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东南
  • 1篇盐岩
  • 1篇生物标志
  • 1篇生物标志化合...
  • 1篇石油烃
  • 1篇石油烃类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铁锰结核
  • 1篇铁锰结壳
  • 1篇同位素
  • 1篇前陆
  • 1篇前陆冲断带
  • 1篇中太平洋
  • 1篇中扬子
  • 1篇中扬子区
  • 1篇锶同位素
  • 1篇微生物
  • 1篇稀土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4篇王国芝
  • 4篇杨建
  • 2篇王东
  • 1篇付于真
  • 1篇刘树根
  • 1篇袁海锋
  • 1篇黄华
  • 1篇初凤友
  • 1篇边岩庆
  • 1篇李娜
  • 1篇徐国盛
  • 1篇胡晓凤

传媒

  • 1篇矿物岩石
  • 1篇矿物学报
  • 1篇云南地质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东南二叠系区域盖层沥青来源稀土元素示踪被引量:2
2011年
二叠系区域性盖层中沥青的稀土元素特征和配分模式与寒武系沥青相同,而与志留系烃源岩显著不同,说明区域性盖层中的沥青来自于下伏寒武系牛蹄塘组烃源岩。
杨建王国芝李娜边岩庆王东
关键词:稀土元素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中的微生物和烃类
2009年
王国芝初凤友杨建王东
关键词:铁锰结壳微生物中太平洋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烃类铁锰结核
龙门山南段前陆冲断带内的古油气藏被引量:2
2012年
通过对龙门山南段地表沥青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比不同层位中流体充注特征,结合该地区构造演化史,证实了龙门山南段冲断带内曾经存在过古油(气)藏,重塑了古油(气)藏形成和破坏的过程。研究表明,沥青主要分布于观雾山组和灯影组次生溶孔、溶洞和裂缝中;以灯影组中沥青最为发育,侧向延伸稳定,垂向充填较厚,说明研究区曾存在过古油(气)藏。晚三叠世以前,来源于松潘-甘孜海盆的油藏流体,由西向东运移充注于现今前陆冲断带内的震旦系灯影组、泥盆系和二叠系储集空间中形成古油藏;晚三叠世盆山转换时期,古油藏随着前陆盆地的快速沉降而被深埋,油裂解成气而形成古气藏;随着冲断带向前陆盆地扩展,赋存于前陆盆地内的古气藏被破坏。
付于真王国芝刘树根黄华杨建
关键词:龙门山冲断带沥青
中扬子当阳复向斜带流体地球化学示踪及保存条件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将构造演化与古流体研究相结合,对当阳复向斜带三叠统地层以下的古油气保存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阳复向斜带下二叠统—下三叠统中存在多期流体充注。一部分流体的87Sr/86Sr变化于0.7100~0.7104间,为外源富锶流体,流体可能来源于中、上寒武统含泥质碳酸盐岩和泥质膏盐岩;充注于不同层位不同深度外源流体的均一温度十分相近,集中于120℃~140℃之间。另一部分流体的87Sr/86Sr介于0.7075~0.7081间,与寄主围岩和同时代海水的87Sr/86Sr相近,属于内源流体。无论是内源还是外源流体包裹体测试,其流体包裹体中均不含有机包裹体,说明下伏地层中的油气没有在上覆地层中显示。燕山早中期,研究区以中寒武统膏盐岩层作为推覆滑动面发生多期冲断滑脱,来自中、上寒武统不含有机组分的富锶流体,沿断层向上运移充注于滑动面以上不同层位的海相地层,滑动面下的古气藏未受到改造和破坏。燕山中期的冲断作用切穿了中寒武统膏盐岩层,古气藏被破坏,被破坏的古气藏向上运移到新的储层中重新聚集成藏,上组合具有相对较好的保存条件。
杨建王国芝徐国盛袁海锋胡晓凤
关键词:中扬子区碳酸盐岩流体锶同位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