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天来

作品数:40 被引量:142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通气
  • 7篇重症
  • 7篇机械通气
  • 7篇肺炎
  • 4篇衰竭
  • 4篇重症肺炎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肺炎患者
  • 3篇术后
  • 3篇气管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3篇机械通气患者
  • 3篇急性呼吸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急性呼吸窘迫...
  • 3篇阿托
  • 3篇ICU

机构

  • 40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40篇林天来
  • 12篇魏思灿
  • 11篇陈伟文
  • 11篇丁志荣
  • 10篇李才辉
  • 6篇曾海文
  • 5篇蔡晓祯
  • 3篇李焕根
  • 3篇于凯
  • 3篇杨雄志
  • 2篇黄建辉
  • 1篇朱焱
  • 1篇徐萌
  • 1篇郭伟峰
  • 1篇黄金城
  • 1篇黄艳冰
  • 1篇蒋海滨
  • 1篇黄志坚

传媒

  • 3篇中外医疗
  • 3篇中外医学研究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感染控制...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心血管病防治...
  • 2篇创伤与急诊电...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诊治的6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质量、自我护理以及舒适度等指标做分析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1.56±1.52)分低于常规组(18.76±1.44)分,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Barthel)(82.68±1.23)分高于常规组(62.01±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51、69.007,P<0.05)。研究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舒适度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而言,在其护理工作中增加早期床旁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提升患者舒适度与自我护理能力,对于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蔡荣达林天来黄艳冰魏思灿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撤机相关肺水肿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1年
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常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传统的撤机过程多以自主呼吸试验(SBT)为评估标准,慢阻肺患者撤机失败率高,其潜在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导致撤机相关肺水肿(Wi PO)是撤机失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
陈幼丽陈伟文林天来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自主呼吸试验撤机慢阻肺患者肺水肿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
左西孟旦治疗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评价
2018年
目的探究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94例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应用左西孟旦治疗)、对照组(47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心功能、炎症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2.34%)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和对照组(10.6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实施左西孟旦治疗十分可行,有助于缓解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黄鸣恋陈伟文林天来李焕根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左西孟旦多巴酚丁胺
番茄红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小鼠炎性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番茄红素(Lyc)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小鼠炎性因子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成年雄性BALB/c小鼠45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TBI组与TBI+Lyc组,每组15只。采用改良压缩损伤模型的方法制备TBI小鼠模型,假手术组不给予打击。各组按建模后1 d、2 d、3 d、7 d及14 d分为5个亚组,每亚组3只。假手术组及TBI组给予葵花油,TBI+Lyc组给予葵花油溶解的Lyc(浓度为1 mg/ml),剂量均为10 mg/(kg·d),每日固定时间灌胃,持续14 d。取各亚组小鼠下腔静脉血及回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二胺氧化酶(DAO)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D-乳酸(D-LA)水平,终点显色法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炎性因子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相关性。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测量回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结果TBI组、TBI+Lyc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FABP、D-LA、DAO、内毒素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01);TBI+Lyc组小鼠血清TNF-α、IL-1β、I-FABP、D-LA、DAO、内毒素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TBI组(P<0.01或P<0.001)。血清TNF-α、IL-1β分别与I-FABP、D-LA、DAO、内毒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假手术组回肠绒毛基本正常,TBI组回肠绒毛结构明显破坏,TBI+Lyc组回肠绒毛结构基本整齐。TBI组小鼠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TBI+Lyc组小鼠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TBI组(P<0.05)。结论Lyc可降低TBI小鼠各个时期炎性因子水平,并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张洪玲李才辉黄鸣恋廖艳军林天来
关键词:番茄红素创伤性颅脑损伤炎性因子肠黏膜屏障功能
ICU中不同时间BiPAP呼吸机应用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在ICU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于不同时间应用Bi PAP呼吸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搜集在笔者所在医院ICU治疗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6例,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白天采取Bi PAP呼吸机治疗,治疗组则在晚间采取Bi PAP呼吸机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24 h、72 h、5 d,治疗组患者Pa O2、Pa CO2、p H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5 d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先升后降,而心率呈现上下波动,并且治疗组治疗后数值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中于不同时间应用Bi PAP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晚间时段应用的效果比较好,可以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与生命体征指标,值得应用。
林天来魏思灿李才辉
关键词:ICUBIPAP呼吸机
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肺炎患者炎症与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抽签法将2022年1月—202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的ICU重症肺炎患者94例分为复合制剂组(n=47)与联合组(n=47)。复合制剂组予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组在复合制剂组基础上予以莫西沙星。2组疗程均为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肺氧合功能指标、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复合制剂组(97.87%vs.78.72%,χ^(2)=8.340,P=0.004)。治疗14 d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及白细胞计数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复合制剂组(P<0.01);2组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且联合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复合制剂组(P<0.01)。联合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复合制剂组(P<0.01)。联合组与复合制剂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64%vs.8.51%,P=1.000)。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通过莫西沙星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并可有效减轻炎症,改善肺氧合功能,缩短治疗时间,且联合治疗并未增加不良反应。
李才辉黄艳冰张洪玲林天来
关键词:重症肺炎莫西沙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炎症肺氧合功能
COPD伴感染患者早期血磷水平对预后影响分析(附178例报告)
2016年
目的研究早期血磷水平与COPD伴感染患者预后及呼吸衰竭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78例确诊COPD伴感染患者的血磷水平及临床资料,分析早期血磷水平与APACHEⅡ评分、预后、呼吸衰竭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血磷与低血磷组患者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感染控制天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低磷组与血磷正常、轻度低磷组对比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7);血磷正常组与轻度低磷组,中度与重度低磷组患者之间呼吸衰竭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早期血磷水平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黄金城林天来蒋海滨丁志荣于凯
关键词:血磷预后
乳酸与糖尿病重症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3年
目的:探讨乳酸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重症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ereatitis, HLAP)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所有重症HLAP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情况、入院当日动脉血乳酸、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降钙素原、治疗后12 h动脉血乳酸水平。按血乳酸水平分为低乳酸组(乳酸≤2.0 mmol/L)和高乳酸组(乳酸>2.0 mmol/L);将患者按血乳酸水平和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高乳酸未合并糖尿病组、低乳酸未合并糖尿病组、高乳酸合并糖尿病组和低乳酸合并糖尿病组。对各组患者进行Kaplan-Meier(K-M)生存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共收集115例重症HLAP患者,其中男92例,女23例;平均年龄(43.65±12.51)岁;其中低乳酸组35例,高乳酸组80例,两组合并糖尿病例数分别为8例和23例。两组基线资料、合并糖尿病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分析:高乳酸组60 d生存率低于低乳酸组(72.5%vs. 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2,P=0.003);未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乳酸组60 d生存率低于低乳酸组(78.9%vs. 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P=0.015);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高乳酸组与低乳酸组两组患者60 d生存率对比(56.5%vs. 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4,P=0.1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乳酸水平是影响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6.501,95%CI:1.539~27.460,P=0.011);12 h乳酸清除率是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735,95%CI:0.568~0.950,P=0.019);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层后,乳酸水平是影响未合并糖尿病重症HL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8.172,95%CI:1.079~61.892,P=0.042),而对于合并糖尿病重症HLAP患者而言,乳酸水平对其预后无影响(OR=4.456,95%CI:0.569~34.879,P=0.155)。结论:血乳酸水平是重症HLAP患者的独�
戴晓冬李焕根黄幼佩王剑铭林天来
关键词:乳酸糖尿病生存率
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运用
2023年
目的通过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识别侵袭性肺曲霉病,证明其在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报道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3例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识别诊断的侵袭性肺曲霉病病例,分析总结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在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的可行性。结果在3例病例中,病例1无基础疾病,病例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例3存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并化疗后粒细胞缺乏。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培养、痰培养、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血G试验、GM试验等方法,诊断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结论通过外周血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曲霉cfDNA可用于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是一种快速、简单的诊断方法。
丁志荣曾海文林天来陈伟文
关键词:侵袭性肺曲霉病外周血
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监测与回顾性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重症患者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Cmin)分布情况、达标率、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影响因素,为重症患者合理使用替考拉宁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替考拉宁负荷剂量(6~12 mg/kg,q12h,3次)及维持剂量(6~12 mg/kg,q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第6剂用药前的Cmin。结果替考拉宁Cmin(μg/mL)为(14.74±11.13)(3.3~87.1),其中<10占31.34%,10≤Cmin<20占55.23%,20≤Cmin<60占11.94%,≥60占1.49%。有效治疗浓度达标组35例(52.24%),未达标组32例(47.76%)。临床有效率为59.70%,且随Cmin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的治愈率及显效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8 d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8.57%(3/35)和21.88%(7/32),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2.330,P=0.127)。替考拉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3%,随着Cmin升高,肝损伤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各组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1例发生血小板减少。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负荷剂量、维持剂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总胆红素、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肌酐清除率对替考拉宁Cmin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在重症患者中Cmin达标率低,疗效及预后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影响Cmin的因素众多且无法成为独立因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Cmin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从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张洪玲黄玲廖艳军黄秀婷林天来
关键词:替考拉宁血药谷浓度重症患者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