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鹏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可致嗅觉失灵
- 2024年
- 这一天,李大爷仿佛在鬼门关里走了一趟,脑梗死突发差点要了他的命。经历生死时速的抢救后,李大爷在庆幸自己躲过一个大劫难后竟吃惊地发现自己丧失了嗅觉。他疑惑地用尚能活动的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磕磕绊绊地说:“咋,咋闻不到菜香了?”同病房的病友也对此好奇不已:脑梗死还会导致嗅觉失灵吗?
- 薄文伟杨海鹏
- 关键词:嗅觉失灵李大爷脑梗死
- 胆囊增大的MRCP和常规MRI诊断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和常规MRI对胆囊增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腹腔镜或外科手术证实的29例胆囊增大病人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对每一例患者在术前行MRCP和常规轴面T1WI与T2WI联合检查,将影像诊断与手术所见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评价术前MRCP和MRI对胆囊增大病因的诊断正确率。结果:①本组增大胆囊的长径范围为8.01~18.13cm(平均11.93cm±3.20),横径范围为4.12~7.05cm(平均4.59cm±0.91);②29例胆囊增大的病因诊断如下:与胆道结石相关的良性病变17例(胆总管结石7例、急性与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4例、胆囊腺肌瘤病和Mirizzi综合征各3例),低张力胆囊1例,MRCP和MRI的诊断敏感度为83.33%(15/18),特异度为72.22%(13/18);由肿瘤性病变引起的胆囊增大11例(胆囊癌1例、肝门胆管癌1例、胆总管癌5例及壶腹周围癌4例),MRCP和MRI的诊断敏感度为90.90%(10/11),特异度为81.81%(9/11)。结论:胆囊增大可由良、恶性胆囊疾病与肝外胆管梗阻性病变引起,MRCP和常规MRI联合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 杨海鹏靳二虎张洁陈步东马大庆
- 关键词:胆囊疾病磁共振成像
- 肾脏原发性小细胞癌1例
- 2015年
- 1病例简介男,63岁。主诉:左颈部包块6个月。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及压痛,患者无发热及血尿。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正常。影像表现:左肾肿块,颈、胸、腹多发肿大淋巴结(图1A^C)。患者行左肾根治术,术中见左肾上极一灰白色肿物,大小约10 cm×9.5 cm×6 cm,周边无明显粘连,肾动静脉显示不清,肾蒂周围见多发融合淋巴结。术后病理:肿瘤细胞呈条索状、巢状分布,细胞小,核深染,可见核分裂象,瘤细胞间见出血坏死;
- 杨海鹏胡毅张燕霞韩丽萍张铁
- 关键词:肾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病例报告
- PI-RAD Svision 2在区域医疗中心应用的技术可行性研究
- 2018年
- 目的分析PI-RADS version 2在区域医疗中心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2月至今在我院行PI-RADS V2前列腺检查的患者资料50例,对扫描序列所需时间进行记录,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0例患者应用PI-RADS技术参数的总体扫描时间与常规强化检查时间相似。前列腺高分辨T2WI及动态增强序列的图像优良率为100%,中等B值DWI的图像优良率达96%,高B值DWI的图像优良率为78%。结论应用PI-RADS v2的技术参数扫描前列腺可以在区域医疗中心中推广。
- 胡毅许梓童侯学松杨海鹏段维杰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 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CT扫描对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的CT影像资料,包括瘤体平扫、增强各期CT值的测量,强化程度及方式(均匀、不均匀或周边强化)的判断,并观察肿瘤有无钙化、囊变、外侵及转移(肾周改变、静脉癌栓及淋巴结转移)。结果 13例肾嫌色细胞癌中,6例肿瘤呈均匀软组织密度,5例肿瘤显示钙化,2例肿瘤出现囊变。动态增强CT扫描皮髓期(CMP)和肾实质期(NP)肿瘤平均CT值分别为(70.23±16.55)Hu、(80.38±21.85)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所有病灶密度均明显低于肾皮质(P<0.05);NP瘤体强化程度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肾实质(P<0.05)。6例瘤体可见均匀强化,5例可见中心瘢痕,其中1例可见轮辐状强化。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的动态增强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均匀强化结合钙化及瘢痕表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 杨海鹏吴晓华张淑红杨培谦张峰波贺文
- 关键词:肾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4
- 2011年
- 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疾病,据统计尸检发病率约0.064%~0.18%[1]。肾上腺囊性占位多无临床症状,常在查体或因其他疾病行检查时被偶然发现。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多见于30~60岁,女性与男性患病比例约3∶1。
- 杨海鹏梁宇霆贺文
- 关键词:肾上腺出血囊性占位肾上腺囊肿假性囊肿CT
- 肝癌影像学检查“三剑客”
- 2024年
- 陈先生躺在病床上不停地叹息:“我为什么没有早点来医院检查,否则病情就没这么严重了。”就在昨天,陈先生被确诊为肝癌晚期。他非常后悔没有重视身体检查。原来在3个月前,陈先生就出现了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但他认为症状不严重,身体可以忍受,便一直没有去医院检查,直到最近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变大等症状才到医院就诊,可病情已经较严重,治疗较困难,而且预后效果也不明显。
- 杨海鹏薄文伟
- 关键词:肝癌晚期影像学检查预后效果身体检查食欲减退三剑客
- 动态增强CT扫描对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三种常见肾细胞癌(RCC)亚型在动态增强CT扫描中的异同点,以提高CT扫描对于常见RCC亚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患者的CT平扫及双期扫描的影像资料,测量瘤灶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的CT值、记录平扫CT表现、强化方式,重点分析CT动态增强扫描中各种亚型之间的异同。结果透明细胞癌(CCRCC)101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7例,嫌色细胞癌(CRCC)13例。CCRCC不均匀强化多于其他两种亚型的RCC(P<0.05),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种亚型的RCC(P<0.05),转移及形成癌栓的比例较大;PRCC及CRCC强化程度均较低,二者强化程度有类似(P>0.05),但CRCC钙化率较CCRCC和PRCC高,中心无强化瘢痕及轮辐状强化仅见于5个PRCC和1个PRCC。结论皮髓期强化能区别透明细胞癌和非透明细胞癌,结合其他征象有助于鉴别PRCC和CRCC。
- 吴晓华杨海鹏靳二虎张淑红张峰波贺文
- 关键词:肾细胞癌
- 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50例患者和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分别编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CT血管造影,以评估椎-基底动脉的变异。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17例有椎基底动脉变异,其中包括:椎动脉迂曲6支,先天性一侧发育细小4支,先天性双侧发育细小2支,椎动脉窗2支,基底动脉窗1支,基底动脉起源异常2支。50例对照组受试者中有2例基底动脉迂曲2支。两组受试者的暴露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7.77,P<0.001)。基底动脉系统异常是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风险因素(OR=20)。结论椎-基底动脉系统变异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CTA可以通过显示椎-基底动脉的解剖关系,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提供诊断和预测。
- 杨海鹏张磊于寰许梓童刘霜杜蕊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血管造影椎-基底动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