能的社会要素构成,并按照既定的一套行为规范,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向,以维持社会和谐与稳定.
杜玉华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和谐分化相互作用系统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建构
2005年
政治文化是政治体系中所有成员共同具有的政治信仰、态度以及为维持该政治体系的结构所体现的共同行为模式和制度规范。中国共产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不仅是政治文化功能与作用的强化,而且其本质上也构成了中国当代政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我们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建构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政治文化系统。
杜玉华
关键词:政治文化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典型经验及其启示
2011年
重点考察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领域制度创新的前沿动态,以及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配套改革实践中的典型经验、教训与启示,希望能为决策者、实际工作者和理论界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文明杜玉华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