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瑞宾

作品数:89 被引量:255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2篇X线
  • 22篇成像
  • 20篇影像
  • 19篇磁共振
  • 18篇X线计算
  • 18篇X线计算机
  • 18篇磁共振成像
  • 14篇体层摄影
  • 13篇影像学
  • 12篇体层摄影术
  • 9篇肿瘤
  • 8篇CT诊断
  • 7篇动脉
  • 6篇影像学分析
  • 6篇淋巴
  • 6篇CT
  • 5篇血管
  • 5篇病理
  • 4篇原发性
  • 4篇乳腺

机构

  • 85篇福建省立医院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89篇杜瑞宾
  • 21篇郑晓红
  • 15篇马明平
  • 15篇包强
  • 15篇俞顺
  • 10篇张惠娟
  • 9篇翁武斌
  • 7篇苏家威
  • 7篇江紫荣
  • 7篇童永秀
  • 6篇范建忠
  • 6篇肖桂卿
  • 6篇张玮
  • 6篇殷磊
  • 5篇吴晓兰
  • 5篇罗敏
  • 5篇蔡仕平
  • 5篇陈德周
  • 4篇孙维路
  • 4篇王增林

传媒

  • 27篇福建医药杂志
  • 7篇临床放射学杂...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6篇创伤与急诊电...
  • 5篇医学影像学杂...
  • 3篇现代医用影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1篇2016
  • 7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2
  • 3篇2001
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DCT多平面重组技术诊断肠息肉与内镜对比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肠息肉的显示情况及良恶性诊断正确性。资料与方法经病理证实的33例(按解剖部位共54例)肠息肉患者均行内镜及MD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并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部位肠息肉的检出情况和MDCT对肠息肉良恶性的诊断情况。结果 MDCT共检出肠息肉54例,其中小肠3例(均位于空肠),结肠38例(升结肠回盲部6例,横结肠4例,降结肠9例,乙状结肠19例),直肠13例。CT拟诊良性46例,恶性8例,病理证实5例恶变,恶性诊断正确率为62.5%(5/8)。内镜共检出48例,3例胃癌术后吻合口远端空肠小息肉均漏诊,1例回盲部小息肉、2例直肠远端小息肉均漏诊。结论 MDCT多平面重组图像结合双期增强薄层轴位图像能准确检出不同解剖部位的肠息肉,对肠息肉的检出优于内镜;对预测息肉有无恶变及随访复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罗敏殷磊马明平范建中杜瑞宾
关键词:息肉多平面重组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MRI表现和病理对照
目的: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solitary necmtic nodule,SNN)是一种肝内非肿瘤性良性病变,常不伴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为体检时偶然发现。虽其为肝脏的良性病变,但由于该病变中含有大量凝固性坏死物质,...
俞顺方主亭包强苏家威杜瑞宾
文献传递
白血病髓外浸润的CT、MRI表现
目的 探讨白血病髓外浸润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确诊白血病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
童永秀杜瑞宾
关键词:白血病髓外浸润CTMRI
韧带样纤维瘤病MRI特征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韧带样纤维瘤病(DF)的MRI特点,重点分析MRI特征影像及其病理基础,评价MRI在D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4例韧带样纤维瘤病的MRI表现(14个病灶均行MRI增强及延迟扫描),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探讨MRI特征影像的病理基础。结果 14例均为单发病灶(腹外型7例、腹壁型4例、腹内型3例),其中有2例为术后复发,肿瘤沿着肌肉长轴生长。T1WI呈等或稍低于肌肉的信号,T2WI呈高于肌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均呈不均匀强化,以延迟强化为明显,病灶内可见条状或带状T1WI及T2WI低信号,增强后未见强化。14例病灶内均未见坏死、囊变及瘤周水肿。病理组织学上肿瘤由不同比例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密集区域T2WI信号增高,而肿瘤内胶原纤维区域在T1WI、T2WI均为低信号。肿瘤内见较多血管壁完整的毛细血管,这是病灶延迟强化的病理基础。结论病灶内可见T1WI、T2WI均呈带状低信号且增强扫描不强化以及病灶延迟强化是DF的特征性MRI表现。MRI可以很好评估肿瘤侵犯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助于DF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陈德周俞顺包强苏家威杜瑞宾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病理
胰岛细胞瘤的螺旋CT诊断(附6例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胰岛细胞瘤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6例胰岛细胞瘤的螺旋CT平扫及增强三期扫描。结果胰岛素瘤4例,大小为1.5~2.5 cm。平扫3例呈等密度,1例呈等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呈高密度,3例门静脉期均呈稍高密度,1例门静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2例,大小为2.6~5.0 cm,平扫呈不均匀密度。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结论胰岛细胞瘤具有一定的CT转征。螺旋CT三期扫描能更好地显示病交的位置及其与邻近组织结构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郑晓红翁武斌肖桂卿杜瑞宾吴晓兰
关键词:胰岛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输尿管狭窄X线诊断61例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范建忠杜瑞宾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X线诊断尿路造影病例分析
腮腺脉管瘤2例影像学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腮腺脉管瘤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例腮腺脉管瘤影像学表现。结果右侧腮腺1例,CT表现数个相邻的大小不一结节样密度增高影,部分密度较低,部分略呈分隔状改变,增强扫描部分轻度稍不均匀强化。左侧腮腺1例,MRI表现类圆形囊实性病灶,实质部分呈等T1、稍长或长T2信号,囊腔呈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实质部分不均匀明显强化,囊腔未见强化,部分边界及周围间隙模糊。结论 CT、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及其与邻近周围结构的关系,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强化特点,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水平。
郑晓红杜瑞宾翁武斌俞顺蔡仕平
关键词:脉管瘤腮腺磁共振成像
腹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方案的应用初探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并制定上腹部规范化磁共振检查方案及其磁共振技术质控标准。方法分别选取随机组250例,平扫50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0例,优化组250例,平扫42例,平扫后马上增强208例,从预约、准备、摆位及定位、序列的规范化、附加技术的应用、诊断信息的满足情况等五个方面共30个项目入手细化工作,并将所得影像信息进行评分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优化组评分项目达标率明显高于随机组,且各评分项目的平均值也整体高于随机组,除了D10,且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了C5、D4、D6、D8、D9、D10、E3、E4、E5。各评分大项目也高于随机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化组及随机组AA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分别为(27±0.097)分、30分、21分;(22.08±0.168)分、28分、15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行腹部磁共振规范化扫描,优化了检查流程及图像质量,缩短了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
杨永贵刘娟吴连伟许晓金郭岗杜瑞宾
关键词:腹部磁共振成像
螺旋CT在小儿气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附16例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小儿气道异物的螺旋CT扫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近3年内我院经螺旋CT诊断及纤维支气管镜异物钳取术证实的16个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气道异物螺旋CT轴扫及重建表现为气道内高密度条、片状影,可伴有阻塞性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结论螺旋CT轴扫及重建有助于气道异物的大小、定位及周围气道、肺组织情况直观的显示,有利于临床医师经支气管内镜取出异物,同时对术后随访也颇有价值。
林睿英翁武斌郑晓红杜瑞宾
关键词:螺旋CT气管支气管
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置管引流治疗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12月共17例胃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及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 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交替冲洗引流或持续冲洗引流,并结合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在CT引导下顺利置入引流管,7例置入单根引流管,10例置入两根引流管。16例(94%)经过引流结合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4-12周后CT复查原积液逐渐吸收、消失,消化道碘水造影显示胃空肠吻合口瘘及食管空肠吻合口瘘闭合,CT扫描显示十二指肠残端瘘残端周围积液腔吸收、消失。16例随访3~6个月胃肠道瘘无复发,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瘘经穿刺引流及再次手术后仍死于严重感染。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置引流管结合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是胃癌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有效治疗手段,尤其是多根引流管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引流可能有助于提高引流效果,促进瘘口愈合。
马明平刘进生王增林周东升杜瑞宾
关键词:胃肠道瘘经皮穿刺引流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