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思宇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冠状动脉主干临床应用解剖的CT血管造影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TA)观察正常左冠状动脉起点及主干解剖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左冠状动脉CTA结果完全正常的患者,测量左冠状动脉的起源及主干走行的变异.结果 60例左冠状动脉显示清晰,其中4例左冠状动脉走形变异,变异率为5%,其主干及分支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异.结论 左冠状动脉主干的恶性变异危险度高,冠脉CTA对此种变异的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纪红宇杨晓东闫冀林方思宇汪华阳陈小敏
- 关键词:左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新型量子点周围神经示踪剂的研究
-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一直以来都是手足显微外科领域治疗的常见病和疑难病。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评估修复效果是提升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治疗水平的关键,目前纳米荧光粒子是早期神经示踪的理想材料,但是常用的荧光粒子发射光颜色单一且波长接近...
- 林方思宇
- 关键词:神经示踪量子点
- 文献传递
- 晚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7年
-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继而骨性增生、骨化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发病原因多为创伤性关节炎、慢性劳损、肥胖、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等。主要症状为疼痛和关节畸形导致的严重活动受限。疾病早期以保守治疗为主,如休息、理疗、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或激素等方法,晚期多采用手术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晚期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科治疗方法。
- 林方思宇宣昭鹏路来金
- 关键词: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融合术骨性融合腓骨远端
- 窦房结动脉CTA研究的临床应用
- 2013年
- 目的:利用双源CT研究窦房结动脉的结构、形态和走行,为与有关心脏手术治疗提供影像学资料。方法:对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196患者的冠脉CTA图像进行处理,并对窦房结动脉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研究。结果:研究测量了窦房结动脉发出走形情况、直径、长度,以及起点与冠脉开口的距离。结论:窦房结动脉的走形较为多变,在进行心脏相关手术时需加以保护,冠脉近端的狭窄需特别注意窦房结动脉的血供。
- 迟旭叶中慧王强张浩杨晓东刘洁陈小敏徐淑霞汪华阳林方思宇牛灵芝桑翠
- 关键词:窦房结动脉CT解剖学
- 心脏血管铸型的制作与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脏血管铸型技术对临床冠心病的诊断与分型、心肌梗死的定位、心脏搭桥手术和心血管造影术等的指导意义。方法选用新鲜成人心脏30个,采用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插管、分色灌注的方法,运用过氯乙烯结合牙托材料的复合填充剂制作冠状血管的铸型标本。结果①铸出冠状血管铸型标本血管饱满、色泽艳丽、清晰直观,可以清楚地显示出冠状血管和开口于心腔内的血管走行、分支、分布及血管的立体构筑,并能保留原有的形状,较真实地反映血管的内径,为我们选用配型血管提供了客观的解剖学数据。②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起始处的外径分别为(4.16±1.31)mm和(4.07±1.46)mm,二者末端分叉处的外径分别为(4.74±1.52)mm和(4.52±1.33)mm;旋支与前室间支起始处的外径分别是(3.26±1.04)mm和(3.10±1.05)mm。左冠状动脉与前室间支,左冠状动脉与左旋支,两两形成的夹角分别为(171.0±5.0)。和(114.0±4.4)。结论①左、右冠状动脉分叉处常形成一膨大,这不利于左、右冠状动脉内安放支架的稳定。②冠心病左旋支内扩管与安放支架时,相对前室间支的扩管与安放的支架外径大。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分叉处的病变增加了手术的难度。③左冠状动脉与左旋支的夹角小于左冠状动脉与前室间支的夹角,提示对左旋支的介入治疗或是管内支架的安放要比前室间支的难度大。④心大静脉横跨前室间支、左旋支两动脉之间,与动脉的位置关系复杂,没有一定的明显规律,特别是心大静脉突向左冠状动脉分叉处,形成角静脉。因此,当此角邻接左冠状动脉分叉处时,在施行主动脉和二尖瓣替换手术时宜加注意,避免损伤。
- 张立忠马玉祥黄梅于翠萍汪华阳许淑霞牛灵芝陈小敏桑翠林方思宇
- 关键词:血管铸型冠状动脉血管分支解剖学