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评价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在溃疡性结肠炎维持缓解期的疗效及效果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分为4组,分别给予每名患者美沙拉嗪0.5 g tid口服的基础治疗。同时分别给予乳酸菌组:复合乳酸菌0.66 g tid口服;双歧杆菌组:双歧杆菌0.7 g bid口服;联合组:复合乳酸菌0.66 g tid及双歧杆菌0.7 g bid口服。每6个月对患者行疾病复发率、疾病活动评分及肠镜检查评分,观察评价各组疗效。结果:各组患者在疾病复发率、DAI评分、内镜下评分等方面虽略有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和双歧杆菌均可能是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的有效制剂,而两者之间的疗效优劣仍不明确。
目的评估健脾愈疡汤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将59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愈疡汤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健脾愈疡汤治疗组给予健脾愈疡汤治疗,每次200 m L,每日2次;西药治疗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每日4 g,分4次口服。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均行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检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测定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血清和黏膜组织IL-17、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健脾愈疡汤治疗组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治疗组。健脾愈疡汤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活动指数(Z=-1.967,P>0.05)和内镜指数(Z=-1.967,P>0.05),而西药治疗组治疗后临床活动指数(Z=-3.025,P<0.05)和内镜指数(Z=-3.225,P<0.05)显著大于治疗前。健脾愈疡汤能够抑制外周血和黏膜组织IL-17、TNF-α和IFN-γ表达,同时上调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有效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缓解。结论健脾愈疡汤通过下调IL-17、TNF-α、IFN-γ表达及上调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较柳氮磺胺吡啶更为有效地维持溃疡性结肠炎的长期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